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BOLLIng上轨的股票在一个平台盘整了许久,突然放量,在大势好的情况下会加速上涨如何捕捉到能够迅速上涨的个股,需要高超的短线技巧。 前期实盘日志中对一些牛股在启动之初进行了技术跟踪,目前都已开始进入拉涨
股识吧

怎么找出要涨的股票,请问怎样看出一只股票明天要涨?

  阅读:6318次 点赞:98次 收藏:34次

一、如何有效地找到会涨的股票

突破BOLLIng上轨的股票在一个平台盘整了许久,突然放量,在大势好的情况下会加速上涨如何捕捉到能够迅速上涨的个股,需要高超的短线技巧。
前期实盘日志中对一些牛股在启动之初进行了技术跟踪,目前都已开始进入拉涨阶段,短期,这些股票已经没有再追高意义,调整风险开始增加。
那如何再在以后的行情里找到一些涨得快一点的股票呢? 基本诀窍有: 第一:必须确定主力初步完成建仓、洗盘工作。
市场中有近两千家买卖品种,各种主力操盘思路各不相同。
买早了,需要忍受庄家一次次洗盘的折磨,买迟了,股票价格已经起飞。
从技术上讲,必须有底部温和放量,日K线逐步走平,时间保持在2个月以上,并构筑出初步拉高通道,连续小阳出现后,突然刷出近似跌停的K线,日次开盘迅速上涨的品种,就是起飞前的重要特征。
第二:中短期技术指标均已走好。
这个前提非常重要,起码有5日线开始上穿10、20日均线这个动作,说明主力拉高在即,升浪开始形成。
第三:换手率持续递增,但,价格变化不大。
换手率变化是衡量主力资金活跃程度的重要特征。
如果一只个股经过长期下跌,股票价格累积跌幅超过50%以上,而其基本面一直维持较好,且没有多大变化的品种,往往能够吸引新多主力注意,这些主力进场吸筹的重要变化就是成交量增加,为了避免市场注意,往往每次收盘的时候,操盘手故意把股票价格砸下去,日K线通常为阴十字星为多,可是,日K线底部开始上升,5日换手率超过平均水平。
第四:突破长期均线完成回踩动作的品种。
连续温和放量,股票价格的变化自然会引起技术高手的注意,他们会开始追进。
那么,这样的股票会加速上涨,可是,主力不大乐意有太多追风盘出现,通常当个股突破30、60日均线后,利用大盘调整的机会震仓。
有可能是以放量大跌或跌停方式回踩刚突破的长期均线位置,不少短线资金恐慌逃跑,而这个回踩动作完成后则是股票即将继续大涨的信号,比如周五实盘日志所画的A、B两个点就是最佳进入机会,具体个股可以参照海鸟发展在回踩时期的盘面变化,这对投资者捕捉后期机会有一定帮助。

如何有效地找到会涨的股票


二、如何筛选上涨股票

短时间可以根据个体K线形态,比如多方炮,阳包阴,成交量1定要配合,第2是趋势类型的,可以选择多头发散,螺旋桨,等等,

如何筛选上涨股票


三、怎么能看出股票要涨

股票能够上涨的几个条件:1、相对时空位置处在低位;
2、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最高点最低点震荡幅度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3、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成交量换手率起码应急超过3%,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游侠股市实盘荐股中心每天都有高手推荐股票,可以参考一下。
4、最好是主力刚开始发动行情之日即突破颈线或突破盘区或突破前高点甚至仅仅是创新高,这样更容易有大行情。
5、没有被大肆炒作的个股,或是有炒作题材的个股,利空出尽的个股,最好是属于市场热点板块,极端情况下甚至是热点中的龙头,更容易有大行情。
6、小盘股更容易有大行情,如流通盘不超过8000万的股票或流通市值不超过十个亿的股票更容易有大行情。
7、在大盘上涨的背景下,个股更容易有大行情。
所以在进场炒作时最好有大盘的配合。

怎么能看出股票要涨


四、如何寻找股票的起涨点

顶部放量,庄家出货。
底部放量,主力吸筹,此时五日十日均线向上交叉或由下降趋势变为走平,可视为短线反弹操作。

如何寻找股票的起涨点


五、请问怎样才能找到能够暴涨的股票?

暴涨的,2种:1,价值型,成长型股票。
这要从财务中去发掘。
比如年增长可以到达20%,且同比。
2,事件驱动型。
短线,对新闻,对政策的了解。
比如天津自贸区的地产股:天津松江,得益于自贸区的概念,短时间爆发。

请问怎样才能找到能够暴涨的股票?


六、请问怎样看出一只股票明天要涨?

股票的技术分析 永远都是预测! 明天是涨的概率是一半跌也是一半! 如果真的看不明天它的趋势 那你选择一个有价值投资的绩优股就是最安全的求采纳

请问怎样看出一只股票明天要涨?


七、怎样快速找到能快速涨停的股票

每天集合竞价期间,关注涨幅前50名有重大利好消息的股票,当天有望快速拉涨停,望验证后采纳

怎样快速找到能快速涨停的股票


参考文档

下载:怎么找出要涨的股票.pdf《同只股票卖出多久后可以再次买入》《股票价值回归要多久》《股票停盘复查要多久》《股票卖完后钱多久能转》下载:怎么找出要涨的股票.doc更多关于《怎么找出要涨的股票》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