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人智力最高的极限是多少?
智商是200分制,90~110分者属正常智力范围,120~140分者为聪明人,140分以上者称天才。
分数越低表示智力越差。
20世纪初,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lfred Binet,1857年-1911年)和他的学生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量表,根据这套智力量表将一般人的平均智商定为100,而正常人的智商,根据这套测验,大多在85到115之间。
智商主要靠遗传,但是人的智力肯定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年龄的成熟而发展,因教育和训练而改变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A・比奈和医生T・西蒙为了普及义务教育,筛选智力落后儿童,编制了世界上第一套智力测验量表,即比奈西蒙量表,共有30个测验项目,从易到难,依次排列。
1908年,根据使用1905年量表的结果,比奈和西蒙又作了修改,提出一个新量表,增加了测验项目,由原来的30个增加到54个,删除了那些需要经过专门训练才能完成的项目,自3岁到成年人,每个年龄组都有一定数量的测验项目。
1911年,根据自己与其他学者的使用经验,比奈对量表作最后一次修订,公布了新的量表,称之为1911年量表。
后来,特曼教授把这套量表介绍到美国修订为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并用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作为评定儿童智力水平的指数,这个比被称为智商,用公式表示即是:IQ=MA(心理年龄)/CA(生理年龄)×100。
人们称这种智商为比率智商。
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D. Wechsler,1896-1981)制定的量表简称韦氏量表,是另一种使用广泛的智力测验量表,包括儿童智力量表,成人智力量表、学前及学龄初期智力量表。
韦氏量表放弃了心理年龄的概念,保留着智商的概念,但不能使用传统的智商公式,而是应用统计学原理,根据人们的智力,按照正常分布的事实,计算出离差智商,用以表示智力的高低。
韦克斯勒假定,人们的智商是以平均数字100和标准差15为正态分布的。
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以标准差为单位计算一个人与他所在团体的平均数的差异,就可以求得他的智商。

二、我们的智商哪去了
被机器(如电脑、手机、电视)吸收了。

三、比奈智力测试谁知道?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编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即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
该量表含30个项目,由易到难排列,用通过项目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
1908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修订,测验项目从30个增到50个,并首次按年龄进行分组,分别适用于3——15岁儿童。
1911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这次修订的要点是:删除了一些旧项目,补充了一些新项目,并重新排列了项目顺序;
将年龄范围扩展至成人;
除4岁组为4个项目外,其他年龄组均设为5个项目,使计算更为便捷。
由于比奈——西蒙量表在施测和记分手续上没有经过标准化,测验项目也过少,因而影响到它的使用和推广。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将比奈——西蒙量表引入美国并进行修订,定名为“斯坦福——比奈量表”。
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项目的施测程序和计分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
此外还提出比率智商的概念。
比率智商的提出在智力测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斯坦福——比奈量表问世以后,同样进行了多次修订。
1937年修订的量表由L和M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1960年再次修订时,合并了L和M量表中的优点,改为单一的LM量表,并采用离差智商。
1972年对LM量表重新制定了常模,使其更具代表性。
1986年发行的比奈量表第四版由15个分测验组成,标准化样本包括美国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000多名被试。
比奈表于1922年传入我国。
1924年陆志伟依据1916年版的斯坦福——比奈量表进行了修订,制成中国比奈量表适用范围为3——18岁的南方儿童。
1936年,陆志伟和吴天敏第二次修订逐个比奈量表,适用范围为6——14岁的南方儿童。
1981年,吴天敏对该量表进行第三次修订,即目前通用的“中国比奈测验”,适用于2——18岁儿童。
此次修订删改和增加了部分项目,共51个测题。
在“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奈测验指导书”中,具体规定了主试须知、施测必备、施测方法、记分、各年龄开始测验的项目和终止项目、IQ的查表方法等事项。
关于测验成绩的评定,指导书中指出:以个人成绩与他所在群体的中常成绩相比较的结果为智商。
不再采用以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求智商的方法。

四、IQ只有75怎么办
最早的智力量表应该是比内和助手西蒙编制的,1905年他们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五、IQ只有75怎么办
如果你自己相信自己之上只有75 那么您也许无法开发大脑其他的潜能了有句话笨鸟先飞 勤能补拙你走路比别人慢?还是说话比别人慢。
我的测试只有80多,大学毕业很久了。

