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金分红几种方式的意思是什么?总共有哪几种?
基金分红是指基金将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方式派发给基金投资人。
对于开放式基金,目前大部分基金公司提供了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两种方式供投资者选择。
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红利将于分红日从基金托管账户向投资者的指定银行存款账户划出;
而红利再投资则是基金管理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直接将所获红利再投资于该基金的一种服务,相当于上市公司以送股形式分配收益。
如果投资者暂时不需要现金,就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
在这种情况下,分红资金将转成相应的基金份额并记入投资者的账户,一般免收再投资的费用。
对于封闭式基金,由于基金份额固定,收益分配只能采用现金形式,ETF也如此。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基金收益分配方式规定,基金分红默认方式为现金分红。
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方式有两种,分别为现金红利和红利再投资,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和更改。
如想更改分红方式可直接到原购买网点办理,持有多只基金的投资者应单独办理每只基金的分红方式设置。
二、基金分红方式有哪些
三、基金分红方式有哪些
答:基金在取得投资收益后,一般有两种方式分配给基金投资者,即现金分红或红利再投资。
投资者选择现金分红,红利将于分红实施日从基金托管账户向投资者的指定银行存款账户划出。
而红利再投资则是基金管理公司向投资者提供的,直接将所获红利再投资于该基金的服务,相当于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形式分配收益。
如果投资者暂时不需要现金,而想直接再投资,就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分红资金将转成相应的基金份额并记入您的账户,一般免收再投资的费用。
实际上,这两种分红方式在分红时实际分得的收益是完全相等的。
这部分收益原来就是基金单位净值的一部分。
因此,投资者实际上拿到的是自己账面上的资产,这也就是分红当天(除权日)基金单位净值下跌的原因。
由于封闭式基金一般在存续期内不再发行新的基金单位,因此,封闭式基金的收益分配只能采用现金分红的形式。
(余喆)
四、如何选择分红方式
1、一般情况下,选择现金红利方式的人比较多,因为现金分红是实实在在的拿到钱,可以落袋为安。
这种方式主要适合以下两种情况:(1)一是希望用红利来补贴家用的投资者,很多退休者或生活来源受限制的投资者,希望经常有投资收益来补贴家用,这时自然是选择现金红利最为合适;
(2)二是在基金净值进入下降通道的时候,如果预计基金净值今后还将继续下跌,这时选择现金红利可以真正起到落袋为安的作用,如果红利积攒到一定程度,并且基金净值经过下跌已经有企稳迹象,这时可以选择用积攒的现金红利再一次性低价申购。
开放式基金,这样实际收益会比选择红利再投资高出不少。
2、至于红利再投资,也有它特定的适合情况:(1)一个是有长期投资基金的打算,红利对自己来说暂时没有用处,这时可以选择红利再投资,以避免因遗忘造成分红资金的长时间闲置。
(2)再一个就是对基金前景非常看好,预计上升空间较大,这时应尽量选择红利再投资方式,以实现“利滚利”的投资目标以及节省再投资的认购费用。
五、在买基金的时候如何选择分红再投资?
1、买的时候默认是现金分红,必须说分红方式“红利再投资”银行工作人员才会给你改。
2、随时可以修改,不收费的,但是最好早点改。
六、基金定投的分红方式怎么设置好?是红利再投资还是现金分红?
建议如下:1、牛市时选择红利再投资,熊市时选择现金分红。
根据情况而定。
2、比较来说,现金分红将使投资者得到现金实惠,满足落袋为安的心理,在预期市场进入下行通道时还可适当规避风险;
而选择红利再投资则可使原持有人得到较低的申购成本,增加基金份额连续分享基金的收益,起到“复利”的投资效果。
3、两种方式各有优势,不过在牛市的背景下,选择红利再投资将有可能使投资者获得更大的投资收益。
红利再投资最现实的意义就是可以免除申购费用,降低申购成本。
虽然股票基金1.5%申购费率看似不高,但考虑到长期投资的“复利”效应,这点暂时不起眼的费用差异完全有可能引起长期收益的很大差距,着实不可小觑。
4、目前投资基金可以选择一些长跑中领先的老基金,包括封闭式基金,没必要仅仅把眼光盯在分红、拆分的基金上,分红时是否要选择红利再投资也应谨慎考虑。
扩展资料:基金分红方式包括“现金分红”和“红利再投资”。
现金分红:非货币基金的默认方式,红利会直接转到活期账户;
红利再投资:直接增加该基金份额,一般货币基金会默认这个方式;
【温馨提示】基金分红一般默认为现金分红,分红方式可修改,具体以基金公司公告为准。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基金分红方式如何选择.pdf《北上资金流入股票后多久能涨》《创业板股票转账要多久》《股票一般多久一次卖出》下载:股票基金分红方式如何选择.doc更多关于《股票基金分红方式如何选择》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41570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