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正确的投资逻辑?
投资最忌讳教条主义,教条主义会害死人。
比如,巴菲特或其他投资大师都讲过类似的话:“当别人贪婪的时候,你要恐惧;
当别人恐惧的时候,你要贪婪。
”教条主义者会简单地把这句话理解为:大家在卖出的时候,你要买入;
大家在买入的时候,你要卖出。
有的人再加上自己的演绎:投资就是要逆向思维;
与大多数人做相同的事情,肯定不会成功。
无论以上说法或理解是否正确,在股市中均可找到正反两面的例子佐证。
所以,股市太复杂,用教条主义进行指导,总会失败。
比如,别人在卖出的时候,你能买入吗?或者别人在买入的时候,你必须卖出吗?事实上,买与不买,标准只有一个:这个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而不是别人的买与卖。
有的人说,大家卖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后,投资价值就自然而然显现了。
难道股价下跌,股票就变成有投资价值?换句话说,这种判断逻辑就是:跌多了,看起来便宜的股票,就比没有下跌、贵的股票更有投资价值?这是正确的投资逻辑吗?很多资产下跌到足够便宜,在实业投资者看来就具有一定价值;
但是,从股票投资者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资产都有价值,哪怕跌到足够便宜,也不能投资。
比如,一台100万元购入的设备,如果企业愿意以50万元卖给投资者,你会要吗?只有一种情况要:你可以高于50万的价格很快转让出去或者你刚好需要这台设备。
股票投资者不会买这种资产,否则自己开公司做实业了,为何来股市?股票投资的原则是只购买股票资产在未来会产生不断增加的现金流。
所以,所谓用实业投资的眼光看股票投资,基本是漏洞百出。
以银行股为例。
银行股从2009年开始下跌时,市盈率跌到20倍的时候,就有人认为已经具备巨大的投资价值了,因为我们的银行不会破产,所以合理估值应该30倍市盈率;
当市盈率跌到15倍的时候,很多人都高呼银行股被严重低估了;
当市盈率跌到10倍时,买银行股的人都一致认定是市场出错了,绝对应该越跌越买;
当市盈率跌到5倍、跌破净资产的时候,终于有人醒悟或疑问:我们的银行是否存在风险?然而,仍然有许多投资者经不住其超低市盈率的诱惑,加入购买银行股的行列。
结局会是什么样?没有人清楚,却有很多人赌银行股会大幅上涨。
他们无一例外的想法是:如果市盈率回到30倍,银行股就可以上涨5倍,这是暴利的机会,他们认定中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没有问题,因此银行股的盈利能力也没问题;
即使涨不到30倍市盈率,至少可以恢复到15倍市盈率,那也是上涨2倍。
我的理解:银行股也许会回到15倍市盈率估值,但那是N年以后的事情了,而且N年后的15倍市盈率,那时的业绩会如何呢?业绩也许大幅滑坡了。
道理很简单:现在银行股利润占股市的50%,市值占三分之一;
如果股价上涨一倍,假设其他股票不涨,其市值将占到50%?你认为可能吗?你认为银行股市值占多少比例比较合适?个人理解占20%—25%也许是合理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大量发行新股,增加总市值,或者股市上涨,但银行股小涨;
二是银行股继续下跌25%—40%,但大盘还要稳住,或者大盘一起下跌后上涨,但银行股小涨。
我没有投资银行股,因为我搞不懂银行股。
我只是认为,当别人恐惧卖出银行股或银行股下跌到足够便宜的时候,并不是我们要买入银行股的理由;
价格无论下跌多少,都不是我们买或不买的依据。
正确的投资逻辑是:研究透一个股票,判断其未来内在价值增长的确定性;
然后,再寻找合适的价位买入。
此时,我们可以越跌越买,遵循别人恐惧时、你要贪婪的理念。
离开未来现金流的确定性,讲市盈率、市净率、分红率,这种逻辑无异于缘木求鱼。
![什么是正确的投资逻辑?](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4eec78744c592496?9SanN.jpg)
二、逻辑框架法的介绍
逻辑框架法(LFA)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
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
![逻辑框架法的介绍](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950d34a10f938a41?NSZRT.jpg)
三、如何搭建struts框架
struts框架搭建过程:1、启动Eclipse J2EE版本(官方最近发布的版本),创建一个web项目Struts22、引入下载的Struts2的目录下的Jar包3、将这些Jar包导入到项目的lib目录下4、然后打开上层目录的web.xml配置文件5、将filter和filter-mapping两个标签对的内容copy到Struts2项目的web.xml6、然后,想下图(据图根路径看你Struts的位置)指定路径的struts.xml考到项目的src目录下配置:打开strut.xml,将<;
struts>;
标签对中的全部内容删除或者注释,建议注释然后从注释的部分copy一下内容到struts中内容<;
constant name="struts.devMode" value="false" />;
<;
package name="default" namespace="/" extends="struts-default">;
<;
default-action-ref name="index" />;
<;
action name="index">;
<;
