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炒股如何控制仓位 教你活用“加减乘除”法则
有人说,炒股最难的是预测大盘,只要测准指数,就会胜券在握;
也有人说,炒股最难的是选择个股,只要选对品种,就会十拿九稳。
其实,炒股还有一难,这就是控制仓位。
控制仓位的理想化状态是:大盘和个股涨时满仓、跌时空仓,但在实际操作中难以达到这种绝佳境界,反而时常出现“一买就跌、一卖就涨”的尴尬情景。
既然如此,不如积极寻找切实可行的控仓方法。
用“加减乘除”法则控制仓位,便是既简便又有效的炒股控仓方法。
加法以大盘某一点位和个股某一价位为基准点,在此基础上利用“加法”原理分批买入股票。
在基准点(价)位,投资者可结合实际选择满仓、半仓或空仓。
有持续增量资金配合并打算不断追加投入者,可在基准点(价)位选择满仓;
无持续增量资金配合或不准备追加投入者,应在基准点(价)位选择半仓;
只有极度看空且事后不悔的投资者,才可在基准点(价)位选择空仓。
基准点(价)位一经确定,无论满仓、半仓还是空仓的投资者,都应在基准点(价)位基础上,随大盘和个股下跌分批加仓。
如以大盘2500点作为基准点,每跌100点,加仓1万元,即当指数下跌100点、200点、300点……,分别增加投资1万元、2万元、3万元……其特点是风险较小,但略显保守,见效也慢。
也有投资者喜欢在大盘和个股上涨过程中分批加仓,操作方法同上但方向相反,特点是,效应快,但较激进,风险大。
减法在确定基准点(价)位和基准仓位基础上,随大盘和个股上涨分批减仓。
如以2500点作为基准点,每涨100点,减仓1万元。
即指数上涨100点、200点、300点……,分别减少持仓1万元、2万元、3万元……也有投资者选择在大盘和个股下跌过程中分批减仓,总之各有利弊,因人而宜。
乘法控仓操作与“加法”类同,区别在于增加的仓位数量不是采取等额递加,而是成倍增加。
如以2500点作为基准点,如指数下跌100点、200点、300点……,分别增加投资1万元、2万元、4万元……(乘数为2);
或1万元、3万元、9万元……(乘数为3),以此类推。
尤其随大盘和个股上涨(或下跌),仓位增加额随乘数不同相差较大,且越往后增加额越大,须有足够后备资金作保障。
因此,投资者操作前需先作测算,再作决定。
除法控仓操作与“减法”相似,区别在于仓位数量变化不是等额缩小,而是按比例减少(取决于除数大小),依次降低仓位。
如以2500点作为基准点、基准市值100万元、除数10为例,当指数上涨100点、200点、300点……,分别减少市值10万元(余仓90万元)、再减9万元(余仓81万元)、再减8.1万元(余仓72.9万元)、再减7.29万元(余仓65.61万元)……,以此类推。
“除法”一般在指数上涨过程中采用,指数下跌时慎用,否则极有可能踏空,出现重大操作失误。
二、炒股基本技巧与如何控制仓位
强市的仓位控制技巧:投资者应当以不高于五分之二的资金参与强势股的追涨炒作。
这样,后期能较好的控制资金回落的套牢情况,以很小的资金,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收益。
以三分之一的资金参与潜力股的中长线稳健投资。
既然叫中长期投资,就是说短期内不准备动用,这样的情况下,要选择好的投资目标很重要,所选的股票将直接决定后期获益。
剩下的资金留作后备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应对市场的一些突发情况,防止后来巨大的机会来的。
震荡市的仓位控制技巧:当大盘处于震荡调整时期,也往往在后期孕育着强大的机会。
保持自己四到六成的资金处于可分配的状态,以便伺机而动。
急跌时快速买进,见好就收,此时比较适合走短线,快进快出。
弱市的仓位控制技巧:当市场进入弱市阶段,满仓的投资者应当立即减仓甚至是空仓观望一段时间。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在市场的下跌过程中,满仓的投资者坑定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这会对投资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被套的时候,甚至备有资金为自己解套,处于无法逆转的劣势。
弱市中同样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看好的板块选择自己看好的题材,将一些有新庄建仓的股票逢低吸入,因为当市场走强时,这些...强市的仓位控制技巧:投资者应当以不高于五分之二的资金参与强势股的追涨炒作。
这样,后期能较好的控制资金回落的套牢情况,以很小的资金,承担较大的风险,获取较高的收益。
以三分之一的资金参与潜力股的中长线稳健投资。
既然叫中长期投资,就是说短期内不准备动用,这样的情况下,要选择好的投资目标很重要,所选的股票将直接决定后期获益。
剩下的资金留作后备资金,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应对市场的一些突发情况,防止后来巨大的机会来的。
震荡市的仓位控制技巧:当大盘处于震荡调整时期,也往往在后期孕育着强大的机会。
保持自己四到六成的资金处于可分配的状态,以便伺机而动。
急跌时快速买进,见好就收,此时比较适合走短线,快进快出。
弱市的仓位控制技巧:当市场进入弱市阶段,满仓的投资者应当立即减仓甚至是空仓观望一段时间。
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因为在市场的下跌过程中,满仓的投资者坑定是最大的利益受损者,这会对投资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在被套的时候,甚至备有资金为自己解套,处于无法逆转的劣势。
弱市中同样孕育着巨大的机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看好的板块选择自己看好的题材,将一些有新庄建仓的股票逢低吸入,因为当市场走强时,这些股票会有很好的上涨空间。
投资者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是仓位控制标准的参考条件之一,总之大家应该有自己的仓位控制标准,这样才能应对这变化多端的市场。
这些你可在平时的操作慢慢去领悟,新手的话在不熟悉操作前也可以和我一样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操作,或者用模拟版本自己练习一下,个人觉得比较靠谱的,祝你成功!
