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费雪的投资思想
费雪的投资思想主要仍是延续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不过他将格雷厄姆的某些思想进行了深入扩展,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他的利用“闲聊法”选择优秀公司的做法就很新颖,值得我们效法。
费雪的选股原则共有十五条: 公司的产品在未来几年内有足够的需求、成长空间;
公司管理层是否具有产品开发的前瞻性;
公司的规模和研发应该相互匹配;
公司销售队伍具有较高的水平;
公司利润率较好;
公司保持较高利润率的措施;
公司的劳务关系和谐;
高管关系和谐;
公司管理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有效控制成本;
是否是行业龙头;
公司是否有长期发展战略;
公司自由现金流的重要性;
管理层是否诚实面对一切好事或坏事。

二、菲利普.费雪 《怎样选择成长股》读后感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以当时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充分理解书中所述的理念对我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提升,重读此书的计划逐渐被提上日程。
最近,带着“温故而知新”的想法,用了大概两周的时间精读了本书的所有内容,对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提炼。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想对于投资之道的修炼也应该在“日益”和“日损”的过程中进行,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吸收提炼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下面就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作为日后定期回顾的记录。
关于菲利普·费雪的生平及主要投资理念在股票投资领域,我认为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对于现代价值投资理论的贡献是具有奠基性的,一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主要著作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
费雪出生于1907年,卒于2004年,在其职业生涯的前两三年里他从事证券分析师的工作,随后便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从1932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费雪的投资生涯长达近70年,他的业绩在50,60年代达到巅峰(根据费雪的第三个儿子肯尼斯·费雪的回忆),随后的日子里由于衰老而导致业绩下滑,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饱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
本书出版于1958年,之后费雪做过几次修改。
如果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奠定了有价证券分析理论和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基础的话,那么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则为成长型投资指明了方向,这两本书对于后来的投资者来说都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和价值。
与格雷厄姆的“选择具有极大安全边际的低估值股票进行投资”不同,费雪将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性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花合适的价钱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远比花便宜的价钱买入一家平庸公司的股票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当然,所谓“合适的价钱”必须是建立在保守和谨慎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他对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是极为关注的,这一点是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中所没有的。
费雪的投资理念曾经给巴菲特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能够不再局限于格雷厄姆的体系中,从而迈入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
芒格曾经回忆与费雪的会面经历,他承认两人之间有着相当愉快的交流,自己从中获益匪浅。
这两位执掌伯克希尔50年并创造出惊人投资业绩的巨擎都对费雪的价值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可见其投资理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三、菲利普.费雪 《怎样选择成长股》读后感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以当时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充分理解书中所述的理念对我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提升,重读此书的计划逐渐被提上日程。
最近,带着“温故而知新”的想法,用了大概两周的时间精读了本书的所有内容,对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提炼。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想对于投资之道的修炼也应该在“日益”和“日损”的过程中进行,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吸收提炼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下面就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作为日后定期回顾的记录。
关于菲利普·费雪的生平及主要投资理念在股票投资领域,我认为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对于现代价值投资理论的贡献是具有奠基性的,一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主要著作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
费雪出生于1907年,卒于2004年,在其职业生涯的前两三年里他从事证券分析师的工作,随后便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从1932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费雪的投资生涯长达近70年,他的业绩在50,60年代达到巅峰(根据费雪的第三个儿子肯尼斯·费雪的回忆),随后的日子里由于衰老而导致业绩下滑,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饱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
本书出版于1958年,之后费雪做过几次修改。
如果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奠定了有价证券分析理论和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基础的话,那么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则为成长型投资指明了方向,这两本书对于后来的投资者来说都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和价值。
与格雷厄姆的“选择具有极大安全边际的低估值股票进行投资”不同,费雪将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性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花合适的价钱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远比花便宜的价钱买入一家平庸公司的股票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当然,所谓“合适的价钱”必须是建立在保守和谨慎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他对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是极为关注的,这一点是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中所没有的。
费雪的投资理念曾经给巴菲特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能够不再局限于格雷厄姆的体系中,从而迈入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
芒格曾经回忆与费雪的会面经历,他承认两人之间有着相当愉快的交流,自己从中获益匪浅。
这两位执掌伯克希尔50年并创造出惊人投资业绩的巨擎都对费雪的价值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可见其投资理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四、简述费雪的投资思想
费雪的投资思想主要仍是延续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不过他将格雷厄姆的某些思想进行了深入扩展,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他的利用“闲聊法”选择优秀公司的做法就很新颖,值得我们效法。
费雪的选股原则共有十五条: 公司的产品在未来几年内有足够的需求、成长空间;
公司管理层是否具有产品开发的前瞻性;
公司的规模和研发应该相互匹配;
公司销售队伍具有较高的水平;
公司利润率较好;
公司保持较高利润率的措施;
公司的劳务关系和谐;
高管关系和谐;
公司管理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有效控制成本;
是否是行业龙头;
公司是否有长期发展战略;
公司自由现金流的重要性;
管理层是否诚实面对一切好事或坏事。

