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股东举牌达到公告值就必须公告,公告后三天不能增持股票,半年内不能减持股票。

股识吧

举牌股票什么时候能减持为什么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到29.9%时候,为什么都避免触发要约收购?

  阅读:8163次 点赞:9次 收藏:49次

一、大股东举牌股票后多长时间才能减持

大股东举牌达到公告值就必须公告,公告后三天不能增持股票,半年内不能减持股票。

大股东举牌股票后多长时间才能减持


二、举例:一个股票被举牌,投资方购买1亿股股权,并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那么,在这6个月时间内,他可以用

不可以波段操作,承诺不减持,就是不能卖,更别提波段操作了。
达大资金举牌是战略投资,不像机构做高抛低吸的,人家不靠那个挣钱。

举例:一个股票被举牌,投资方购买1亿股股权,并承诺6个月内不减持。那么,在这6个月时间内,他可以用


三、协议转让的股票多长时间可以减持

通常来说是6个月以上

协议转让的股票多长时间可以减持


四、股票除权以后一般都是怎样的走势

除权除权是上市公司在分红派息,那对这支股票是好事还是坏事?一般除权后是什么走势?从短期看,已经过了一次分红获利的机会,从长远看,主要还是要看股票的成长性,我们知道股票投资是看预期的,过去的分红只能作为参考,下次分红,除非对业绩和分红有很强的承诺,这样的股票不是很多,所以说上市公司正在分红,对于股票的短期来说,是错过了一次获利的机会,从长远投资看,可作为参考,没有明确的好与坏之说,主要看后续的成长和分红能力。
股票是风险比较大的投资方式,对于没有学习过金融知识的人来说,不建议盲目参与,还有那些身体不好,有心脏病上了年纪的人,无论是赚钱还是亏钱都会引起心情的波动,对普通人来说,精神压力都比较大,最关键的是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才行,不能简单地凭借经验和所谓的股评专家,他们大多都会事后分析,对于股票的预判其实是非常难得,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还有很多操作手法,有人甚至戏称“不同数学和恐怖心理学”都没有办法操作股票。
遵循价值投资,如何找到一只有价值的股票需要慧眼和运气,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股票,就要做长期准备,在股市下跌的通道中吃进这些股票,等到股票向好的时候清空,其实就是做一个反向的操作,切忌跟风,当菜市场大妈都在谈论股票的时候,基本上就是离场出局的机会,当人人都嘲笑股票投资的时候,就可以悄悄建仓,当然是自己看好的股票,不了解的股票不要轻易入手。
心态很重要:炒股要有一个好的心态,不要总想着在最高点卖,在最低点买,因为那些都是动态数据,瞬间就过去了,很难抓到,所以不必计较太多。
股票的好坏,需要字去通过学习后判断,不能用一次分红来决定。

股票除权以后一般都是怎样的走势


五、为什么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到29.9%时候,为什么都避免触发要约收购?

要约收购是一种风险比较大的行为,必须按照市场价收够其他份额的股份,除了要控制公司,一般都会避免该行为。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向被收购的公司发出收购的公告,待被收购上市公司确认后,方可实行收购行为。
它是各国证券市场最主要的收购形式,通过公开向全体股东发出要约,达到控制目标公司的目的。
要约收购是一种特殊的证券交易行为,其标的为上市公司的全部依法发行的股份。
  要约收购内容  1、要约收购的价格。
价格条款是收购要约的重要内容,各国对此都十分重视,主要有自由定价主义和价格法定主义两种方式。
  2、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
《证券法》未对收购要约的支付方式进行规定,《收购办法》第36条原则认可了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
但《收购办法》第27条特别规定,收购人为终止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或者向中国证监会提出申请但未取得豁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
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 股东选择。
  3、收购要约的期限。
《证券法》第90条第2款和《收购办法》第37条规定,收购要约约定的收购期限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但是出现竞争要约的除外。
  4、收购要约的变更和撤销。
要约一经发出即对要约人具有拘束力,上市公司收购要约也是如此,但是,由于收购过程的复杂性,出现特定情势也应给予收购人改变意思表示的可能,但这仅为法定情形下的例外规定。
如我国《证券法》第91条规定,在收购要约确定的承诺期限内,收购人不得撤销其收购要约。
收购人需要变更收购要约的,必须事先向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证券交易所提出报告,经批准后,予以公告。

为什么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到29.9%时候,为什么都避免触发要约收购?


参考文档

下载:举牌股票什么时候能减持.pdf《股票通常会跌多久》《跌停的股票多久可以涨回》《同花顺股票多久提现》《股票开户最快多久能到账》下载:举牌股票什么时候能减持.doc更多关于《举牌股票什么时候能减持》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