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剥离中,购买者通常是一家已存在的企业,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法律实体,对购买者而言,实际上是吸收合并或收购。被剥离的资产一般以下列两种形式出现:具法人地位的子公司;无法人地位的按地区、产品分类的部
股识吧

上市公司怎样剥离不良资产——我公司购买了一个不良资产包,请问我公司该如何去处置清欠?

  阅读:518次 点赞:42次 收藏:75次

      

一、资产剥离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在资产剥离中,购买者通常是一家已存在的企业,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法律实体,对购买者而言,实际上是吸收合并或收购。
被剥离的资产一般以下列两种形式出现:具法人地位的子公司;
无法人地位的按地区、产品分类的部门、分公司或生产线。
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应分别被剥离资产的形式不同而有区别。
当进行剥离的企业出售的是其控股子公司时,应根据收到的现金(或其他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若被剥离的资产为企业内部的无独立法人地位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线时,则应视为资产处理,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而且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形式不同,会计处理也大相径庭,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以下的论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1.国有企业,国家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涉及被剥离项目的资产转移或者经营职能的改变,将有关项目无偿转交给国家规定的职能部门经办的会计核算,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或者是借“盈余公积”,贷“固定资产”。
将有关资产有偿移交的会计核算,企业如果将资产进行有偿转让,实际上是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制企业的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和资产交换方式息息相关。
企业的经营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资产交易作为公司的一种市场行为,当然也不例外,资产交易的方式主要有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4大类,而每一类又表现出不同的交易动机。
从单个企业资产交易的角度来看,其具体交易动机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且大多数资产交易的动因不仅局限于一个因素,而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于股权转让,从转让主体上划分可以是股东将自己对该公司的股权转让,也可以是企业转让自己对外投资的股权,但若续前一问题进行分析,应该是股东转让自己股权,算不上企业的整体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履行一套完善的股权转让程序:如股东会决议、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支付和收取股权转让款、注销和签发出资证明书、变更股东名册、修改公司章程、进行工商登记变更等。
对于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有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的,按照现行《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的规定,要经中方股东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同意以后方可办理转让手续。

资产剥离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二、不良资产剥离有哪些类型?

展开全部从目前银行资产剥离的实际操作情况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政策性剥离:国家在不良资产剥离规模、范围、条件和完成时间等方面有严格的政策规定,国有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的资金清算采取以银行省级分行和资产管理公司驻各地办事处为基本清算单位,在规定时间分次完成,国有银行按不良资产的帐面价值和表内利息从国家财政取得对价。
这种方式有明显的政府指令性划转国有资产的性质,不应按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对待。
故由此引发的国有银行与资产公司之间的纠纷人民法院不应受理,其他受让人直接起诉银行的亦不宜受理。
二是商业性剥离:商业剥离是通过招投标等完全商业化方式完成剥离,按市场原则由双方或通过竞买方式确定价格,银行不是从财政上取得对价,而是从收购人处取得交易对价。
目前工行与长城资产公司已开始尝试商业化资产剥离的运作。
这种方式下,应按民事法律关系对待,以相应的民事法律规范处理。

不良资产剥离有哪些类型?


三、上市公司能剥离一间公司出来,而那间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吗

在资产剥离中,购买者通常是一家已存在的企业,因此不会产生新的法律实体,对购买者而言,实际上是吸收合并或收购。
被剥离的资产一般以下列两种形式出现:具法人地位的子公司;
无法人地位的按地区、产品分类的部门、分公司或生产线。
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应分别被剥离资产的形式不同而有区别。
当进行剥离的企业出售的是其控股子公司时,应根据收到的现金(或其他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若被剥离的资产为企业内部的无独立法人地位的部门或产品生产线时,则应视为资产处理,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而且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取决于企业的市场经济形式。
市场经济形式不同,会计处理也大相径庭,贵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市场经济形式,在以下的论述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会计处理:1.国有企业,国家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涉及被剥离项目的资产转移或者经营职能的改变,将有关项目无偿转交给国家规定的职能部门经办的会计核算,借“实收资本—国家资本”、“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
或者是借“盈余公积”,贷“固定资产”。
将有关资产有偿移交的会计核算,企业如果将资产进行有偿转让,实际上是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出售,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进行核算,清理中的净损益,列入“营业外收支”。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制企业的资产剥离的会计处理和资产交换方式息息相关。
企业的经营活动,必然是一个追逐利润的过程,资产交易作为公司的一种市场行为,当然也不例外,资产交易的方式主要有收购兼并、股权转让、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4大类,而每一类又表现出不同的交易动机。
从单个企业资产交易的角度来看,其具体交易动机又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且大多数资产交易的动因不仅局限于一个因素,而是由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关于股权转让,从转让主体上划分可以是股东将自己对该公司的股权转让,也可以是企业转让自己对外投资的股权,但若续前一问题进行分析,应该是股东转让自己股权,算不上企业的整体股权转让。
根据《公司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需要履行一套完善的股权转让程序:如股东会决议、出让方与受让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支付和收取股权转让款、注销和签发出资证明书、变更股东名册、修改公司章程、进行工商登记变更等。
对于中外合资或中外合作有限公司进行股权转让的,按照现行《中外合资企业法》、《中外合作企业法》的规定,要经中方股东的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并报原审批机关审批同意以后方可办理转让手续。