五、怎么能买到费雪《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润》
1楼看来是抄袭别人的文章,但是红筹股定义说的没错 蓝筹股指的是,业绩优良、有上涨潜力的金融、工业类的大盘股 普通股就是你能买到的股票,优先股是一种特殊股票,股息率固定,一般我们散户在二级交易市场是买不到的。

六、费舍《怎样选择成长股》的15个原则
原则1:至少在几年内,公司是否具有足够市场潜能的产品或者服务,使得销售额有可能实现相当大的增长? 原则2:对于当前引人注目的生产线来说,如果其中大部分潜在的增长已经开发完毕,管理层是否有决心继续发展能够进一步增加总销售额的产品或者生产方法? 原则3:考虑到规模的大小,公司在研究和发展上付出的努力是否有效? 原则4:公司是否拥有高于平均水平的销售团队? 原则5:公司是否具备有价值的利润率? 原则6:公司正在为维持或者增加利润率而做些什么? 原则7:公司是否具备出色的劳动和人事关系? 原则8:公司是否具有很好的行政关系? 原则9:公司的管理是否有层次? 原则10:公司在成本分析和财务控制方面做得有多好? 原则11:关于竞争力的强弱,公司是否在商业的其他方面,尤其在行业内的领域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线索? 原则12:公司是否拥有短期或者长期的利润前景? 原则13:在可预见的未来,公司的增长是否需要足够的股权融资,以保证更多发行在外股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预期的增长来抵消现有股东的利益? 原则14:管理层是否在一切顺利时才能坦率地与投资者谈论公司的事务,而在出现麻烦和失望情绪时就保持沉默? 原则15:公司是否具有一个毋庸置疑的诚实管理层? 15个原则补充的两个具体问题:“这家公司所处行业的销售额是否有较大的增长机会,或者正像这样的行业前进?随着整个行业的成长,新公司是不是相对比较容易进入该行业,并且取代原来领先的公司?如果这些商业的特征很难阻止新公司进入该行业,那么这种增长的投资价值就是微不足道的。
”

七、菲利普.费雪 《怎样选择成长股》读后感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已经是两三年前的事了,以当时的能力和水平想要充分理解书中所述的理念对我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提升,重读此书的计划逐渐被提上日程。
最近,带着“温故而知新”的想法,用了大概两周的时间精读了本书的所有内容,对自己的投资理念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梳理和提炼。
《道德经》里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想对于投资之道的修炼也应该在“日益”和“日损”的过程中进行,在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不断吸收提炼的基础上稳步提高。
下面就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理念进行归纳和提炼,作为日后定期回顾的记录。
关于菲利普·费雪的生平及主要投资理念在股票投资领域,我认为有两位大师级的人物对于现代价值投资理论的贡献是具有奠基性的,一位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主要著作有《证券分析》和《聪明的投资者》),另一位就是本书的作者。
费雪出生于1907年,卒于2004年,在其职业生涯的前两三年里他从事证券分析师的工作,随后便成立了自己的资产管理公司。
从1932成立自己的公司开始,费雪的投资生涯长达近70年,他的业绩在50,60年代达到巅峰(根据费雪的第三个儿子肯尼斯·费雪的回忆),随后的日子里由于衰老而导致业绩下滑,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里饱受老年痴呆症的折磨。
本书出版于1958年,之后费雪做过几次修改。
如果说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奠定了有价证券分析理论和价值型投资理念的基础的话,那么费雪的《怎样选择成长股》则为成长型投资指明了方向,这两本书对于后来的投资者来说都有着圣经一般的地位和价值。
与格雷厄姆的“选择具有极大安全边际的低估值股票进行投资”不同,费雪将公司的质地和成长性放在了最为重要的位置,他认为花合适的价钱买入一家优秀公司的股票远比花便宜的价钱买入一家平庸公司的股票有更大的获利空间(当然,所谓“合适的价钱”必须是建立在保守和谨慎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他对公司本身的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组织架构和管理层是极为关注的,这一点是格雷厄姆的理论体系中所没有的。
费雪的投资理念曾经给巴菲特指明了新的方向,让他能够不再局限于格雷厄姆的体系中,从而迈入了更广泛的投资领域。
芒格曾经回忆与费雪的会面经历,他承认两人之间有着相当愉快的交流,自己从中获益匪浅。
这两位执掌伯克希尔50年并创造出惊人投资业绩的巨擎都对费雪的价值给予了肯定的评价,可见其投资理念的正确性和重要性。

八、简述费雪的投资思想
费雪的投资思想主要仍是延续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不过他将格雷厄姆的某些思想进行了深入扩展,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例如他的利用“闲聊法”选择优秀公司的做法就很新颖,值得我们效法。
费雪的选股原则共有十五条: 公司的产品在未来几年内有足够的需求、成长空间;
公司管理层是否具有产品开发的前瞻性;
公司的规模和研发应该相互匹配;
公司销售队伍具有较高的水平;
公司利润率较好;
公司保持较高利润率的措施;
公司的劳务关系和谐;
高管关系和谐;
公司管理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有效控制成本;
是否是行业龙头;
公司是否有长期发展战略;
公司自由现金流的重要性;
管理层是否诚实面对一切好事或坏事。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3560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