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一证券公告计提资产减值什么意思?
资产减值一般是指可回收资产低于账面价值就要做资产减值准备。
比如企业并购行为花了大把钱却没有预期收益导致资产贬值了,可以考虑做资产减值,购入的证券资产价格下跌了也可以考虑做资产减值,货物放出去了,应收账款收不回来或者不能全收回来可以考虑做资产减值等等。

二、想知道,这里的资产减值损失为什么会是30,不应该是120-100=20,然后确认预计的亏损为30,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要确认资产损失了。
由于这批货已经签订了合同,所以就应该按照合同价来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而不是按照市场价100万元啦。
根据计算,执行合同的损失比较小,这点你应该能够理解的吧。
因为原来存货的账面价值是120万,但是现在销售出去只能卖300*0.3=90万,也就是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0万。
存货的账面价值应该是其原帐价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者。
所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是120-90=30万元而不是120-100=20万元

三、注会有关资产减值损失的问题
因为《准则》规定“对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我认为同样是减值转回,债务工具的减值转回计人当期损益,权益工具的减值转回却要计入资本公积;
同时这样处理会导致公允价值变动与减值转回会计处理相同,混淆了公允价值变动与减值转回。
既然可供出售权益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那就应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一样处理计人当期损益。
当然转回仅限于原计提的减值损失,超过部分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人资本公积。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

四、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为什么不得通
因为债务工具可以准确预测未来现金流,所以减值迹象消失是能够取得合理可靠证据的;
而权益工具的未来现金流量本身就有较大不确定性,是否减值消失不能有充足证据支持,所以国家为了防止上市公司违规操纵利润掩饰报表,禁止权益性工具的减值通过损益转回,而是要计入资本公积,待处置时计入损益国际财务准则这里是可以转回的,这里是我国的特殊规定

五、资产减值股票会不会跌停
不一定,股市里没有一定的事

六、资产减值对哪个行业影响大
资产减值对股票的影响是资产总额减少,费用增加,利润减少,股东权益总额减少,相应的每股净资产及每股净收益减少, 股价会随之下跌。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
这里的资产,除了特别规定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
资产组,是指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

七、想知道,这里的资产减值损失为什么会是30,不应该是120-100=20,然后确认预计的亏损为30,
如果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要确认资产损失了。
由于这批货已经签订了合同,所以就应该按照合同价来计算其可变现净值。
而不是按照市场价100万元啦。
根据计算,执行合同的损失比较小,这点你应该能够理解的吧。
因为原来存货的账面价值是120万,但是现在销售出去只能卖300*0.3=90万,也就是存货可变现净值为90万。
存货的账面价值应该是其原帐价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者。
所以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是120-90=30万元而不是120-100=20万元

八、股票资产减值对股价的影响是利好还是利空
旧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旧会计准则这项规定曾经受到会计业界的质疑,因为在这项规定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一直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公司可以在某一盈利年度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再慢慢冲回,这样既可以隐藏当年利润,又可以制造以后年度扭亏为盈的假象。
新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新准则的实施,虽然可以遏制某些公司通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企业同样可以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
因为新准则同时规定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等,这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相对应的具体准则进行规定。
即以上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企业可能就会集中利用以上资产人为调节利润。
比如:企业在获利当期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判断,计提原材料、库存商品... 旧会计准则规定,已经计提减值损失的资产,如果资产价值恢复,则资产减值损失可以转回。
旧会计准则这项规定曾经受到会计业界的质疑,因为在这项规定下,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操作一直是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常用手段,公司可以在某一盈利年度大额计提减值准备,其后几年再慢慢冲回,这样既可以隐藏当年利润,又可以制造以后年度扭亏为盈的假象。
新准则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长期资产,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只允许在资产处置时,再进行会计处理。
新准则的实施,虽然可以遏制某些公司通过计提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等来操纵利润的行为,但企业同样可以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来实现其操纵利润的目的。
因为新准则同时规定对于存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金融资产等,这些资产的确认和计量由相对应的具体准则进行规定。
即以上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这样,企业可能就会集中利用以上资产人为调节利润。
比如:企业在获利当期可以通过会计人员的判断,计提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的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存货减值准备”科目,使当期利润减少;
当下期原材料、库存商品减值的因素消失,上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允许转回,则借记“存货减值准备”科目,贷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又将利润调整回来。
甚至有些企业可能会更多地利用“其他更方便的途径”来调节利润,比如债务重组,因为新准则重新允许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利润。
据统计,目前上市公司“操纵利润”所使用的手段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两位是存货跌价准备和坏账准备的计提和转回,而新准则对这两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却没有限制。
如何对这些新情况进行完善和监管,是会计业界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转贴于

九、请教:为什么资金显示为净流入,股票还会跌停
你好,只要是涨跌停,资金进出统计都可能错误。
尤其一字板涨跌停时候显示的资金流入流出数据更是错误的。

参考文档
下载:计提资产减值股票为什么跌停.pdf《股票跌停1600点什么意思》《股票竞价时间是什么时候》《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是什么意思》下载:计提资产减值股票为什么跌停.doc更多关于《计提资产减值股票为什么跌停》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ubject/1867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