六、怎样测出自己的智力
*://iq.200.net 测智商

七、比奈智力测试谁知道?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其助手西蒙编制成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即著名的比奈——西蒙量表。
该量表含30个项目,由易到难排列,用通过项目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
1908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修订,测验项目从30个增到50个,并首次按年龄进行分组,分别适用于3——15岁儿童。
1911年,比奈对量表进行了第二次修订。
这次修订的要点是:删除了一些旧项目,补充了一些新项目,并重新排列了项目顺序;
将年龄范围扩展至成人;
除4岁组为4个项目外,其他年龄组均设为5个项目,使计算更为便捷。
由于比奈——西蒙量表在施测和记分手续上没有经过标准化,测验项目也过少,因而影响到它的使用和推广。
1916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将比奈——西蒙量表引入美国并进行修订,定名为“斯坦福——比奈量表”。
该量表由90个项目组成,项目的施测程序和计分标准都作了详细规定;
此外还提出比率智商的概念。
比率智商的提出在智力测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斯坦福——比奈量表问世以后,同样进行了多次修订。
1937年修订的量表由L和M两个等值量表构成。
1960年再次修订时,合并了L和M量表中的优点,改为单一的LM量表,并采用离差智商。
1972年对LM量表重新制定了常模,使其更具代表性。
1986年发行的比奈量表第四版由15个分测验组成,标准化样本包括美国4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的5000多名被试。
比奈表于1922年传入我国。
1924年陆志伟依据1916年版的斯坦福——比奈量表进行了修订,制成中国比奈量表适用范围为3——18岁的南方儿童。
1936年,陆志伟和吴天敏第二次修订逐个比奈量表,适用范围为6——14岁的南方儿童。
1981年,吴天敏对该量表进行第三次修订,即目前通用的“中国比奈测验”,适用于2——18岁儿童。
此次修订删改和增加了部分项目,共51个测题。
在“第三次修订中国比奈测验指导书”中,具体规定了主试须知、施测必备、施测方法、记分、各年龄开始测验的项目和终止项目、IQ的查表方法等事项。
关于测验成绩的评定,指导书中指出:以个人成绩与他所在群体的中常成绩相比较的结果为智商。
不再采用以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求智商的方法。

八、智力与什么有关?脑骨什么时候会闭合?有什么途径能提高智力?我已经发育一半了。数学题老不好啊.
IQ的全称是Intelligence Quotient,翻译成中文是智力商数,简称智商。
心理学家运用智力测验这一工具来测得人的智力水平,用智商的高低表现智力的优劣。
古时也有很多智力测验,如我国北齐时代刘昼曾用"使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令一时俱成"的测验来测量人的智力,这些测验都没有一定的指标。
现在广泛使用的智商记分方法源自比奈的智力年龄的概念。
智力年龄简称智龄,也称心理年龄,指智力达到了一定的年龄水平,是衡量一个人智力高低的尺度。
最初的西蒙-比奈智力测验是用年龄量表表示测验分数的。
这里的年龄量表,就是在量表中,每个年龄组有6个题目,每个题目代表两个月的智龄,将所答对的各年龄组的分量表的智龄相加,就是该儿童的智力年龄了。
后来在使用中发现,智龄为10岁,对于8岁、10岁、15岁的儿童来说,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于1916年推孟修订的斯-比量表中,采用了智商的概念。
智商即前面所讲的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商数。
两个年龄相除,更多的是得到小数。
为了符合人们的习惯,心理学家将这个商数整数化,即再乘以100: IQ=MA(智龄)/CA(实龄)×100 如果说智龄表示了心理发展的水平,是一个绝对的量数,那么智商就表示了心理发展的速率,是一个相对的量数。
显然,智商比智龄更科学。
由上面智商的推算公式我们可以看出,IQ大于100是很有可能的。
但是117分是不是一个"天才"的分数呢? 有人曾做过人群中各个IQ分数段所占的比例的统计: 人群中只有1%的人智商在140分以上;
有11%的智商属于120分~139分;
18%属于110分~119分;
46%属于90分~109分;
15%属于80分~89分;
6%属于70分~79分;
另外,有3%的人智商低于70分,属于智能不足者。

九、最早科学编制的智力量表是谁提出的
最早的智力量表应该是比内和助手西蒙编制的,1905年他们在《心理学年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新方法》。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参考文档
下载:比奈西蒙量表什么时候引进中国.pdf《怎么看股票哪里挂牌》《股票大涨一天为什么会进行分化》《深市的三星电子股票怎么查不到了》《新能源板块基金有哪些推荐》下载:比奈西蒙量表什么时候引进中国.doc更多关于《比奈西蒙量表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70596033.html
鹿镇传奇
发表于 2023-06-25 02:00回复 韩宋依:应该是比奈-西蒙量表。《比奈-西蒙量表》就是一套测量智力的量表。 比奈(1857~1911) 法国实验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创始人。1905年他与T.西蒙一同创造了测量智力的方法,编成了《比奈-西蒙量表》。
郑艳东
发表于 2023-04-10 00:24回复 牛妞:所有这些都象征着中国人才测评事业已到了一个繁荣发展阶段。 随着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比奈-西蒙量表的产生,人们更加努力的编制和运用心理测验。刚开始,还主要是应用在教育和临床诊断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测验。
法学博士
发表于 2023-03-28 04:36回复 恽寿平:(3)中国比奈测验 比一西测验于1922年传入我国,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韦在南京发表了他所修订的《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1936年他和吴天敏合作发表第二次修订本。1978年,吴天敏主持第三次修订,1982年完成《中国比奈测验》。该测验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