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A股市场上股票上市的定价方法是建立在企业当年的预测利润基础上,比过去采用前三年利润的平均值来确定股价相对科学一些,因为投资者是投资未来的业绩而非过去的回忆。目前国内A股股票上市价格计算公式为:  发行价格
股识吧

一只股票如何定价—股票如何定价?

  阅读:2392次 点赞:45次 收藏:15次

一、股票如何定价?

目前A股市场上股票上市的定价方法是建立在企业当年的预测利润基础上,比过去采用前三年利润的平均值来确定股价相对科学一些,因为投资者是投资未来的业绩而非过去的回忆。
目前国内A股股票上市价格计算公式为:  发行价格P=每股利润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润=发行当年预测利润/发行当年加权股本数  上述计算方法要求企业在上市当年必须具有盈利记录,而且股票价格的确定含有非市场决定因素,因为市盈率R的值是在一个大致的区间内由证监会最后一锤敲定,可能会扭曲股票的比价。
这种方法当然不适合于在二板市场上市的股票,因为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并不一定具有盈利记录,或被要求在最近的几年内保证盈利。
因此新的定价方法体系需要内地证券管理机构、券商的研究业务部门一起合作,借鉴国际通行的方法,结合内地企业的具体情况合作解决。
  毫无疑问,决定二板市场股票价格的因素远比A股市〉墓善倍

股票如何定价?


二、公司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目前A股市场上股票上市的定价方法是建立在企业当年的预测利润基础上,比过去采用前三年利润的平均值来确定股价相对科学一些,因为投资者是投资未来的业绩而非过去的回忆。
目前国内A股股票上市价格计算公式为:  发行价格P=每股利润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润=发行当年预测利润/发行当年加权股本数  上述计算方法要求企业在上市当年必须具有盈利记录,而且股票价格的确定含有非市场决定因素,因为市盈率R的值是在一个大致的区间内由证监会最后一锤敲定,可能会扭曲股票的比价。
这种方法当然不适合于在二板市场上市的股票,因为在二板市场上市的企业并不一定具有盈利记录,或被要求在最近的几年内保证盈利。
因此新的定价方法体系需要内地证券管理机构、券商的研究业务部门一起合作,借鉴国际通行的方法,结合内地企业的具体情况合作解决。
  毫无疑问,决定二板市场股票价格的因素远比A股市〉墓善倍

公司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三、股票如何定价?

股的数量就是数字游戏,没有什么规矩。
一般是把按照净资产的数额去定义原始股的股数,上市的时候按照同类公司的市盈率去计算。
比如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是100万元,那么原始股东就拥有100万股。
再发行100万股新股。
这样就是200万股去分这100万的净资产,每股5角。
假如这个公司每股每年能挣1角,市盈率按50算,那么新股价格就是1角*50+5角=5.5元。
一般上市以后会涨50%以上,就是说这只股票在二级市场上通常的价格是8元。
知道社会有多黑暗了吧! 5角钱的东西能卖到8元。
而且净资产的计算非常复杂,一把破椅子卖5毛钱收破烂的都不要,做资产能做成150元。
补充如下:对于未上市的公司,你想入股,一般是按照1元的净资产,再加上一定的溢价。
例如,0.5元。
所以,你买所谓的原始股的时候,往往都是一点几元买的。
对于100万的公司,一般按照100W股来做的。

股票如何定价?


四、新股是如何定价的?

IPO这个名词全称是Initial Public Offering,即“首次公开发行”,指股份公司首次向社会公众公开招股的发行方式。
今年下半年以来,在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下,A股市场和中小板市场一同掀起了新一轮的IPO浪潮。
许多符合IPO标准的公司借这阵东风争相上市,以图从当前火热的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机会,使自己可以有更加长远的发展。
IPO成为了市场上最“拉风”的词汇。
但是事实上,真正对IPO相当熟悉 的投资者并不多,特别是对于新股IPO时的定价方法仍然一头雾水。
比如为什么有的股票定价20多快,而同样行业里的公司,另一家却要定价在30多或者更高的价位?这样的疑问层出不穷。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分析一下IPO中新股如何定价的问题。
从首先是初步询价,发行公司向负责发行的承销机构询价。
各承销商根据自己的信息和手段确通过合理的估值模型估计上市公司的理论价值,定一个本机构认可的理论上可以使该股票成功发行的价位。
目前较为常用的估值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收益折现法与类比法。
所谓收益折现法,就是通过合理的方式估计出上市公司未来的经营状况,并选择恰当的贴现率与贴现模型,计算出上市公司价值。
如最常用的股利折现模型(DDM)、现金流贴现(DCF)模型等。
贴现模型并不复杂,关键在于如何确定公司未来的现金流和折现率。
所谓类比法,就是通过选择同类上市公司的一些比率,如市盈率、市净率,再结合新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来确定上市公司价值。
由于估计时一般都采用预测的指标,因此往往只是对处于某些特定行业部分的公司比较合适。
当然,以上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却是相当复杂的。
这也正是体现承销商的专业价值所在。
承销商的初步估计通过估值模型合理地估计公司的理论价值,可以获得一系列的理论上合适的发行价格。
而主承销机构根据初步询价的到的回复,综合市场供求等因素决定发行采用的价格区间并加以修正。
随后,进入累计投标询价阶段。
主承销商根据不同价格下投资者的认购意愿确定发行价格。
具体做法是,主承销商发布初步询价得到并根据其他因素进行修正后的价格区间,由投资者在此区间内按照不同的发行价格申报认购的数量。
通过累计计算,主承销商得出不同价格累计的申购量,并根据超额认购倍数确定发行价格。
到这里,新股发行的定价基本上就已经决定下来了。
当我们确定了新股的发行方式以后,新股的IPO就进入了正式发行阶段。
具体的发行流程以及广大股民申购新股的办法,我们将在今后的栏目中为大家详细介绍。

