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限售股解禁是利好还是利空?
限售股解禁是好是坏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利好也可能利空。
1、利空限售股的持股人一般是战略投资者和原始股东,普通散户是很难拿到的,而且获得限售股的成本很低,限售股价格通常为1元/股。
限售股解禁之后,流通股本会快速增加,股票遭抛售的风险也会增加。
因为限售股成本低,无论在哪个价位抛出都是盈利的。
因此对于急于套利的持股人来说,很可能在股票上市后集中抛售。
如果此时其他投资者不愿接盘,那么股价基本会下跌,持有股票的散户就亏惨了。
2、利好如果股票基本面较好,限售股解禁之后即使有人抛售,也有可能同时存在大资金接货的投资者。
此外,为了让股价抛售价格更高,限售股持股人也可能主动拉高股票价格,相对来说这又是利好的。
二、解除限售条件股票需要哪些要求?
一般来说,谨慎短期利空,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了。
从多空两方面来看,限售股份解禁也就是说公司的股东现在可以把原先不能抛出的股票抛出了,但这只是一种权利,股东是否立刻实施这个权利就不一定了,这是空头的力量。
再看多头,就看在解禁时会不会有大量买家接手。
然后,就看哪一边比较强嘛。
三、股票里的解禁股是什么? 有哪些解禁类型?
由于某些原因如:股权分置改革,而使部分的原法人股转化为了流通股,但是,这部分转化来的流通股并不能马上进行流通买卖,它要经过一个期限,如:36个月,60个月,在这一期限内就是"限售",过了期限就可以和一般的流通股一样进行买卖了,这就是"解禁" 深沪两市的股东限售股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小非解禁。
其中 大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大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5%以上者在股改两年以上方可流通. 小非: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较小的非流通股.限售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小于5%,在股改一年后方可流通 中非:似乎这种说法不多,可能理解为即股改后,对股改前占比例介于大非和小非之间的非流通股. 关于占股比例多少和限售时间关没有明确的确定,只是业内一种通俗的说法。
限售股上市流通将意味着有大量持股的人可能要抛售股票,在此之前,限售流通股在股改后一定时间内是禁止上市流通的,达到一定持股时间后,便可解禁上市了,空方力量增加,原来持有的股票可能会贬值,此时要当心. 最大的“庄家”既不是公募基金,也不是私募基金,而是以低成本获得非流通股的大小股东,也就是所谓的“大非”“小非”。
其中作为市场最有发言权的则是控股大股东——他们对自己企业的经营状况最为了解,但股改之前大股东及其他法人股东的股份不能流通,所以他们对公司股价既不关心,也无动力经营好上市公司。
不过,经历去年的股改洗礼,越来越多的“大非”“小非”已经或即将解禁流通,这些大股东们增持还是减持公司股票,能相当程度地反映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百分之五以下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可以无需公告的限制而套现,广大投资者无从得知具体情况。
所以,限售股持股比例偏低、股东分散、有较多无话语权“小非”的上市公司是值得重点警惕的对象。
总体上说解禁是偏空消息,但也不是一定的。
四、报价转让股份解禁有何规定?
新三板股份解禁规定如下:(1)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挂牌前直接或间接持有的股份分3批解除限售,每批进入的数量为其持有量的13,解除限售的时间分别为挂牌时,挂牌满1年和挂牌满2年;
(2)挂牌前12个月受让自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股份,适用前款规定;
(3)挂牌前12个月内进行增资的,货币增资须满12个月方可解除限售,非货币出资的24个月方可解除限售;
(4)高管人员股份转让的限制适用《公司法》规定,即每年可解除限售的股份不超过所持股份的14;
(5)对于其他股东持有股份的转让,除股东另有约定之外,在挂牌首日即可解除限售。
五、原始股解禁有什么规定?
规定:1、自改革方案实施之日起,在12个月内不得上市交易或者转让。
2、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总数5%以上的原非流通股股东,在前项规定期满后,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出售原非流通股股份,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得超过5%,在24个月内不得超过10%。
取得流通权后的非流通股,由于受到以上流通期限和流通比例的限制,被称之为限售股。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tore/6226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