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誉减值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并购的商誉不一定要有业绩承诺期,商誉不用考虑有没有减值迹象,至少应于每年年末进行减值测试,第二个问题,商誉是很虚的,只是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高于被投资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商誉的减值,是体现在资产的减值,如果是吸引合并下,商誉减值只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反映,对于已经分摊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不论是否存在资产组或资产组合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每年都应当通过比较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资产组合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减值测试,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应当根据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在资产组减值的时候,要首先冲减商誉;
如果是在控股合并下,可收回金额含着少数股东的商誉,合并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仅仅是大股东的,需要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去和可收回金额比较,才能确认商誉的减值。
二、商誉的会计、税务处理
1、新会计准则,外购商誉单列,不在无形资产之中,指非同一控制下新设、吸收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在报表中单例“商誉”项目,至于非同一控制下控股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部分在报表中仍例“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中,商誉不摊销,但每年必进行减值测试;
2、新企业所得税法商誉列在无形资产之中,但不得摊销,外购商誉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戓清算时一次扣除。
会计、税务对自创商誉均不反应。
三、如何完善商誉资产减值的计提,加强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
注意实时公告信息,督促公司特别是大额对外投资收购受让某某股份股权应及时公告并阐述给投资人,仔细辨别公告内容对公司中长期发展影响。
四、商誉在无形资产中分离,如何摊销
除企业合并中形成的商誉,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
其它商誉属无形资产,第十七条 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其应摊销金额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
企业摊销无形资产,应当自无形资产可供使用时起,至不再作为无形资产确认时止。
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
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
所得税法第六十七条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外购商誉的支出,在企业整体转让或者清算时,准予扣除。
依据商誉的取得方式,商誉可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
外购商誉是指由于企业合并采用购买法进行核算而形成的商誉;
其他商誉即是自创商誉或称之为非外购商誉。
商誉的构成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系统,共同反映和影响商誉。
由此可见,商誉主要是由一些不可以量化的因素组成的。
即使是外购的商誉,其购买价格也不能真正反映其所包含的诸多不可量化的因素。
所以商誉不可以摊销。
 ;
扩展资料:一、核算1、摊销范围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进行摊销,通常将其残值视为零。
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应摊销,但要计提减值准备。
2、摊销时间企业应当按月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可供使用(即其达到预定用途)当月起开始摊销,处置当月不再摊销。
3、去向企业自用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管理费用;
出租的无形资产,其摊销金额计入其他业务成本;
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成本。
二、现行的企业会计制度对无形资产摊销是这样规定的: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分期平均摊销,计入损益。
如预计使用年限超过了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有效年限,该无形资产按合同规定受益年限(法律未规定)或法律规定使用年限(合同未规定)或合同规定与法律规定(两者均规定)受益年限中较短者作为其摊销年限进行摊销,再或者,合同、法律均未规定,则摊销年限不应少于10年。
正如企业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时要充分考虑该项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对于无形资产的摊销也不能如此简单的全额直线摊销,而应有些变化。
参考资料来源: 百科-无形资产摊销
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认商誉?
这20万元属于企业合并的或有对价,按准则讲解2022第325页,或有对价为企业合并成本的一部分,此时购买商誉个人觉得应为10万元。
六、CPA如何看待商誉减值
商誉减值适用《资产减值》准则,回升的可能性很小,且避免确认资产重估增值和操纵利润,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商誉不用考虑有没有减值迹象,必须要进行减值测试,因为商誉是很虚的,只是产生于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高于被投资企业可辨认的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部分,如果是吸引合并下,商誉减值只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反映,在资产组减值的时候,要首先冲减商誉;
如果是在控股合并下,可收回金额含着少数股东的商誉商,合并报表中商誉的账面价值仅仅是大股东的,需要进行调整,用调整后的账面价值去和可收回金额比较,才能确认商誉的减值。
七、关于企业的商誉问题,商誉是什么,怎么才有商誉?
商誉是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或一家企业预期的获利能力超过可辨认资产正常获利能力(如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的资本化价值。
商誉是企业整体价值的组成部分。
在企业合并时,它是购买企业投资成本超过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商誉形成的原因很多,弗克(Fale)和戈登(Gordon)经过大量深入的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形在商誉的因素如下: ====================================== 1、短期现金流量的增加,包括生产的经济性,能筹集更多的资金,有现金储备较低的筹资成本,存货持有成本的减少,避免交易成本,税务优惠。
2、稳定性,包括有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无重大的经营波动,与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
3、人力因素,包括管理才能,良好的劳资关系,精细的培训计划,组织结构,良好的外部公共关系。
4、排它性,包括技术的独占权和品牌。
计算方法 1、收益资本化法。
计算公式为: 商誉价值=年平均超额利润÷行业平均利润率 2、收益现值法。
计算公式为: 商誉价值=每年的超额利润×年金现值系数 3、总体评价法。
计算公式为: 商誉价值=购受企业投资成本-被并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此法下,商法誉计算的准确性取决于被并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评估的可靠性。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tore/41458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