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为什么不在A股上市
一个公司要上市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是融资,另一方面是老股东包括一些投资人要退出。
投资人要套现离场才会推动公司上市。
小米是VIE架构(可变利益实体,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所以融资主体在海外,常见的安排就是在开曼设立融资的公司。
接受投资的主体和发行股票的主体都是开曼公司,只能在海外上市了。
如果在中国上市也不是不可以,就是看有没有制度支撑,主要是看所谓的中国存托凭证制度是不是完全落实了。
最后的一种方法就是直接拆VIE, 在国内上,但是小米又要同股不同权,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在国内上市。
二、小米被财政部点名 小米被财政部点名后股票跌了多少
小米被财政部点名后股票跌了2%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10月30日,小米(01810.HK)回应财政部通报称,检查中所发现的“部分费用摊销核算错误、对外赠送商品未作为视同销售行为申报缴税、报销发票管理不规范、费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已整改完成,并且“不存在相关媒体误读的存在跨境转移利润、逃避缴纳税款的行为”。
关于部分费用摊销核算问题,小米表示,主要为房租及部分装修费用摊销的起始时间,以及部分共用费用在集团企业间的分摊存在一些偏差,公司已经进行了相关账务调整,不存在偷逃税款的行为。
对外赠送商品未作视同销售行为申报缴税问题,小米表示,仅涉及部分赠送商品,涉及税款约人民币60余万元,上述问题已经纠正,并已经向税局申报缴纳完毕。
报销发票管理不规范、费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小米表示,涉及费用金额人民币9余万元,财政部主要是从制度管理上指出,公司应该将报销审核的审批权限和细则明确在财务制度中。
小米表示,集团后续已经完善了相关制度。
据财政部官网,财政部发布2021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在其中一份2021年财政部会计监督检查处理情况中发现,小米、三快在线、沙钢、苏宁易购等知名公司都被发现问题。
公告显示,财政部驻吉林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对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2021年度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检查。
检查发现,该公司存在部分费用摊销核算错误、对外赠送商品未作为视同销售行为申报缴税、报销发票管理不规范、费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三、为什么小米概念板块的股票那么贵 而小米集团的股票那么便宜?
不能这么看。
第一,股票是否便宜要看市值,小米总市值超3000亿港币,不算便宜;
大多数小米概念的股票,市值不过一两百亿人民币,虽然交易价格高,但你也不能说他贵。
第二,小米概念的个别股票只是给小米供货,本身有他自己的主营,同时还给华为、苹果供货,发展不比小米差,比如美的、京东方等,所以比小米的市值高也是正常的。
四、小米怎么没有被纳入港股通
没有纳入哦有些内地的投资者想买小米,本来7月23日小米纳入恒生综合指数后,就会纳入港股通标的,通过港股通就可以买了。
但是现在沪深交易所宣布,从7月16日起,外国公司股票、合订证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的,暂不纳入互联互通范围,因此暂时来看,通过港股通买小米是不行了,想买小米只能直接去港股买。
五、小米概念股为何成香饽饽?
