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上市时候,发行多少股票是按什么决定的
一是公司原始股东愿意出售的数量,比如原股东长期看好本企业,那么发行的数量可能不会太多,因为发行太多可能会影响控股权;
二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额度,主要是根据企业的融资目的和规模来确定发行数量;
三是看市场的实际情况,包括一级市场上保荐人、主承销商及承销团的建议以及二级市场上股市的实际走势,比如市场行情火爆,发行市盈率很高时,那么就会选择多发一些,多赚一些发行溢价,反之则少发一些或者干脆放弃发行。
扩展资料:股票的发行方式:(1)公开间接发行。
指通过中介机构,公开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募集设立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时,须由证券经营机构承销的做法,就属于股票的公开间接发行。
这种发行方式的发行范围广、发行对象多,易于足额募集资本;
股票的变现性强,流通性好;
股票的公开发行还有助于提高发行公司的知名度和扩大其影响力。
但这种发行方式也有不足,主要是手续繁杂,发行成本高。
(2)不公开直接发行。
指不公开对外发行股票,只向少数特定的对象直接发行,因而不需经中介机构承销。
我国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发起设立方式和以不向社会公开募集的方式发行新股的做法,即属于股票的不公开直接发行。
这种发行方式弹性较大,发行成本低;
但发行范围小,股票变现性差。
参考资料来源:股票百科-股票发行

二、企业注册资金5500万元的上市公司董事长持有百分之55的股份,他能有多少钱?
上市公司董事长有多少钱 已经不是看注册资金啦 是看他的公司市值 网上一查就能查到啦 既然已经上市了 比如目前市值30亿吧 那他占55% 16.5亿

三、股票发行上市,比如发行2000万股,50块钱一股,为什么不选择发行5亿股,2块钱一股呢
公司规模大小和原始股的大小是有比例的!

四、是不是上市公司要上市股票,自己有1亿,只能上市价格为1元,2亿,为2元?是这样吗?
不是的,公司把需要融资的金额先拟出一个草案,然后交给保荐人,这样如果一个公司想融资20亿,发行1亿股的话,那么理论上公开的发行价就是20元,而公司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

五、公司是如何上市的,比如一家公司两个股东,一个51%一个49%,怎么上市,上市以后比如说全流通,那股民手中
上市发行股后原股东的股权比例就会相应降低.并不一定控股股东的股份就一定要百分之五十一,持股百分之五十一叫绝对控股,不到50是相对控股,目前很多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的股权比例不到百分之五十.

六、为什么现在上市公司还有非流通股和流通股
非流通股指中国证券市场上的上市公司中不能在交易市场上自由买卖股票(包括国家股、国有法人股、内资及外资法人股、发起自然人股等);
这类股票除了流通权,与流通股不一样外,其它权利和义务都是完全一样的。
但非流通股也不是完全不能买卖,但可以通过拍卖或协议转让的方式来进行流通,但这样做了,一定获得证监会的批准,交易才能算生效。
除市场低迷因素外,监管部门也一直希望上述向流通股股东转让的办法能够一并在《规则》中体现。
不过,由于该规定与全流通课题相关,随着“国九条”股权分置小组成立,这部分内容也让渡到相应的小组进行研究。
有关部门此前的考虑是,非流通股股东在协议转让时,必须拿出30%的股份,以高于协议转让价10%至20%的价格向流通股股东配售。
配售后,流通股股东所持有的这30%股权可上市全流通。
这种模式可解决流通股股东无权参与低价协议转让市场的问题,也部分解决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

七、有些公司满足上市条件,但为什么不上市?
公司上市的有利之处:可以扩大知名度,相当于做免费广告;
可以以股权方式融资,降低融资成本;
可以规范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特别是上市前管理不规范的企业);
原有股东可以轻易的在市场上退出套现,通常上市公司的股权流通比非上市公司的好的多,还能卖个更好的价钱;
不上市的好处:不会分散股权,公司牢牢地控制在原有股东手里;
不用公开很多数据,确保公司的信息不泄露;
避免被恶意收购;
不需要资金,且公司收益稳定,不希望其他人分享。

八、公司上市刚开始发行股票,流通股一般是发行多少,公司是怎么确定流通股的发行数量,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没有
不是的,公司把需要融资的金额先拟出一个草案,然后交给保荐人,这样如果一个公司想融资20亿,发行1亿股的话,那么理论上公开的发行价就是20元,而公司到底值不值这个价格,需要投资者自行判断。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tore/3850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