一、现行汇率法
现行汇率法,是以编报日的现行汇率折算所有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项目。
只有公司的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仍按收到资本或发行股份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优点 现行汇率法的支持者们认为,现行汇率法具有简便易行,较易为报表使用者理解的优点,而且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出来的多种财务比率,也符合子公司的实际。
缺点 对现行汇率法最主要的指责是此法假设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且遭受汇率风险的程度相同,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其次,现行汇率法把子公司当作独立自主经营的海外实体,对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子公司所在国的效用来计量,因而体现的是实体理论,与编制合并报表时广泛采用的母公司理论相违背。
因此,如果以按现行汇率法折算的子公司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的拼凑,其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二、外币报表折算的原则一般有哪些
(一)境外经营财务报表的折算 企业将境外经营通过合并财务报表或权益法核算等纳入本企业财务报表中时,如果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不同于本企业的记账本位币,且境外经营处于非恶性通货膨胀经济情况下,需要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折算为以企业记账本位币反映的财务报表,这一过程就是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
如果境外经营采用与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则其财务报表不存在折算问题。
在对企业境外经营财务报表进行折算前,应当调整境外经营的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使之与企业会计期间和会计政策相一致,根据调整后的会计政策及会计期间编制相应货币(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的财务报表,然后再按照以下规定进行折算。
(1)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所有者权益项目除“未分配利润”项目外,其他项目采用发生时的即期汇率折算。
(2)利润表中的收入和费用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
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3)产生的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在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列示。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
比较财务报表的折算比照上述规定处理。
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折算,期初盈余公积为以前年度计提的盈余公积按相应年度平均汇率折算后金额的累计,期初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为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润记账本位币金额的累计。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为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净资产减去以记账本位币反映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及未分配利润后的余额。
企业选定的记账本位币不是人民币的,应当按照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原则将其财务报表折算为人民币财务报表。
(二)包含境外经营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特别处理 企业境外经营为子公司的情况下,企业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于境外经营财务报表折算差额,需要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少数股东之间按照各自在境外经营所有者权益中所享有的份额进行分摊,其中归属于母公司应分担的部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下单独作为“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列示,属于子公司少数股东应分担的部分应并入“少数股东权益”项目列示。
企业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分别以下两种情况编制抵销分录: (1)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公司或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反映,则应在抵销长期应收应付项目的同时,将其产生的汇兑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
即,借记或贷记“财务费用——汇兑差额”科目,贷记或借记“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2)实质上构成对子公司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以母、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反映,则应将母、子公司此项外币货币性项目产生的汇兑差额相互抵销,差额转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如果合并财务报表中各子公司之间也存在实质上构成对另一子公司(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比照上述原则编制相应的抵销分录。

三、使用时态法进行汇率折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时态法,也称时间度量法,它是针对货币与非货币性项目法的缺点提出来的。
时态法要求现金、应收及应付项目(包括流动与非流动)按照资产负债表日的现行汇率折算,其他所有以货币价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根据其特征,按照其发生时的历史汇率或现行汇率进行折算。
时态法的理论依据在于:外币折算只是一种计量变更程序,是对既定价值的重新表述,报表折算只是改变计量单位,不能用来改变计量项目的属性。
由于现金资产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所拥有的金额计量的,应收和应付款项是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可望收到或偿还的金额列示的,所以这些项目应按现行汇率进行折算,以反映其实际价值;
所有其他资产和负债由于是按照取得或承担这些项目时的价格计量的,则按照其所属日期的汇率折算能够合理地表现其价值。
时态法的实质是,折算后的会计报表应当保持各资产、负债项目在子公司会计报表中的计量基础 根据时态法的基本原则,在外币会计报表折算中,现金、应收和应付项目,无论是在现行成本计量模式,还是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都统一按照现行汇率进行折算;
按历史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按照历史汇率折算;
按现行成本反映的非货币性资产,必须按照现行汇率折算;
收入和费用项目则必须按交易发生时的实际汇率折算,如果与收入和费用有关的交易发生频繁,则可采用当期加权平均汇率进行折算;
所有者权益项目中除未分配利润外,均按照历史汇率进行折算,未分配利润则作为一个平衡数列入。

四、外币报表折算的原则一般有哪些
现行汇率法,是以编报日的现行汇率折算所有的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项目。
只有公司的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仍按收到资本或发行股份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优点 现行汇率法的支持者们认为,现行汇率法具有简便易行,较易为报表使用者理解的优点,而且折算后的资产负债表各项目仍能保持原外币报表中各项目之间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出来的多种财务比率,也符合子公司的实际。
缺点 对现行汇率法最主要的指责是此法假设所有的资产、负债项目都暴露在汇率风险之下,且遭受汇率风险的程度相同,这显然与事实不符。
其次,现行汇率法把子公司当作独立自主经营的海外实体,对子公司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按子公司所在国的效用来计量,因而体现的是实体理论,与编制合并报表时广泛采用的母公司理论相违背。
因此,如果以按现行汇率法折算的子公司报表为基础编制合并报表,就是两种不同的观念的拼凑,其结果没有任何意义。

五、资本公积核算内容
资本公积核算企业取得的资本公积。
主要内容如下:1、资本(或股本溢价)2、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3、接受现金捐赠;
4、股权投资准备;
5、拨款转入;
6、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7、其他资本公积。

六、我国外币报表折算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1)目标原则。
即折算方法的选有和应与折算具体目标相一致。
外币报表折算方法应服从于外币报表换算的目标,离开折算目标的折算方法提供不了有用的报表信息。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6226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