上市公司能剥离一间公司出来,而那间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吗


四、为什么商业银行的上市可以剥离不良贷款

是为了银行上市的需要,要是一家银行的资产质量非常差那上市难度就很大、投资者对他的IPO也就没有兴趣。
国家就想了这么个办法,把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至一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为什么商业银行的上市可以剥离不良贷款


五、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如何做到的

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卖出,就算剥离不良资产了。
一般是大股东接受,或者折价卖出。

公司剥离不良资产,如何做到的


六、上市公司能剥离一间公司出来,而那间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吗

刚被剥离出来的公司B肯定不是上市公司!但在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实例中,B公司们的身份不尽相同:1、被剥离的B公司属于上市公司同行业生产不同产品的公司,上市公司对其持有的股份占其股本的51%以上,可做为上市公司的“子公司”;
2、被剥离的B公司是作为不良资产被上市公司剥离出去,或者与其它公司的资产置换,那么B公司就与上市公司完全无关了;
3、被剥离的B公司是一间有独立的业务空间,需要独立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那么,它要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核准、发行、上市)成为一家新的上市公司。
老公司如果持有其51%以上的股份,就成为新公司的控股公司。

上市公司能剥离一间公司出来,而那间公司成为非上市公司吗


七、请教上市公司业务剥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事项?

业务剥离有大的原则,原则上剥离的业务应当独立,同时保证资产、人员随业务走。
具体操作的话,涉及到会计玻璃,这个证监会2001年有个征求意见稿,可以看一看。

请教上市公司业务剥离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事项?


八、我公司购买了一个不良资产包,请问我公司该如何去处置清欠?

这是我最近的作业哦 银监会1月公告显示,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指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7176亿元,比年初减少3946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13.2%,比年初下降4.6个百分点。
这是不良贷款继2002年、2003年后的连续第三年“双下降”。
但是,如果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剥离的因素不包括在内的话,那么情况就不是这样了。
2004年6月份,通过剥离和核销手段,中行、建行和交行对不良贷款集中处置不良贷款合计为4364亿元,超过了2004年不良贷款减少的3946亿元。
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实际水平将不是“双下降”,而是结束了过去两年不良贷款余额持续下降的趋势,不良贷款余额反而增加了418亿元。
也就是说,尽管从中国银监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状况是有所好转,但其中“技术性”成分不少。
如果加上有些商业银行可能通过贷款重组、借新还旧等形式,将不良贷款显现的时间延后,以此来满足监管部分之要求,那么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是增是减更是令人质疑了。
正如一些海外的研究机构所预测的那样,2005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将有显著增加迹象。
以准备上市的建行为例,虽然目前建行的不良贷款率仅为3.91%,但在1999年向信达资产管理公司出售了2500亿元不良贷款之后,建行在2002年底的不良贷款率曾高达16.97%.2003年重组开始后,经过国家注资,以账面价值50%的价格出售1289亿元不良贷款,以及核销569亿元不良贷款之后才达到目前一个“干净”的水平。
降低不良资产三大办法:专人催收 冲销 出售企业国有股 银行自身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催收。
仍留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一类是已无收回可能的呆账,一类是1996年《商业银行法》生效、商业银行自主权扩大后发生的应收未收的贷款及其利息。
这后一部分不良资产发生时间不长,情况明朗,收回的可能性较大,应由债权银行成立专门机构、调集专人催收。
对主动想办法归还拖欠贷款的企业,银行应积极给予其所需的新的贷款支持,以鼓励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风气。
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冲销力度。
对已无收回可能的不良资产,只能用各种办法冲销。
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在实行股份制改革,公开发行股票后,可考虑出售部分国家股权,用所得资金冲销不良资产,偿还银行贷款。

我公司购买了一个不良资产包,请问我公司该如何去处置清欠?


参考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怎样剥离不良资产.pdf《出财报后股票分红需要持股多久》《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多久卖出》《股票抛股要多久》《股票多久才能卖完》下载:上市公司怎样剥离不良资产.doc更多关于《上市公司怎样剥离不良资产》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