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你看强势股的指标贴一下
你的思路我觉得完全错了1指标对于长线来说还有些适用,注意是有些适用2指标对于短期强势股来说,根本就没什么实质意义为什么呢?因为强势股,多半是游资的大量资金进场,此时的什么金叉啊死叉啊,完全没有意义,只有游资的进出方向有意义,进场涨停就是金叉,出场跌停就是死叉,举例啊,你看看熊猫烟花,远望谷等等在中国,要有适合中国特色的炒股方法什么指标啊,资金流向啊,价值投资啊,都不靠谱,只有适合中国股市的方法才行得通
二、求大神:在盘中选出强势股都有哪些指标可做参考
展开全部K线形态 波浪位置 量比 每笔均量
三、用什么指标选股票最好
资产负债比率要适中,例如不高於30%主营业现金流高流入主营业高利润率比较过去几年以上指标是否平稳一致。
符合这些条件,一般表示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投资风险较低。
最后,是否值得买入,就要看股价了。
四、哪些股票技术指标是选择强势股的?
庄家抬轿指标(输入ZJTJ,回车)。
望你慢慢体会。
这个只有通达信平台才有,几乎每个券商都有这个平台,除了海通证券。
望采纳!
五、强势股的条件是什么
强势股的诞生九大条件一.相对时空位置处在低位a.股票绝对价位不高,一般在30元以下,最好是在20元以下。
b.股价经过较长时间充分回调后,刚刚上破55MA、90MA,或者在55MA、90MA之上,离55MA、90MA不远。
c.股价处在相对低位的成交密集区或主力成本区附近。
二.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最高点、最低点震荡幅度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在涨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涨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极必反,在相对高位或在大盘盘整震荡时,主力有可能借涨停板出货。
三. ;
主力开始发动行情之日,成交量换手率起码应超过3%,以超过4.5%为好,最好是6.2%以上。
以急风暴雨方式上涨之股票一般都是连续放量,一气呵成,否则就可能演变成为慢牛。
但是此处请注意,当主力完全控盘后不需要很大的成交量就能将股价拉起。
四.移动平均线是时空坐标,六种型态是强势股的先兆!也就是说,股票刚开始上涨图形就非常漂亮更容易有大行情。
五. ;
最好是主力刚开始发动行情之日即突破颈线,或突破盘区,或突破前高点,甚至仅仅是创新高,这样更容易有大行情。
六. ;
最强有力K线组合按强弱顺序排列是:a:旭日东升;
b:黎明之星;
c:穿头破脚;
d:巨量长阳或低开长阳;
e:巨量创新高之长上影小阳星,十字星,甚至小阴星;
f:连三阳;
g:放量大阴后连续两至三根阳棒再将大阴棒吃掉;
h:受阻于前高点的放量长上影之小阳、小阴或十字星后连续放量再将长上影线吞掉;
i:相对低位大幅度震荡之长上下影线小阴、小阳或十字星;
主力发动行情之日产生以上的K线组合时更容易有大行情。
七. ;
没有被大肆炒作的个股,或是有炒作题材的个股,利空出尽的个股,最好是属于市场热点板块,极端情况下甚至是热点中的龙头,更容易有大行情。
八. ;
小盘股更容易有大行情,如流通盘不超过8000万的股票或流通市值不超过十个亿的股票更容易有大行情。
九.在大盘上涨的背景下,个股更容易有大行情。
所以在进场炒作时最好有大盘的配合。
在上述九个条件中,其中的前四点是我们在进场实战时目标个股必须满足的条件,其余的条件,目标个股符合的越多越好。
讲完上面短期大涨的股票需要满足的一些条件,接下来讲一下短线该如何操作:一、不做大多数人看好的股票。
你买的股票,如果大多数人都看好,要赶快跑。
二、在任何时间,都不买在高位的股票,此为铁律!因为股票多得很,你如果有眼光,完全可以在启动前,或者启动的一瞬间骑上它。
追涨说明你眼光不行,思维滞后,行动滞后,所以,一般最后埋单的就是这类人。
三、股票在连拉3个涨停板后,要马上卖出,至少要暂时回避,不参与调整。
四、要始终站在地势低的地方,多注意近几年没有大涨的个股。
买入这样的股票,你的成本会比庄家低。
因为,庄家在拉升、震荡时还需要成本。
俗话说,“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说的就是这类股。
在底位放量时,要果断介入。
五、坚持短平快原则,设立止损位,决不恋战。
否则,极可能短线变中线,中线变长线,长线变贡献。
六、不怕错过、只怕做错,要三思而后行。
在股市中,好股多得很,机会也多得很,千万不要抱着一种非此股不嫁的心态。
最重要的不是机会的失去,而是不会错失另外的好机会。
如果你买错一只股票,实际上你错了两回:1.你买错了;
2.你因为买错而被套,错失了买其它股票的机会。
有的人在生活方面非常节俭,在股市中却大手大脚,好像钱不是自己的。
我对他们的操作方法感到深深的惋惜!~~~~~~~~~~~~~~~~~~~~~~~~~~~~~~~~~~~~股市就是故事都是逗你玩!强势不强势!最关键是看看大佬买没有买!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47680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