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股票更好,理由如下:1 投资基金和股票同样都是高风险高收益,过去在众多媒介的误导宣传下,很多人误以为基金是低风险,高收益的,甚至与储蓄混为一谈,但随着今年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以及2毛,3毛基金净值的出现,基金的风险暴
股识吧

汛期什么股票有行情;厄尔尼诺现象股票什么意思?

  阅读:2983次 点赞:97次 收藏:92次

一、投资股票和基金,哪个更好?

投资股票更好,理由如下:1 投资基金和股票同样都是高风险高收益,过去在众多媒介的误导宣传下,很多人误以为基金是低风险,高收益的,甚至与储蓄混为一谈,但随着今年基金净值的大幅缩水,以及2毛,3毛基金净值的出现,基金的风险暴露无遗.2 如果你投资的是股票,在熊市里,你可以选择轻仓操作甚至是空仓等待.但是基金不一样,政府要求它至少保留60%的仓位,其实绝大多数的基金仓都在70%多,甚至80%90%的也不少,这一点是导致基金今年亏损巨大的重要原因.3 从长远看,如果你想取得超额收益,跑赢指数,必须选择股票,很多长线绩优股多年下来,其复权价涨幅超过50倍的大有人在,很多垃圾股只要你在低位买进持有,同样可以在两三年内翻几翻,而基金则无法做到这一点,因为它要同时持有几十甚至上百家股票.4 基金在熊市里为了避免广大基民巨额赎回,完全采取了恶意做空的手段,将基民快速套牢,同时在亏损的情况下,管理费一分不少收,完全置基民的利益于不顾.5 由于本次牛市中基金的份额获得了大幅的增长,加之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收取制度旱涝保收,导致众多的基金公司在熊市中不思进取,不是想着去发掘优质股票,而是想着如何住既有份额,使基民们不舍得割肉.导致大盘在深跌70%的情况下,始终无法产生相样的反弹.6 如果你买进股票不小心套牢了,只要你持有的优质公司的股票,可以通过分红,送股的方式逐渐摊低成本,而基金的另一个重要缺陷则是当基金净值低于1元时,它是不能分红的,因此你无法享受到优质公司给你的分红回报,这些分红统统落到了基金公司的腰包里7 本次熊市产生了超过一万五千亿的基民套牢盘,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去消化,因此在几年内大盘不可能产生相样的行情,但好的个股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独立的行情,能够翻几倍的个股大有人在,只要我们能够好好把握.8 基金采取了抱团取暖的方法,目的就是跌的时候一块跌,因为谁跌慢就会遭到赎回的打击,看似很荒唐,其实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今年以来,跌幅最大的几只基金非但没有遭到基民的赎回,反而有基民在不断的补仓,抄底,份额反而有所增加,跌的少的基多反而遭到了10%左右的赎回,也就是说,哪家基金做的越好,哪家遭到的赎回越多,哪家做的越差,哪家基金买的越多

投资股票和基金,哪个更好?


二、怎么选择好基金?推荐几个,谢谢了

怎样选择好基金,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在问,如果每个人都能选到好的基金,那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穷人了,O(∩_∩)O哈哈~简单说两句,有很多资料都是告诉投资者,如何选择好基金,最常见的说法就是:看看历史业绩,看看基金公司,看看基金经理。


对于这些观点我不好评述,我相信网友看了我以下的观点,也许会有点深刻的认识。
1.历史业绩是“历史”,2006年的大牛市所有人都在赚钱,靠天吃饭的基金公司可谓“收获颇丰”。
2008年的大熊市,哪个“经理”独善其身了?现在的经理们都是些“娃娃经理”,比散户强不到哪儿去!追涨杀跌、老鼠仓、暗箱操作、哄抬股价的事件比比皆是,不管怎样操作亏损这只基金,基金公司照样收取管理费,过着“旱涝保收”的无忧无虑的日子。
基民们的收益会怎样呢?2.我个人对基金经理本人还是比较看重的,有许多经理都是“值得托付”的,比如嘉实基金的邵健、王茜,招商基金的张国强,原华夏基金的王亚伟,原南方基金的苏彦祝。


