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制作股票的移动平均线
平均值=(A1+A2+A3+······An)/n

二、股市里的平均值怎么算?
平均值=(A1+A2+A3+······An)/n

三、怎样计算股市中二十一天移动平均值
移动平均线是将某一段时间股指或股价的平均值画在坐标图上所连成的曲线,用它可以研判股价未来的运动趋势 计算方法将某一时间段的收盘股价或收盘指数相加的总和,除以时间周期,即得到这一时间的平均线,如5日移动平均线,就是将近5日的收盘价相加除以5,得到的就是第一个5日平均线,再将第一个5日平均线乘以5减去第一日的收盘价加上第6日的收盘价,其总和除以5得到的就是第二个5日平均线,将计算得到的平均数画在坐标图上连成线,即是5日平均线。
其他移动平均线的计算方法以此类推。

四、平均股价怎么算
1、单纯平均股价 单纯平均股价是由样本股票价格的单纯算术平均所算出。
例如,股价分别为20元、35元、37元、45元、60元等5种股票的单纯平均股价为: (20元+ 35元+ 37元+ 45元+ 60元)/5=39.4元 依照这种股价统计,我们可以获悉股票投资获利率的情形,从而,可从利率体系中知道股价究竟是属偏高还是偏低。
2、加权平均股价 加权平均股价是将各样本股票的发行量或成交量当作权数计算出的平均股价。
计算加权平均股价时,当作权数的有两种:一为成交量,另一则为发行量。
以成交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由样本股票成交额的总和被同时期的总成交量相除计算出来的。
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平均股价则由样本股票的市价总额,也就是各样本股票的股价乘上发行量的总和后被样本股票发行量的总和除所得商。
前者就是每股平均成交额,可用以测定股市的投资者心理,而后者则仅适用于观察平均股价水准的变动。
两者的计算式如下:设P为股价,W为成交量或发行量,n为样本股票数。
则: 3、修正平均股价 修正平均股价是指在简单算术股价平均数法的基础上,当发生送股、拆股、增发、配股时,通过变动除数,使股价平均数不受影响。
其中修正除数和修正后的股价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新除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股份变动前的平均数 修正的股价平均数=股份变动后的总价格/新除数 .

五、怎么看股票的均线
对,是不同周期的价格均线;
k线图又称阴阳烛图。
阳烛表示该时段中收盘价高于开盘价,阴烛表示收盘价低于开盘价,烛顶和烛底反映该时段中的最高、最低价。
根据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以及最低价之间的不同情况,阴线和阳线会呈现不同的形态。
而k线图最重要的参考指标是均线系统,它是进行股市操作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以每天的前九天和当天共十天的收盘价取算术平均值,再以若干天的这种算术平均值而连结的曲线就是十日均线。
同样,有十分钟均线、十小时均线、还有以周、月、年等不同的时间单位作成的各种均线。
通常1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统称为10均线。
20均线就是20个时间单位的均线,......,其它都是同样的意思。
以上是常见的做法。
还有人取每天的平均价,还有的取均权平均值等等,做法不一。
K线图中常标以MA5、MA10、......。
以前,都是自己计算而绘制的,现在,所有的技术分析软件中都可以在某一时间周期的K线图中找到相对应的均线。
由于均线对股价趋势有一定的比照作用,所以,它对于技术分析相当重要。
一般以日线MA5、MA10分析短期走势,以MA30、MA60分析中期走势,以M125和M250分析中长期走势。
而以5--30分钟K线做短线操作,以周、月、年K线中的均线走向分析长期走向。
由于从均线可以动态分析股价的走势,所以,常有人以均线来设置止损点及止赚点(高抛点),其实就是起到一种通过技术分析而确定的活动标尺的作用。
都只有相对的参考价值。
建议你找一些基础书看一看就知道了。
股市没有成熟的理论,要靠自己在实际操作的经验教训中积累。

六、如何制作股票的移动平均线
MACD是根据移动平均线较易掌握趋势变动的方向之优点所发展出来的,它是利用二条不同速度(一条变动的速率快——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另一条较慢——长期的移动平均线)的指数平滑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二者之间的差离状况(DIF)作为研判行情的基础,然后再求取其DIF之9日平滑移动平均线,即MACD线。
MACD实际就是运用快速与慢速移动平均线聚合与分离的征兆,来研判买进与卖进的时机和讯号。
计算方法 (1)计算平滑系数 MACD一个最大的长处,即在于其指标的平滑移动,特别是对一某些剧烈波动的市场,这种平滑移动的特性能够对价格波动作较和缓的描绘,从而大为提高资料的实用性。
不过,在计算EMA前,首先必须求得平滑系数。
所谓的系数,则是移动平均周期之单位数,如几天,几周等等。
其公式如下: 2 平滑系数=————————— 周期单位数+1 22 如12日EMA的平滑系数为———=——=0.1538;
12+113 2 26日EMA平滑系数为——=0.0741 27 (2)计算指数平均值(EMA) 一旦求得平滑系数后,即可用于EMA之运算,公式如下: 今天的指数平均值=平滑系数×(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依公式可计算出12日EMA 2 12日EMA=—×今天收盘指数一昨天的指数平均值)+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 211 =—×今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1313 同理,26日EMA亦可计算出: 225 26日EMA=—×今天收盘指数+昨天收盘指数+—×昨天的指数平均值。
2727 由于每日行情震荡波动之大小不同,并不适合以每日之收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值,于是有需求指数(DemandIndex)之产生,乃轻需求指数代表每日的收盘指数。
计算时,都分别加重最近一日的份量权数(两倍),即对较近的资料赋予较大的权值,其计算方法如下: C×2+H+L DI=———————— 4 其中,C为收盘价,H为最高价,L为最低价。
所以,上列公式中之今天收盘指数,可以需求指数来替代。
(3)计算指数平均的初值 当开始要对指数平均值,作持续性的记录时,可以将第一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当作指数平均的初值。
若要更精确一些,则可把最近几天的收盘价或需求指数平均,以其平均价位作为初值。
此外。
亦可依其所选定的周期单位数,来做为计算平均值的基期数据。
3.研判 (1)DIF与MACD在0以上,大势属多头市场。
DIF向上突破MACD可作点交叉向下,只能看作行情的回档,不能看成空头市场的开始。
(2)反之,DIF与MACD在0以下,大势属空头市场。
DIF向下跌破MACD,可作卖,若DIF向上突破MACD,是高价位抛售股东的股档的回补现象,也可看作少数投资者在低价位试探着去接手,只适合买入走短线。
(3)牛差离: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低点,而MACD并不配合出现新低点,可作买;
(4)熊差高:股价出现二或三个近期高点而MACD并不配合新高点,可作卖;
(5)MACD可配合RSI(相对强弱指数)与KD(随机指数),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
(6)高档二次向下交叉要大跌,低档二次向上交叉要大涨。
4.评价 MACD技术分析,运用DIF线与MACD线之相交型态及直线棒高低点与背离现象,作为买卖讯号,尤其当市场股价走势呈一较为明确波段趋势时,MACD则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但当市场呈牛皮盘整格局,股价不上不下时,MACD买卖讯号较不明显。
当用MACD作分析时,亦可运用其他的技术分析指标如短期K,D图形作为辅助工具,而且也可对买卖讯号作双重的确认。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store/36904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