小米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引发A股投资者热情高涨。
5月3日,小米产业链概念股一片飘红。
数据显示,截至5月3日收盘,48个小米概念股平均涨幅达3.45%,其中奋达科技、广东骏亚、宇环数控等个股涨停。
5月3日,小米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有媒体报道称,中介人士普遍接受小米估值或高达至少700亿美元,被认为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
目前,小米是全球第四大智能手机公司。
2021年小米手机销量达9140万台,较2021年大幅增长64.9%,收入达到805.6亿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65.21%。
招股书显示,小米2021年至2021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
亿元和1146.25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67.5%;
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222.7%。
手机业务亮眼的同时,小米还孵化了一系列生态链业务。
据了解,小米投资或孵化超过90家专注于发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费产品的公司,它们和小米共同构建起了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消费品三层产品矩阵。
2021年至2021年,小米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分部收入为86.9亿元、124.1亿元、234.4亿元,2021年同比增长了88.8%,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这一消息也迅速引爆了投资界对小米产业链及生态链投资热情。
广发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在“制造强国”、“新双创”、“一带一路”、“新零售”等政策及产业战略趋势推动下,小米产业链整体将充分受益,具体包括“生态链+供应链”两大受益链条,受益顺序中,小米生态链终端产品生产商最为受益,业务占比大的小米代工公司其次受益,最后是供应链零部件公司。
希望小米公司能够造出更多的好手机。
来源:证券日报
六、小米 什么时候纳入港股通标的
上交所、深交所发布通知:“今年7月16日起,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中属于外国公司股票、合订证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的,暂不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范围,其他股票调入调出正常进行。
”这就意味着,小米这样的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公司暂时不会同股不同权架构的小米将暂时无缘沪港通、深港通。
受此消息影响,小米今日开盘大跌7%,最高跌幅超过9%,此后股价震荡回升,但依然没有飘红。
小米不能纳入港股通标的,也就意味着内地资金将暂时无法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小米。
原本预期内地资金涌入追捧小米,刺激小米的股价,短期内不会实现了。
小米上市当日,恒生指数宣布,小米将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旗下多个市值类及行业类指数,包括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
此前该指数成分股默认为港股通标的,这是上一周小米股价飙涨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一希望短期内落空,股价上不免出现回调。
不过,对小米的一个利好是,港交所希望推动投票权架构早日纳入港股通标的。
港交所14日表示:“恒生指数公司5月份公布准备将外国公司、合订证券、以及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包含在其综合指数选股范围内。
两地交易所经讨论同意外国公司及合订证券这两类证券暂时不纳入互联互通机制。
香港交易所一直努力在第一家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在港上市前,能够与内地交易所就这类公司纳入合资格证券达成共识。
香港交易所认为这类公司应该尽早纳入互联互通。
”这样看来,小米这种同股不同权的公司,短期内纳入港股通标的希望并未完全没有。
而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这一点,就看各方博弈的结果了。
七、小米为什么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对小米集团(01810.HK)(下称“小米”)的投资者来说,“过山车”行情可能还没有停止。
从7月9日的开盘就“破发”到上市后连续几天“爆炒”,这一次又面临着预期中进入港股通名单的突然落空。
市值逼近5000亿港元的小米,尽管已经进入各种指数的成份股行列,7月16日起继续有指数基金被动买入,但小米要被纳入最关键的恒生指数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恒生指数公司此前的声明中,小米只是被纳入了恒生综合指数以及部分分类指数,未来能否“染蓝”依然有待观察;上周末沪深交易所公告小米没有被纳入港股通名单,市场人士预计短期股价或承压;对小米上市前的投资者来说,股价一番爆炒后,或可通过期权、期货等衍生工具或者做空锁定收益。
小米进入港股通落空7月9日上市后有市场消息称小米可望被纳入港股通名单,最快在7月底将会有内地资金买入,不少投资者期待有内地资金“接盘”,7月13日小米继续暴涨11.37%,收盘报21.45港元,市值一度突破5000亿港元,不过当天成交只有76.22亿港元,较此前7月10日暴涨13.1%的近百亿成交已经明显回落。
7月1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发布《关于互联互通机制港股通股票调入相关安排的通知》(下称《通知》),决定自2021年7月16日起,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份股中属于外国公司股票、合订证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股票的,暂不纳入沪港通和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范围,其他股票调入调出正常进行。
《通知》意味着,内地资金将暂时无法通过港股通渠道投资小米。
参考文档
下载:小米股票为什么被列入名单.pdf《超额配售股票锁定期多久》《定增股票一般需多久》《股票多久可以买卖次数》《同花顺股票多久提现》《基金多久更换一次股票》下载:小米股票为什么被列入名单.doc更多关于《小米股票为什么被列入名单》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2972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