这些经理们都给投资人带来了长期稳定回报,而且业绩比较稳定。
但是一只基金换了经理了,还是原来的**基金吗?不言而喻,业绩往往大打折扣了。
3.巴菲特是投资大师,宗旨为“价值投资”,于是中国股市也就出现了所谓的“价值投资”基金了。
然而。
我个人的观点,中国股市是不会有巴菲特的存在的,这是中国股市性质决定的!原因在这里没法说明,如果我说了,此篇短文就可能被屏“河蟹”掉了。
所以说中国的“价值投资”基金是不存在的。
4.面对这样的“烂公司和烂产品”以及这样的“烂市场”我们就不能投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这样的畸形的市场里,如果想理财,那可有太多的选择了!其原因,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样也是因为这个“畸形”:波动大,估值混乱,牛短熊长,但成长性高,潜在的“苏宁”多“万科”多,乌鸡变凤凰的“沪东重机”也多。


5.不买指数基金,是你的错!——巴菲特。
主动投资的基金绝大多数是不会战胜指数的,我们小散抓不住极个别股票的机会,但是能抓住指数的成长!绝大多数的基金是跑不过指数的!在我看来,没有好基金,也没有好公司,只有好的入市时机在好的入市时机,“定投”买入指数型(股票型的一种)是最理想的!比如:中证500 上证380 创业板中小板ETF 深100 等6.为什么鼓励买进有成长性的指数基金呢?并且长期定投呢?不买金融地产等指数呢?这是中国股市性质造成的,也是中国经济造基本面成的。
低买高卖,说的好听,没有人做得到,所以要定投,要时间来熨平风险的沟壑!7.比较一下中小板指数和上证50指数就知道了!中小板指数2005年1000点现在5000点!上证50指数2004年1000点现在1600点!同样是指数点位,作为不同的产品差距咋这大捏?!

怎么选择好基金?推荐几个,谢谢了


三、厄尔尼诺现象股票什么意思?

厄尔尼诺现象往往会造成多个地区的旱涝灾害,相关地区的农产品(行情,问诊)、资源品产和价格会受到较大影响。
灾情过后,救灾物资,灾后重建,会使企业短期内业绩提升主要会影响农产品投资,新能源方面讨论,资源方面

厄尔尼诺现象股票什么意思?


四、投资股票和基金,哪个更好?

一边是管理费收入大幅增长,一边是向其持有人交出一份巨亏的成绩单。
2008年的国内基金,在收入与业绩上呈现出“冰与火”的两重性。
  日前,国内60家基金公司旗下424只基金2008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
来自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424只基金累计亏损额高达1.5万亿元,即使是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后,基金2008年已兑现的亏损亦达到5778亿元。
而在2007年,基金创造了1.11万亿元的巨额财富。
前年大牛市行情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去年则是大幅暴跌,如此说来,代人理财的基金也逃不出靠“天”吃饭的怪圈。
  与基金巨亏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提取的管理费收入出现上升。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7亿元,同比增长了9.2%。
其中,华夏基金公司以27.9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拔得头筹,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增加到9家,而此前则为7家。
  撇开基金的盈亏不谈,事实上基金提取管理费的方式早就广遭诟病,即便是在大牛市行情时亦是如此。
以所管理的规模来提取管理费,不仅导致基金以分红的方式搞促销,也诞生了某些基金以分拆的方式变相扩大规模,进而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弊端。
  显然,以规模来创造效益,成为基金公司盈利的法宝,也凸显出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特性。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基金公司都普遍热衷于发行新基金,即使是市场行情不好或大势不佳。
毕竟,如果产生了亏损,由其持有人埋单,如果产生了盈利,则成为基金的“功劳”。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市场对于基金管理费的提取颇有异议。
目前国内诸多基金中,在基金契约中自我设定“紧箍咒”的并不多见。
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是国内第一只将价值增长线概念引入国内的产品,该基金率先承诺,若单位基金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公司暂不计提管理费。
不幸的是,其承诺在四年多的大熊市中变成了现实。
其实,除了博时价值增长基金之外,海富通基金公司旗下相关基金也曾因为净值低于收益增长线而暂停收取管理费。
  但此种现象并不多见,更多的基金管理费提取遵循的是“旱涝保收”的游戏规则,也因之导致了基金管理人对其业绩漠不关心的事实,也造就了某些基金公司更关心的是基金规模的大小。
毫无疑问,这对其持有人是不公平的,也有损基金代人理财的形象。
  有市场人士建议,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应与其业绩水平挂钩。
笔者以为,该建议并无不可取之处。
但是,这同样无法解决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提取脱离“旱涝保收”的特性。
而且,该建议无法抑制基金追求规模的冲动。
  既要让基金为其持有人理好财,又要做到保护持有人利益,在今后新发行基金中引入“价值增长线”(或收益增长线)的“紧箍咒”更为妥当。
那么,监管层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规定如果基金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则基金不得提取管理费。
如此,才能解决基金管理费收入与盈利能力不成“比例”的缺陷,让基金代人理财的角色定位名副其实。
  我买了点基金做试验3年多了,亏损还达30%  基金不一定都能盈利的,而且盈利能力相差很大,好的基金还可以,大部分不行。

