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成交价明细如何看买入还是卖出
你买入,有人卖出才能成交;
你卖出,有人买入才能成交。
买入和卖出是一回事。

二、分时成交明细中是否能看到庄家买入或卖出的时候成交量
你只能看到大笔的买卖单,但庄家经常会大单买,用更多的大单卖.或者相反,不好判断.

三、如何结合分时准确判断买卖点
股票的买点:1、“三阴不吃一阳”就要买股票;
相反,“三阳不吃一阴”,要坚决卖出。
2、布林线口变化判断涨跌(指标设置:20日布林线)当一波行情结束后,开口后的布林线会逐步收口。
而收口处,则往往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变盘处。
一旦收口时K线先去碰下轨,后市上涨的概率大;
而一旦K线先去碰收口处的上轨,后市最多涨两周后大跌也就即将来临了。
3、用小时图的KDJ和MACD捕捉买点:(1)KDJ指标在低位出现两次金叉,个股将出现短线买入机会。
此时日线应为多头排列,金叉时D值在50以下,且两次金叉相隔时间较近,(2)MACD指标出现两次金叉,也是个短线买点。
金叉最好发生在0轴附近,且两次金叉相隔时间较近,(3)KDJ指标和MACD出现共振,同时出现金叉,也是一个较好的买点。
4、一招定乾坤法:上图为K线图形(以5日、10日、30日三条平均线为准),5日线向上交叉10日线,有30日均线支撑最好,升幅更高。
中图为成交量的图形(以5日平均量线、10日平均量线为准),5日均量线向上交叉10日均量线时。
下图为MACD图形(参数以12、26、9为准),当DIF向上交叉于MACD,第一根红色柱状线出现在0轴线上时。
5、在天量那天(或那周、那月)K线的收盘价和最高价处画两根平行线,若后市在这根线下运行,决不要轻举妄动。
因为天量的风险极大,一定要等股指和股价有效突破该线数日或数周,经盘整在回调到该线时方可果断介入。
股票的卖点:1、当天卖高价主要看威廉指标。
2、当RSI在进入70以上高值区后,出现短时微幅下跌,然后继续上涨创新高,之后再微幅下跌,随后再次创出新的高值(最高点可达90以上)。
3、不管大盘在低位高位,个股只要出现一式见分晓(当日MACD红柱比前日缩短时,K线及成交量基本收阴且KDJ分时图在相对高位)图形时,就应该抛出1/2或1/3或清仓,这就是最佳卖点。
这些可以慢慢去领悟,新手在不熟悉操作前不防先去游侠股市模拟炒股的模拟盘去演练一下,从模拟中找些经验,等有了好的效果再运用到实战中,这样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也更稳妥些,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四、怎么看分时成交的明细表?
从成交明细分析主力异动分析1、逐笔成交一般显示的数据格式为在几分几秒以多少价格分几笔成交了多少手。
在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数有时候是带小数点的,这是因为股票买进的股数最少是100股,委托的股数也应是100的整数倍,卖出却没有限制,因此成交的手数会有小数点。
另外一点就是如果在成交价格和手数前面没有显示,则一半是默认的1笔。
2、分时成交一般显示的数据格式为在几分几秒以多少价格成交了多少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成交手数永远是整数,不会出现小数点数字。
其中现手累计数就是总手数。
总手数也叫做成交量。
有些软件在现量后面标注蓝色S和红色B,前者代表卖,后者代表买。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LEVEL-2行情数据,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大智慧,在那里是叫分时成交,实际上就是我们在普通分析软件上F1看到的“分笔成交明细”,但是他和LEVEL-2行情数据提供的逐笔成交明细是不一样的。
3、一个孤独的数字是缺乏意义的,但是一些连续的数字则是充满想像的。
一般来说,成交笔数越少,金额越大,表示成交比较强势,反之是弱势。
尤其是成交笔数比较大而集中的时候,表示有大资金活跃迹象,该股出现价格异动的概率就大,应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而如果半天也没人买或者都是一些小单子在交易,则至少短期不大可能成为好股。
4、交易数据三维元素----数量、价格和笔数。
不陌生的是前面两个,笔数就是交易批次。
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笔数少说明交易力度强,反之就弱。
笔数的变动与数量方向一致,交易为常态,反之就是非常态。
5、分时图的基础知识。
分时图是指大盘和个股的动态实时(即时)分时走势图,其在实战研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即时把握多空力量转化即市场变化直接根本,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概念性的基础常识。

五、股票即时买卖交易中,怎么分辨买入卖出?
你只能看到大笔的买卖单,但庄家经常会大单买,用更多的大单卖.或者相反,不好判断.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分时成交如何看买入卖出.pdf《30万买股票能买多久》《股票被炒过要多久才能再炒》《股票挂单有效多久》《核酸检测股票能涨多久》下载:股票分时成交如何看买入卖出.doc更多关于《股票分时成交如何看买入卖出》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41387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