新股是如何定价的?


五、股票定价方式有几种?

协商定价方式、一般询价方式、累计投标询价方式、上网竞价方式。
这个都是发行定价方式

股票定价方式有几种?


六、股票价格是如何定价的

拿肉(股票)来说吧,第一天,某市场(比喻股票交易市场)一斤肉10(股票价格)元一斤,我(比喻庄家)发话了:今天收购价格只要低于15块,都卖我,我全买了.市场上这批猪肉被我买的差不多了,收摊...  第二天,肉商们提高价格(股票上涨),至少比昨天10块钱的价格高,因为昨天有人大量高价收购,某些喜欢传话的老太婆们(股票评价公司,或者股票推荐人等)四处传:看吧,我就说肉今天肯定涨价你们都不听,后悔了吧!再者市场上的肉的确因为我的收购而显得稀少,大家(散户)到肉肯定还要涨价,也都纷纷跟着买进,想高价时卖出个好价钱.此时肉的价格涨到20元一斤.我没有出手.  第三天,我将手中肉的10%投入市场卖,定价为25元,买不买随便.肉商们看到我这个大户都提高价格了,也会纷纷提高价格虽然不可能一下子涨5元,2元3元都有可能.大家看到肉的确涨价了买入的心情就更加强烈了,纷纷抢购.  第四天,肉因为我的囤积,老太太们的炒做,大家的追捧,价格一路直上,我将股票定到为30元即可出售,某时某分肉价为30元,抛...  第五天,肉价因为我的抛售,大家手中资金基本上前两天都花光了购买力下降,老太太们也哑巴了等各种不利因素下肉价向下小幅度动摇,为28元  第六天,因为肉价太高无人问津,市场上有大量的肉在销售,大家纷纷抛售,导致价格一路直下为20元,市场管理者(是谁都知道吧)说:为了稳定肉价不收你们摊位卫生费了(比如印花税).肉价上涨到21元.  第七天,肉价还是持续走低,大家忍不住了,纷纷抛售,此时购买的人四处讲价:谁便宜我买谁的.大家相互压价最后肉价又回归为10元左右.  基本上就是这个模式,象咱们小老百姓买股票都要跟庄跟的好就行,比如:庄家在30元卖出,此时我们并不能感觉到什么,但是第二天研究各种信息能发现庄家抛了,不要抱任何"贪"的心理抛出.大概就是"第二天"跟买,"第五天"跟卖.还有一点,不要相信那些多嘴的老太太们瞎叨叨,股票涨了跌了都会扯淡半天,马后炮而已.你要是问买哪个股票一定涨,他们就都哑巴了.

股票价格是如何定价的


七、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1.公司和行业基本面好的话,采用基金的定价方式,即给出平均的合理行业市盈率水平基础上,对公司的财务、产品、科研、市场、成长性、股东实力等等综合评定和进行一定调整后得出合理的市盈率水平,乘以公司的每股盈利,例如蓝筹2.公司的基本面不好的话,市场定价,大家随便炒,没人炒就跌,炒就涨,无所谓什么合理不合理,就看资金进出,例如题材股。
3.公司基本面很差,重组股坚信没有资产就是最好的资产,游资爆炒,一路涨停,市盈率上百倍上千倍都正常,一直涨到散户们疯狂买进,然后庄家出货为止,例如广大的ST。

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如何定价的


参考文档

下载:一只股票如何定价.pdf《股票大盘多久调一次》《买一支股票多久可以成交》《一只刚买的股票多久能卖》《大冶特钢股票停牌一般多久》下载:一只股票如何定价.doc更多关于《一只股票如何定价》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