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股明细红颜色和绿颜色的字代表什么意思
分笔中有包含外盘(即买盘)和内盘(卖盘),这个分笔中如果外盘大于内盘则显示红的,如果内盘大于外盘则是绿的。
如果相等则红。

二、股票明细里面红绿色什么意思啊
买入是红色 比如 20B 意思是主动买入20手卖出是绿色 比如30S 意思是主动卖出30手这些都是即时数据

三、我想问一下股票当中的成交明细的数字红和绿表示什么意思?谢谢
展开全部一般情况下,红色表示买进,绿色表示卖出

四、股票交易明细中的红白绿是啥意思
1、红色代表以高于昨天收盘价的价格成交;
2、白色是以昨天收盘价成交;
3、绿色以低于昨天收盘价成交。
4、成交明细中的B和S分别表示以买盘和卖盘的成交。
备注:股票行情软件中的K线图上各种颜色的线所代表的含义:红方框:是涨的走势,代表实时股价高于开盘价;
蓝方框:是跌的走势,代表实时股价低于开盘价;
白色线、粉红色线、黄色线、绿色线、红色线分别代表5/10/20/30/60/120日均线,同颜色线条对应的是数字就是不同天数的平均股价。
有的软件均线颜色不一定相同,但含义都是一样的;
具体的你看你看K线图,左上角有MA的数值后面的颜色,比如:5后面是黄色、10后面是粉红,这就代表着 5日平均价格用黄线表示,10日平均价格用粉红线表示,以此类推.

五、股票问题 :这个明细中 红色的数字和绿色的数字代表什么
国内股票上涨用红色表示下,跌用绿色表示,绿表示跌,红表示涨。
国际股票股市上涨用绿色表示,下跌用红色表示。
绿色的代表主动卖出,红色的代表主动买入。
柱体的长度代表成交量大小,越长则量越大,反之则越小。
主动买入就是平常说的资金流入,是指主动性买盘的成交金额,俗称外盘。
主动卖出就是平常说的资金流出,是指主动性卖盘的成交金额,俗称内盘。
红涨绿跌这个是一般行情软件里通常的颜色,有的行情软件也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置涨跌颜色。
如同花顺软件中可以自己设置涨跌停K线不同色彩。
成交量是一种供需的表现,指一个时间单位内对某项交易成交的数量。
成交量越大,说明股票人气比较大,反之就没什么人来购买。
成交量可以作为投资参考,但不能成为买卖的唯一指标。

六、
七、股票中成交量红绿颜色代表什么意思? 什么是蓝筹股?
股票中的红绿颜色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红色代表买入的,绿色代表卖出的,其次就是红色代表开盘时上涨,绿色代表开盘是下降的。

八、股票红绿代表什么?
红色和绿色代表的是两种不同的股票走势。
在我国的股市中,红色代表股票上涨,绿色代表股票下跌。
而在国际股市上刚好相反,一般用绿色代表上涨,红色代表下跌。
在我国的股市中,股票的红色代表股票上涨,股票的绿色代表股票下跌;
不过在国际股市上,一般用绿色代表上涨,红色代表下跌。
股票交易量上的红色图案和绿色图案是和K曲线图相对应的,假如K线是绿的,那么交易量就是绿的,假如K线是红的,那么交易量就是红的。
K线的红、绿能够反映股票价格的跌涨,价钱涨了,K线就是红的,价钱跌了,K线就是绿的。
国际股市绿跌红涨——与中国大陆相同的证券交易所有:中国台湾地区股市;
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
绿涨红跌——与中国大陆相反的证券交易所有:新加坡证券交易所;
香港证券交易所;
美股(纽约证交所、纳斯达克);
伦敦证交所;
德国;
印度;
伊朗;
吉隆坡;
泰国等等。
中国人认为红色是喜庆,而很多欧美人认为红色代表暴力和禁忌。
日本人大多数信奉神道和佛教,他们最忌讳绿色,认为绿色是不祥之色。
与人们惯常以为的情况一致,包括美国、英国和德国在内一些欧美国家证券市场,的确以绿色代表价格上涨,以红色表示价格下跌;
我国香港地区也沿用了英国的这一传统。
不过,综观全球证券市场,使用“红涨绿跌”配色方案的却不只有我国大陆。
其实,中国台湾、日本等一些亚洲地区和国家,也采用“红涨绿跌”。
此外,在全球范围内,代表股价涨跌的,也并非只有红绿两种颜色。
比如俄罗斯股市,在不少主流国际行情的显示和交易系统中,就以蓝色表示下跌,以白色代表上涨(底色为黑色或深蓝)。

九、股票里的交易明细红绿是怎么显示?绿色的卖单不是有人买了吗?为什么会显示绿色,不是红色呢?
楼上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一笔卖出必然有一笔买入,所以什么红色是主动买性盘,绿色是主动性卖盘简直搞笑。
红色表价格上升,绿色表价格下降,例如15元由1000单买900单卖,那么买的人多卖方全部成交,余下的100单买到15.01的卖方撮合,显示就是900红色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的成交明细红绿表示什么.pdf《股票跌停板后多久可以买入》《一只刚买的股票多久能卖》《一般开盘多久可以买股票》《股票流通股多久可以卖》《买股票从一万到一百万需要多久》下载:股票的成交明细红绿表示什么.doc更多关于《股票的成交明细红绿表示什么》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67006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