投资股票和基金,哪个更好?


五、桂冠电力状况如何

桂冠电力3月3日发布年度业绩公告,公司2022年营业总收入570338.44万元,同比增长15.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281.14万元,同比增长163.08%。
公告显示,业绩增长主要系报告期内红水河流域来水情况优于去年同期,公司发电量和销售收入大幅增加。
2022年公司直属及控股电厂累计完成发电量232.0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1.48%,其中:水电173.67亿千瓦时,同比增加43.14%。
  广西桂冠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冠电力”)创立于1992年9月,当时负责开发建设经营广西红水河百龙滩水电站,是全国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进行大中型水电站建设的企业。
1994年1月,红水河大化水电厂经营性资产评估后入股桂冠电力,增强了公司滚动开发的实力。
2000年3月,桂冠电力A股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目前国内第二大水电上市公司。
公司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

桂冠电力状况如何


六、基金代卷怎么赚钱最快???

新发基金谁赚钱最快  
2007年07月25日 19:21 

  晚报讯 近来投资基金热持续高温,但去年以来投资新基金究竟赚钱几何? 
  截至7月23日,从去年4月以来成立的偏股型新基金中,指数型基金表现最佳。
去年4月13日成立的华安上证180ETF基金截至7月23日的还原后份额净值已经达到了3.438元。
分析人士认为,去年以来权重股的单边上涨是指数型基金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
但今年以来指数的震荡幅度明显加大,指数型基金能否续写去年的辉煌还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在主动型的偏股新基金中,一些老牌基金公司的产品表现出了一贯的出色盈利能力。
截至7月23日,华宝兴业收益增长基金累计净值超过3元,成为去年4月以来成立的98只偏股型新基金中收益率最先超过200%的唯一非指数型基金。
数据表明,华宝兴业收益增长成立后仅用了13.43个月的时间累计单位就突破了3元。
而在剔除了ETF和封转开的基金后,国内85只累计净值突破3元的基金平均花的时间是50.22个月,华宝兴业收益增长也因此成为国内偏股型非ETF基金中累计单位净值最快突破3元的基金。
  业绩领跑的新发基金秘诀何在?分析人士认为,老基金公司在投资管理上长期积累的经验、能力和已经形成的稳定风格,应该是新发基金运作稳健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考虑到市场的投资主题去年以来不断变化,能否适应这种变化也成为新基金比拼的重要方面。
华宝兴业收益增长基金的一位基金经理冯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建仓期的头5个月该基金考虑到要为持有人获得绝对回报、单位净值尽量保持在面值以上,采取了比较保守的投资策略,股票仓位相对较低。
在顺利脱离面值后,鉴于经济基本面超出预期,再加上较充裕的流动性存在,股票仓位迅速上升,保持积极配置,对银行、地产、钢铁、商业尤其是对各子行业龙头进行主要投资。
  鉴于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和上市公司管理层逐渐爆发出创造市值的动力,再加上股票市场非常充裕的流动性,收益增长基金在今年二季度采取了积极配置的策略,直到6月中旬保持较高的股票仓位。
  展望未来,冯刚认为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当前企业盈利和经济增长并没有出现根本性恶化,外部因素的变化并不会导致市场趋势发生改变,此番调整将进一步促进股市健康发展。
但是,随着交易量和新增资金的持续萎缩,并且伴随着大量股票供给,新增资金以基金等机构为主,因此,三季度总体仍以震荡为主,“机构化牛市”格局明显。
寻找低估和挖掘高速成长的个股是贯穿整个牛市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思路。
(记者 王惠康)   

基金代卷怎么赚钱最快???


