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票中怎样逃顶最有效?
有两倍上影线 大阴线就逃
二、股票市场中怎样做到100%抄底与逃顶?
成功地抄底与逃顶是衡量一个股民操作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
优秀的投资者总是能把握好进出的时机,虽然他不一定抓住最低点。
与之相反,其它人却往往容易踩反步点,买在最高点而卖在最低点,损失自然惨重。
抄底:要有逆向思维与耐心 我们可以将底部形态简化作两种,即尖底与圆底。
尖底也就是V形反转,其特征是股价上涨迅猛,坡度很陡。
其形成一般是由于前期的加速下挫导致各指标超跌、乖离率过高,从而出现报复性上扬,有时在下跌过程中突发重大利好消息也会构成V形反转。
对付尖底有一招非常实用,那就是%26ldquo;
越跌越买%26rdquo;
。
大幅下跌有时候是庄家在大力震仓,故意把图形做得很难看,很凶险,等到把意志不坚强者震出局后,他就开始大幅拉升了。
其实,这倒给那些头脑清醒、善于逆向思维的股民提供了一个黄金的介入机会,因为尖底所引起的短时间股价大幅波动是最容易给股民带来丰厚收益的。
圆底则要比尖底平稳得多,其特征是股价在底部长期作平台整理,成交量也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上,当然,不排除有些股票以底部小幅振荡的方式来构筑圆弧底。
要确定圆底的最佳介入时机的确比较困难,这要求股民具有良好的耐心,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何时股价才会真正启动,启动前该股票只会死气沉沉,惹人生厌。
散户要介入这类股票只有等它真正启动之后才会万无一失,能买到次低点也是不错的成绩。
至于如何判断启动则要把股价与成交量配合起来分析,只要股价慢慢上行摆脱平台,再配合成交量稳步放大,就可以初步认定股价启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其启动后多半都会一波三折。
逃顶:把最后的利润给别人 与底部两种形态相对应的是顶部也具有尖顶和圆顶两种形态。
以前股市见顶多采用尖顶形态,股指在最后的疯狂中迅速见顶回落。
但最近一年多以来,股市几次见顶都采用圆顶形态,股指在高位筑平台数日或摆出几只圆弧形的小乌鸦之后才开始下降过程,这似乎已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对散户来说,尖顶形态要比圆顶形态容易掌握一些,只要在大盘疯狂的时候头脑冷静,摆脱贪念,一般都能成功逃顶。
股票进入最后拉升阶段的主要标志就是连拉大阳,并且成交量风起云涌。
当股票的换手率达到20%以上时就非常危险了,股票在其后几天内随时可能见顶回落,虽然也有再拉几根大阳的可能性,但理智的股民应该及时果断卖出,把最后的利润让给别人.
三、股价 选股公式 冲高见顶 逃顶 公式
具体的公式如下: VAR1:=REF((LOW+OPEN+CLOSE+HIGH)/4,1);
VAR2:=SMA(ABS(LOW-VAR1),13,1)/SMA(MAX(LOW-VAR1,0),10,1);
VAR3:=EMA(VAR2,10);
VAR4:=LLV(LOW,21);
VAR5:=EMA(IF(LOW<;
=VAR4,VAR3,0),3);
VA6:=(2*CLOSE+HIGH+LOW)/4;
VA8:=LLV(LOW,21);
VARB:=HHV(HIGH,21);
VARC:=EMA((VA6-VA8)/(VARB-VA8)*100,13);
VARD:=EMA(0.667*REF(VARC,1)+0.333*VARC,2);
趋势1:EMA(VARD,3),COLORFF00FF,LINETHICK2;
趋势2:3*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2* SMA(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3,1), COLORFFFFFF,LINETHICK2。
人们常说,股票市场是经济的晴雨表。
也就是说股价变动不仅随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能预示经济周期的变化。
实证研究显示,股价的波动超前于经济波动。
往往在经济还没有走出谷底时,股价已经开始回升,这主要是由于投资者对经济周期的一致判断所引起的。
我们通常称股市是虚拟经济,称与之相对的现实经济为实物经济,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如影随形”,彼此都能对对方有所反映。
四、什么是抄底,什么是逃顶
什么是抄底?抄底是指以某种估值指标衡量股价跌到最低点,尤其是短时间内大幅下跌时买入,预期股价将会很快反弹的操作策略。
但究竟怎样的价格是“最便宜”,或称“底”,并没有明确的标准。
什么是逃顶?逃顶是一种股票术语,是指分时图逃顶做股票,要真正获得利润,还是要卖出股票才能产生利润。
对散户来说,尖顶形态要比圆顶形态轻易把握一些,只要茬大盘疯狂啲时候头脑冷静,摆脱贪欲,一般都能成功地逃顶。
五、在股指期货里用什么技术指标配合使用可以逃顶或抄底
布林轨和rsi这些都可以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2576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