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一重工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三一重工股价从32到22,不是股价下跌。
而是因为昨天是它的除权除息日,十送五股还有分红。
实际上,昨天它的股价虽然是二十二块多,相对前一天(30多)还是涨停了。
打个比方,它股价32的时候,你有一千股,现在虽然股价是二十多,但你拥有的股票数量有一千五百股。
而且还有现金分红。
三一重工这段时间其实很强势。
一个是因为超跌,一个是因为它大非的锁仓承诺。
这个公司很不错,现在这个价位,可以放心持有它。

二、什么是“自禁减持”?
一是到底什么是减持,减持的内涵是什?现在有人认为国有股减持就等于国有股流通,还有人认为减持不等于流通,减持应该是部分进入二级市场,有进有退的,而韩认为减持应当是退出才对。
二是减持的原则把握的问题不定,韩认为,国有股减持应当像很多学者提出的那样遵循市场决定、市场稳定和市场发展的原则。
而不应该把非市场的因素强加到资本市场上,资本市场不能承担非资本市场的问题,他并不赞成国有股减持主要用于支持社保基金。
三是国有股减持的方向还不明朗。
目前看来任何一个单独的减持方式,配售、增发、协议转账和回购等都难以解决这个难题。
韩指出,如果在国有股减持问题中,可以引进外资,与外资相结合,可能会是一种较好的尝试。
另外,国有股减持还应该与社会投资结构结合起来,与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以形成良性循环。
四是国有股减持价格的测算尚无定型。
以净资产或市场定价都有一定的风险在内,由于我国股市风险集中体现在制度风险上,上市公司的效率低下。
这就使得政策的信息透明变成目前的第一所需,只有实现政策透明才能防止股市要么狂涨不止,要么暴跌难停的疯狂状态。
五是国有股减持的步骤问题。
现在看来一步到位可能是行不通的。
因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得增加40亿。
形式的多样性要求可以使得步骤稳妥些,这是市场决定的。
六是国有股减持后的收益分配问题。
都投给社保基金显然是不合理的,我们不能让股民为政府牺牲自己的利益。
七是国有股减持的时机确立未定。
究竟是高价减,还是低价减;
究竟是总体减,还是分量减等都不明确。
我们已经错过了几个好机会,如1994年7月25日;
1996年12月16日等。
如果还是悬而未决,仍会不断失去良机的。
八是国有股减持的环境尚未完全形成。
如果总量投放的话,目前的市场规模根本就无法承受。

三、三一重工现在为何股票下跌如此厉害?
三一重工股价从32到22,不是股价下跌。
而是因为昨天是它的除权除息日,十送五股还有分红。
实际上,昨天它的股价虽然是二十二块多,相对前一天(30多)还是涨停了。
打个比方,它股价32的时候,你有一千股,现在虽然股价是二十多,但你拥有的股票数量有一千五百股。
而且还有现金分红。
三一重工这段时间其实很强势。
一个是因为超跌,一个是因为它大非的锁仓承诺。
这个公司很不错,现在这个价位,可以放心持有它。

四、三一重工在何时可买入,走势如何?
由于三一重工连续在海外进行投资的资金需求量太大。
故三一重工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尤其是在目前到2007年底的一段时间内还将保持较大的减持量,以维持目前集团巨额的资金需求。
由于近来股市低迷,三一重工的减持已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随着市场的好转和年底对现金流的需求不断地加大,三一重工大股东减持的数量还将维持在一个相对高的水平,进而对股价的攀升将起到下拉作用。
由于三一的减持必须要在一个相对高的价位才能有较好的收益,所以近两天的三一股价的相对拉高就不能不让人们联想到大股东拉高出货的嫌疑。
因此三一在明日以后必定是一个高开低走的走势。
因为三一已经连续上涨了4个交易日,这在三一重工的走势历史上是较为少见的(平时连续上涨3个交易日就要回调),对于已经获利的股民应该果断的退出,还在深套的朋友也可以考虑先出来一部分,之所以这样是由于三一大股东的减持还远远没有到位,其手中的62.7%的流通股比例和61568.95万股的持股巨量就是再减持1.0亿股,对三一来讲仍然不足以撼动其绝对控股的霸主地位。
所以对三一在短线还是要保持绝对的警惕性。
现在远还没到建仓的时机,综合三一最近减持的实际状况,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将是三一巨量减持的高峰期。
在这个期间股价最低应该在38元-43元之间。
回复期应该在明年4月份三一年度公告前。

五、三一重工为何退市了?
怎么可能,昨天还涨停三一重工[600031]股票实时行情11.70+1.06 (+9.96%)

六、三一重工减持是利好还是利空
大股东减持上市公司的股票,那是百分之百的利空。

参考文档
下载:三一为什么减持股票.pdf《股票市场有哪些积极作用》《怎么才能玩好股票》《迪阿股份属于什么概念股票》《散户可以拿到分红吗》下载:三一为什么减持股票.doc更多关于《三一为什么减持股票》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230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