七、一万买基金一年内能赚钱吗

一边是管理费收入大幅增长,一边是向其持有人交出一份巨亏的成绩单。
2008年的国内基金,在收入与业绩上呈现出“冰与火”的两重性。
  日前,国内60家基金公司旗下424只基金2008年年报全部披露完毕。
来自天相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424只基金累计亏损额高达1.5万亿元,即使是扣除公允价值变动后,基金2008年已兑现的亏损亦达到5778亿元。
而在2007年,基金创造了1.11万亿元的巨额财富。
前年大牛市行情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去年则是大幅暴跌,如此说来,代人理财的基金也逃不出靠“天”吃饭的怪圈。
  与基金巨亏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其提取的管理费收入出现上升。
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基金公司管理费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7亿元,同比增长了9.2%。
其中,华夏基金公司以27.9亿元的管理费收入拔得头筹,管理费收入超过10亿元的基金公司增加到9家,而此前则为7家。
  撇开基金的盈亏不谈,事实上基金提取管理费的方式早就广遭诟病,即便是在大牛市行情时亦是如此。
以所管理的规模来提取管理费,不仅导致基金以分红的方式搞促销,也诞生了某些基金以分拆的方式变相扩大规模,进而收取高额管理费的弊端。
  显然,以规模来创造效益,成为基金公司盈利的法宝,也凸显出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特性。
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基金公司都普遍热衷于发行新基金,即使是市场行情不好或大势不佳。
毕竟,如果产生了亏损,由其持有人埋单,如果产生了盈利,则成为基金的“功劳”。
  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市场对于基金管理费的提取颇有异议。
目前国内诸多基金中,在基金契约中自我设定“紧箍咒”的并不多见。
博时价值增长基金是国内第一只将价值增长线概念引入国内的产品,该基金率先承诺,若单位基金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公司暂不计提管理费。
不幸的是,其承诺在四年多的大熊市中变成了现实。
其实,除了博时价值增长基金之外,海富通基金公司旗下相关基金也曾因为净值低于收益增长线而暂停收取管理费。
  但此种现象并不多见,更多的基金管理费提取遵循的是“旱涝保收”的游戏规则,也因之导致了基金管理人对其业绩漠不关心的事实,也造就了某些基金公司更关心的是基金规模的大小。
毫无疑问,这对其持有人是不公平的,也有损基金代人理财的形象。
  有市场人士建议,基金的管理费收入应与其业绩水平挂钩。
笔者以为,该建议并无不可取之处。
但是,这同样无法解决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提取脱离“旱涝保收”的特性。
而且,该建议无法抑制基金追求规模的冲动。
  既要让基金为其持有人理好财,又要做到保护持有人利益,在今后新发行基金中引入“价值增长线”(或收益增长线)的“紧箍咒”更为妥当。
那么,监管层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规定如果基金净值跌破价值增长线,则基金不得提取管理费。
如此,才能解决基金管理费收入与盈利能力不成“比例”的缺陷,让基金代人理财的角色定位名副其实。
  我买了点基金做试验3年多了,亏损还达30%  基金不一定都能盈利的,而且盈利能力相差很大,好的基金还可以,大部分不行。

一万买基金一年内能赚钱吗


参考文档

下载:汛期什么股票有行情.pdf《股票交易系统延迟多久》《买卖股票多久扣费》《配股分红股票多久填权》《股票为什么买不进多久自动撤单》《同花顺股票多久提现》下载:汛期什么股票有行情.doc更多关于《汛期什么股票有行情》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