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应收股利为什么在借方?
应收股利(应收利息) (股票、债券变成自己的了,那么股利和利息也应该自己收,应收股利应利利息是资产,增加在借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有三个步骤:(1)取得时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应当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所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作为应收款项,单独列示。
(2)持有期间持有期间有两件事:①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和利息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或在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时,借记“应收股利”或“应收利息”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即持有期间收到的股利、利息应计入投资收益。
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期末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即公允价值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
(3)处置时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将处置时的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也就是把未实现收益转为已实现收益)。

二、股票只能卖一半?
可以全部卖完。
股票成交的有三:1.、2.、3。
证券商在接受客户委托,填写委托书后,应立即通知其在证券交易所的经纪人去执行委托。
由于要买进或卖出同种证券的客户都不只一家,故他们通过双边拍卖的方式来成交,也就是说,在交易过程,竞争同时发生在买者之间与卖者之间。
证券交易所内的双边拍卖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口头竞价交易、板牌竞价交易、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
股票成交原则: 1、价格优先原则 价格优先原则是指较高买进申报优先满足于较低买进申报,较低卖出申报优先满足于较高卖出申报;同价位申报,先申报者优先满足。
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和板牌竞价时,除上述的的优先原则外,市价买卖优先满足于限价买卖。
2、成交时间优先顺序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按中介经纪人听到的顺序排列;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按计算机主机接受的时间顺序排列;在板牌竞价时,按中介经纪人看到的顺序排列。
在无法区分先后时,由中介经纪人组织抽签决定。
3、成交的决定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在口头唱报竞价时,最高买进申报与最低卖出申报的价位相同,即为成交。
在计算机终端申报竞价时,除前项规定外,如买(卖)方的申报价格高(低)于卖(买)方的申报价格,采用双方申报价格的平均中间价位;如买卖双方只有市价申报而无限价申报,采用当日最近一次成交价或当时显示价格的价位。

三、回购股票为什么会减少所有者权益?流通股虽然减少了,但是库存股仍然也存在价值吧?如果在balance sheet
因为回购时 借:库存股,贷:银行存款 其中库存股属于所有者权益,但是其为借方余额,也就是所有者权益的减项,所以回购库存股会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肯定有存在的价值。
其实如果注销库存股也不会减少所有者权益减少,理由如下、注销库存股,应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股本”科目,按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依次冲减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借:股本 (股票面值总额)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差额)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库存股 (账面余额)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兄弟!

四、发行股票所需要支付的佣金手续费,为什么引起资本公积变动??不是计入投资收益吗
确切的说,是记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的借方。
因为发行权益性证券,大部分情况就是发行股票,假设用它进行筹资,几乎都是溢价发行,因为折价或平价根本发行不出去,没有人会买一只没人要的股票。
这时银行存款增加,并产生贷方的资本溢价。
发行费用却会相应地减少银行存款,借方如果记投资收益,首先这是一项筹资活动,怎么会产生投资收益?其次,为什么溢价多出来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而相应减少的部分要记入到投资收益呢?要知道这可是同一个交易事项。
所以,只能抵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五、为什么同一只股票能卖一部分而不能全部卖完呢
因为,上市公司股票的成交模式是集合竞价,就是你看到的盘口,买房和卖方,标出价格和数量,进行买卖,买价和卖价一致时且买单和卖单数量一直时,交易会发生。
你这种情况属于同一价格的卖单数量大于买单数量,所以只成交了一半。
也说明成交量很小。

六、为什么同一只股票能在两个地方上市?
因为这是两个不同交易制度的市场,服务的对象也是不一样的。
在大陆市场发行的股票属于A股股票,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股票属于H股股票。

七、股票上市为什么只有部分流通股,为什么总股本不可以全部流通?
公司上市前的注册资本是企业的所有者先期投入的资金,也相当于是公司的总股份,代表着大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和占有权,而上市发行新股是对公众发行股票的,对公众发行的话当然公众的是可以流通的,如果上市前先期的股份也和新股一样立刻可以流通的话,那就相当于公司的所有者可以把自己目前对公司的控制权转移到小散户那里去,而自己提现,这样的话就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方面公司的控制者很方便的取得巨大套现收益,另一方面他对公司的控制权也会分散、降低,为了不使他对公司的控制权降低,所以一般规定公司的管理者必须锁定自己的股票3年,3年后才可以流通套现。
当然股票全流通之后,如果公司控制者为了套现利益而不注意对公司控制权的保护的话,加入一味为了巨额资金利益套现也会使自己对公司的控制逐步丧失,国美的黄光裕典型就是这样的例子,才使得陈晓后来能够取得对国美的控制权,虽然最终黄家还是艰难的取得了对国美的控制,相信黄光裕家族付出的代价是很高的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278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