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能看到股票几年的K 线图?
用方向键向前翻
二、股票中的日线图、月线图怎么看?在什么点可以买进或卖出?
移动平均线的买进时机: 1、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上穿 10 日均线形成黄金交叉,显现多方力量增强,已有效突破空方的压力线,后市上涨的可能性很大,是买入时机。
2、股价曲线由下向上突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三条移动平均线呈多头排列,显现说明多方力量强盛,后市上涨已成定局,此时是极佳的买入时机。
3、在强势股的上升行情中,股价出现盘整,5日移动平均线与10日移动平均线纠缠在一起,当股价突破盘整区,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再次呈多头排列时为买入时机。
4、在多头市场中,股价跌破10日移动平均线而未跌破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仍向右上方挺进,说明股价下跌是技术性回档,跌幅不致太大,此时为买入时机。
5、在空头市场中,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在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以下运行,恐慌性抛盘不断涌出导致股价大幅下跌,乖离率增大,此时为抢反弹的绝佳时机,应买进股票。
移动平均线的卖出时机: 1、在上升行情中,股价由上向下跌破5日、10日移动平均线,且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死亡交叉,30日移动平均线上升趋势有走平迹象,说明空方占有优势,已突破多方两道防线,此时应卖出持有的股票,离场观望。
2、股价在暴跌之后反弹,无力突破10日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说明股价将继续下跌,此时为卖出时机。
3、股价先后跌破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且30日移动平均线有向右下方移动的趋势,表示后市的跌幅将会很深,应迅速卖出股票。
4、股价经过长时间盘局后,5日、10日移动平均线开始向下,说明空方力量增强,后市将会下跌,应卖出股票。
5、当60日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趋势转为平缓或向下方转折,预示后市将会有一段中级下跌行情,此时应卖出股票。
这是移动平均线,分别是(5、10、20、60)日均线 平均线的目的主要是用来判定股票的走势。
股价的运动常常具有跳动的形式,平均线把跳动减缓成较为平坦的曲线。
计算平均线的方法有许多种,最常用的是取收市价作为计算平均值的参考。
比如你要计算十天的平均值,把过去十天的收市价格加起来除以十,便得到这十天的平均值。
每过一天,分子式加上新一天的股票收市价,再减去倒第十一天的收市价,分母不变,便得到最新的平均值,把平均值连起来便成为平均线。
平均线的形状取决于所选择的天数。
天数越多,平均线的转折越平缓。
三、怎样看股票年线图
你百度:沪深阁。
这个网站有一些股市马经,是一些成功人士的总结经验。
还有K线讲解,是让你学习看盘技巧的。
没有操盘经验,没有看盘技巧,可以说你就是瞎猫撞死老鼠,撞到了还不一定能及时吃完走人。
另,该网站每天都有千股千评,你可以查询自己所购买的股票,看是否有大单买入,或者卖出,来决定下一步该如何。
机构内参和卷商看盘,只是一个借鉴。
我一般会把那上面推荐的股票放入收藏,然后细心观察,从中再选择好的。
毕竟如果让我直接在沪深两市选,根本看都看不过来呢。
祝你成功。
四、请问怎样才能看到股票的年线图?
将股票软件打开至K线图状态,点击右键,分析周期中
五、在股票软件中怎么查看以前的k线图?
1.在股票软件里运用上下左右键就可以查看了。
也可修改指标看周K线、月K线、年K线。
2.如果要看以前年份的信息可以:先把股票的k线图点出来,将鼠标移动到最左边,然后按住ctrl键不放,再按小键盘里面的左键就可以看以前年份的k线了。
3.K线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k线图经典图解盘价绘制而成。
以绘制日k线为例,首先确定开盘和收盘的价格,它们之间的部分画成矩形实体。
如果收盘价格高于开盘价格,则k线被称为阳线,用空心的实体表示。
反之称为阴线用黑色实体或白色实体表示。
很多软件都可以用彩色实体来表示阴线和阳线,在国内股票和期货市场 ,通常用红色表示阳线,绿色表示阴线。
(但涉及到欧美股票及外汇市场的投资者应该注意:在这些市场上通常用绿色代表阳线,红色代表阴线,和国内习惯刚好相反。
)用较细的线将最高价和最低价分别与实体连接。
最高价和实体之间的线被称为上影线,最低价和实体间的线称为下影线。
六、怎么在炒股软件中看月线图周线图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
我用的是信达的炒股软件,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在日K线图界面上按F8就可以直接切换。
另一个就是在日K线图界面左侧有一竖排的小图标,将鼠标放到每个图标上,就可以看到各个图标的功能作用,其中一个图标叫做分析周期,图标符号是小蓝框里面绿色的旋转符号,左键单击,就可以看见你想要的月线图和周线图,在前面打对号,图像就可以变化了,恢复原界面也是点击其中的日线图就可以了。
希望能帮上你的忙,呵呵。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33600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