result type="redirectAction">;
<;
param name="actionName">;
HelloWorld<;
/param>;
<;
param name="namespace">;
/example<;
/param>;
<;
/result>;
<;
/action>;
<;
/package>;
然后将第一句<;
constant name="struts.devMode" value="false" />;
改为<;
constant name="struts.devMode" value="true" />;
搭建完成。
![如何搭建struts框架](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a06962879813e4bc?UTcYe.jpg)
四、在vs2022中怎样搭建三层架构
1.搭建数据访问层 (1)打开VS 2005开发环境,依次选择"文件"→"新建"→"项目"命令 (2)在打开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类型为"Visual Studio解决方案",选择模板为"空白解决方案"。
然后填写解决方案的名称为"Chat",并指定保存位置 (3)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在解决方案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新建项目"命令 (4)在打开的"新建项目"对话框中,选择项目类型为"Visual C#",选择模板为"类库"。
填写项目的名称为"DAL",该项目用于实现数据访问层。
此时项目的保存位置已经默认输入了,是刚才创建空白解决方案时产生的路径 2.搭建业务逻辑访问层 搭建业务逻辑层的步骤与搭建数据访问层类似,不同的是需要重新填写项目名称为"BLL", 3.搭建表示层 (1)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在解决方案名称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新建网站"命令 (2)在打开的"添加新网站"对话框中,选择"ASP.NET网站",选择位置为"文件系统",并设置网站的路径 在三层结构开发中,通常还会使用模型层。
模型层包含所有与数据库中的表相对应的实体类。
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三层之间通过传递实体对象来达到数据传递的目的。
创建模型层的步骤与搭建业务逻辑层和数据访问层类似,不同的是需要重新填写项目名称为"Models", 此时,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三层结构的基本框架如图4所示 4.添加各层之间依赖关系 此时,虽然三层结构的基本框架已经搭建成功,但是各层之间是独立的。
只有添加依赖关系,才能让它们相互协作。
(1)添加表示层对业务逻辑层及模型层的依赖。
在"解决方案资源管理器"中,在表示层上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引用"命令 (2)在打开的"添加引用"对话框中,选择"项目"选项卡,选中项目名称为"BLL"和"Models"的两个项目,单击"确定"按钮, (3)使用上述方法在业务逻辑层中添加对数据访问层和模型层的依赖,以及数据访问层对模型层的依赖。
至此,三层结构及各层之间的依赖关系创建完毕。
![在vs2022中怎样搭建三层架构](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d4fa6593929ffe5a?8BtZz.jpg)
五、股票上市进入到搭建回内外架构阶段什么意思
股票回购是指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
公司在股票回购完成后可以将所回购的股票注销。
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将回购的股票作为“库藏股”保留,不再属于发行在外的股票,且不参与每股收益的计算和分配。
库藏股日后可移作他用,如发行可转换债券、雇员福利计划等,或在需要资金时将其出售。
1.对于股东的意义 股票回购后股东得到的资本利得需缴纳资本利得税,发放现金股利后股东则需缴纳股息税。
在前者低于后者的情况下,股东将得到纳税上的好处。
但另一方面,各种因素很可能因股票回购而发生变化的,结果是否对股东有利难以预料。
也就是说,股票回购对股东利益具有不确定的影响。
2.对于公司的意义 进行股票回购的最终目的是有利于增加公司的价值: (1)公司进行股票回购的目的之一是向市场传递股价被低估的信号。
股票回购有着与股票发行相反的作用。
股票发行被认为是公司股票被高估的信号,如果公司管理层认为公司的股价被低估,通过股票回购,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息。
股票回购的市场反应通常是提升了股价,有利于稳定公司股票价格。
如果回购以后股票仍被低估,剩余股东也可以从低价回购中获利。
(2)当公司可支配的现金流明显超过投资项目所需的现金流时,可以用自由现金流进行股票回购,有助于增加每股盈利水平。
股票回购减少了公司自由现金流,起到了降低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
管理层通过股票回购试图使投资者相信公司的股票是具有投资吸引力的,公司没有把股东的钱浪费在收益不好的投资中。