三、怎样才能控制好一个仓位?
初学者做原油投资,控制仓位就是控制风险;
所以合理的控制的仓位就是有效的规避投资的风险。
在做现货石油投资的过程中,风险控制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止盈、止损,仓位控制等等。
那么首当其冲的则是仓位的管理。
在现货石油投资中,仓位管理是一把双刃剑,控制的好,能使我们在现货石油投资中游刃有余,进可攻退可守。
控制的不好,将可能使我们遭受巨大的损失。
现货石油投仓位管理有三大技巧。
第一种:一开始进场的仓位大,如果行情反向相反的话,不加仓,如果方向一致,则可逐步加仓,但加仓的比例逐步减少。
这个就是现货石油投资经常使用的金字塔形的仓位管理方法。
优点:跟趋势走,趋势越明朗,胜率越高,同时动用的仓位就越高,获利也会高,对资金的安全有一定的保障。
缺点:在震荡行情中,比较难获取利润,初始的建仓比重大,所以对于第一次入场的要求比较高。
第二种:一开始进场的仓位小,如果行情是按相反的方向运行的话,逐步加仓,摊平成本,加仓的比例不断增大。
这种方法就是现货原油里面经常用到的漏斗形的仓位管理方法。
优点:初始风险比较小,在不爆仓的情况下,漏斗越高,盈利越可观。
缺点:这种方法,一般是在对大势判断未来的走势一致的前提下,买在大势回调的时候。
在这种仓位管理,一旦出现越是反向走势,持仓量就越大,同时承担的风险会越高,如果后市走势如同之前预判的一样,那将会有不小的获利,如果后市形成单边的相反走势,就会导致爆仓。
第三种:一开始进场的资金量,占总资金的一个固定的比例,如果行情按相反反向发展,逐步加仓,摊平成本,加仓也遵循这个固定比例,这种方法就是现货原油里面经常用到的矩形仓位管理方法。
优点:每次加仓是固定的仓位,持仓成本逐步抬高,对风险进行平均分摊,平均化管理。
在持仓可以控制,后市方向和判断一致的情况下,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缺点:初始阶段,成本比较快的升幅,越是反向的趋势,持仓量就越大,如果形成了单边,即有爆仓的几率
四、买股票怎样控制自己的仓位?
良好的仓位控制技巧,是投资者规避风险的有力武器。
在股市中,投资者只有重视和提高自己的仓位控制技巧,才能在股市中有效控制风险的进一步扩大,并且争取把握时机反败为胜。
在市场趋势不明朗的时候,投资者满仓操作是不可取的。
同时,投资者的绝对空仓的操作行为更是不对的。
关键要把握好仓位控制中的分仓技巧:1、根据资金实力的大小,资金多的可以适当分散投资;
资金少的采用分散投资操作,容易因为固定交易成本的因素造成交易费率成本的提高。
2、当大盘在熊市末期,大盘止跌企稳并出现趋势转好迹象时。
对于战略性补仓或铲底型的买入操作,可以适当分散投资,分别在若干个未来最有可能演化成热点的板块中选股买入。
3、根据选股的思路,如果是从投资价值方面选股,属于长期的战略性建仓的买入,可以运用分散投资策略。
如果仅是从投机角度选股,用于短线的波段操作或用于针对被套牢个股的盘中"T+0"的超短线操作,不能采用分散投资策略,必须用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策略,每次认真做好一只股票。
强市的仓位分配技巧:当市场行情处于强势上升中时,投资者必须注意掌握以下仓位控制要点,提高投资的安全性。
1、投资者应该以1/3资金参与强势股的追涨炒作;
2、以1/3资金参与潜力股的中长线稳健投资;
3、留下1/3资金做后备资金,在大盘出现异常变化时使用;
4 、强市中最适宜的资金投入比例要控制在70%以内,并且需随着股价的不断上升适当地进行变现操作。
这些在平时的操作中可以慢慢去领悟,新手在经验不够的情况下可先用个模拟盘去练习一段时日,从中总结些经验,实在把握不准的话可以用个牛股宝手机炒股去跟着里面的牛人去操作,相对来说要靠谱得多。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祝投资愉快!
五、炒股高手都是怎样控制仓位的
上涨趋势,6~8成,下跌趋势,空仓,盘整趋势2~4成
参考文档
下载:炒股怎样进行仓位控制视频.pdf《股票打折的大宗交易多久能卖》《股票理财资金追回需要多久》《农民买的股票多久可以转出》《一只股票停盘多久》下载:炒股怎样进行仓位控制视频.doc更多关于《炒股怎样进行仓位控制视频》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31754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