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处罚追究时效多久
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2年。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这就是说,行政处罚时效一般为2年,超过2年就不再处罚,但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从其规定。
二、股票被证券委立案调查到处理最少多长时间
这事不能一概而论,有的需要几个月,有的需要半年甚至一年多,主要有案件大小、复杂程度来决定。
股票被证券委立案调查的情况主要有几种:一是因上市公司自身的违规违法现象或嫌疑,被举报或者被发现,经证监会初查并掌握一定证据之后,对该股票实行停牌立案调查;
二是因上市公司与他人合伙串通操纵股价等违规违法现象或嫌疑,被举报或者被发现,经证监会初查并掌握一定证据之后,对该股票实行停牌立案调查;
三是某些机构或资金大鳄合伙串通操纵股价等违规违法现象或嫌疑,被举报或者被发现,经证监会初查并掌握一定证据之后,对该股票实行停牌立案调查;
股票被证券委立案调查必须根据法律规定程序进行,一般发现问题都要先向上市公司发送质询函,限期给予文字答复,答复时限有的10个工作日,有的30个工作日;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答复内容经过审核之后再酌情决定是否进入立案调查程序;
进入立案调查程序之后,还要有问询、调查、取证等诸多环节;
调查结束之后,还要提请上报、审议,研究处罚决定;
有的还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时间会更长。
。
。
三、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多久向法院申请民事赔偿
若你不申请行政复议,直接向法院起诉,一般是3个月。
起算点和注意事项可以参考以下法条:《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最高法行政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十一条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诉期限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计算,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2年。
刘昭彦律师
四、股票索赔流程怎么走
1、登陆中国证券维权门户网www.zq315.net2、点击“快速股票索赔登记”申请索赔3、上传证据完成初审、邮寄证据4、签署委托合同、诉讼文书、邮寄资料5、提起诉讼索赔6、结案赔偿
五、行政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后多久才能到法院起诉?
申请伤情鉴定: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
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
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4、人身损害赔偿的项目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六、股票申请索赔后,可以再卖出了
炒股亏损是由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的炒股损失,可以找律师,在虚假陈述期间买入的股票才可索赔,若是因上市公司违规导致的:中捷股份因虚假陈述,被股民索赔,有因果关系,这是索赔的前置条件。
炒股损失,若是因上市公司违规导致的,可以依法索赔。
索赔的方法:上市公司被证监会行政处罚,有行政处罚决定书,这是索赔的前置条件。
炒股亏损是由上市公司虚假陈述引起的,有因果关系。
意思就是,在虚假陈述期间买入的股票才可索赔。
索赔的计算,最高人民法院有专门规定。
七、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是多久
《行政处罚法》中规定的时效是指:对违法行为人的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追究行政责任,给予行政处罚的有效期限。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38288.html
赤松贞明
发表于 2023-07-27 16:58回复 姜升润:前两种好办,律师会在起诉前做全面专业研究,提供充分的风险提示,权利可以使用也可以放弃,愿不愿意告,决定权在你。第三种情况就棘手了,执行难是当前司法现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都有钱。很多股民不相信有股票索赔这回事,... [详细]
朱熹
发表于 2023-07-04 11:28回复 吉鲁:行政处罚听证后,除去听证的时间,行政机关一般需在九十日内出决定书。但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违法事实清楚确定的,可以给予行政处罚;违法行为轻微的,可以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详细]
邓君蕊
发表于 2023-04-10 20:15回复 谢晖:法律分析: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依法享有的权利。行政处罚告知后,如果当事人放弃陈述、申辩权,公安机关经过审批,可以立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