(3)避免股利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当公司剩余现金是暂时的或者是不稳定的,没有把握能够长期维持高股利政策时,可以在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股利支付率的基础上,通过股票回购发放股利。
(4)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
如果公司认为资本结构中权益资本的比例较高,可以通过股票回购提高负债比率,改变公司的资本结构,并有助于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虽然发放现金股利也可以减少股东权益,增加财务杠杆,但两者在收益相同情形下的每股收益不同。
特别是如果是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回购本公司的股票,可以快速提高负债比率。
(5)通过股票回购,可以减少外部流通股的数量,提高了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公司被收购的风险。
(6)调节所有权结构。
公司拥有回购的股票(库藏股),可以用来交换被收购或被兼并公司的股票,也可用来满足认股权证持有人认购公司股票或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转换公司普通股的需要,还可以在执行管理层与员工股票期权时使用,避免发行新股而稀释收益。
![股票上市进入到搭建回内外架构阶段什么意思](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02a3643991082cab?pXu7c.jpg)
六、逻辑框架法的介绍
逻辑框架法(LFA)是由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在1970年开发并使用的一种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
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国际组织把它作为援助项目的计划、管理和评价方法。
![逻辑框架法的介绍](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950d34a10f938a41?RdIeF.jpg)
七、怎么搭建框架不知道大家所说的搭建框架是什么
以Java为例,所谓的框架就是别人写好了一部分基础的通用的代码,将别人的代码导入到当前工程中,并且可以调用其中的类的方法,就是搭建框架。
比如,你写了一个类,里面有很多方法,你将这个类打成jar包,这个jar可以说就是框架(当然这个“框架”很局限),在一个工程中可以调用这个类,使用这个类的方法,就是使用框架了。
上面说的其实比较片面,但是基本思想是一样的。
![怎么搭建框架不知道大家所说的搭建框架是什么](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b68d5d6b2a3c5f55?trpmY.jpg)
八、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股票操作体系
可以参考江恩24条规则系统得适合自己的个性的套用别人的系统不一定能赚到钱
![怎样才能建立自己的股票操作体系](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7d5c0d4e48111433?MbcQP.jpg)
九、如何建立个人股票交易系统?
方法/步骤: 1、自选股 应该建立自己的自选股股票池,动态管理、持续跟踪自选股,时机到来时可买入。
自选股票的选股逻辑: 热点题材股、成长股、困境逆转股、低估股、资产突变重组股、套利股等。
2、组合原则:适当分散 当出现买点时,应利用组合的方式进行买入,注意适当分散投资。
可以避免满仓或者重仓单一股票的黑天鹅事件和长时间不涨或者被套的心态急躁问题。
股票组合应该是不同行业、不同题材的股票。
3、顺势而为 顺势加仓持仓、逆势减仓或空仓,绝对不用逆势而为。
严格遵守生命线操作纪律,当大盘和个股的价格运行在生命线上时做多,反之看空。
生命线主要指均线,一般短线操作是10日均线、中长线操作20日或者30日均线。
4、仓位管理 分批买入和卖出,当出现入场时机时,应分批买入多只股票,同理当卖出时机出现时,也应该分批卖出,注意自己的仓位控制。
当大盘强势放量上涨,个股普涨时,应重仓操作;
反之则需要减仓或者空仓。
5、持续完善操作系统 依据上面的几点,即可建立自己的操作系统。
平时操作时,需严格按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操作系统建立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操作,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操作系统,确保自己持续稳定的盈利。
![如何建立个人股票交易系统?](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0479e5ee8676fc73?RmW83.jpg)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逻辑框架怎么搭建.pdf《股票交易中午盘中休息一般多久》《一般股票持有多久才能赚钱》《股票15点下单多久才能交易》《买一支股票多久可以成交》《只要钱多久能让股票不下跌吗》下载:股票逻辑框架怎么搭建.doc更多关于《股票逻辑框架怎么搭建》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3630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