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很难走出困境。和大多数受理企业不同,硅产业集团是第一家以集团公司身份试图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它于2022年由国盛集团、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并各自持有该公司30.48%的
股识吧

科创板无实际控制人怎么减持:科创板控股股东减持是几年

  阅读:4613次 点赞:21次 收藏:36次

一、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能否走出困境?

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很难走出困境。
和大多数受理企业不同,硅产业集团是第一家以集团公司身份试图登陆科创板的企业,它于2022年由国盛集团、产业投资基金发起成立,并各自持有该公司30.48%的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
公司专注于硅材料行业的投资。
硅产业集团一共控股16家子公司。
半导体硅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由上海新升、新傲科技、Okmetic三家控股子公司实际开展。
上海新升由我国半导体之父——张汝京创立于2022年6月,张汝京为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也曾是中芯国际的创始人。
离开中芯国际后,张汝京于2022年进军半导体硅片领域,并联合上海新阳、兴森科技两家上市公司,以及新傲科技共同成立了上海新升,注册资本为5亿元。
2022年6月开始,硅产业集团通过一系列股权转让,将上海新升收入囊中,目前持有其98.5%股份。
继2022年成功研制出第一根300mm单晶硅锭后,经过两年发展,上海新升最终在2022年实现了300mm半导体硅片的规模化生产。
虽然硅产业集团营收数据看起来不错,但无实际控制人和扣非净利润连年为负带来的风险仍需要注意。
招股书显示,国盛集团和产业投资基金为硅产业集团并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均为30.48%,公司无实际控制人。
这种充分制衡的股权结构虽然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但也可能影响硅产业集团的决策效率,在需要迅速做出重大经营和投资决策时,可能导致硅产业集团贻误发展机遇。
究其原因,在于半导体硅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具有研发投入高、研发周期长、研发风险大的特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137.92万元、9096.03万元、8379.62万元、1804.66万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92%、13.11%、8.29%、6.70%,这一数据同行业平均仅在5%左右。
本次拟募集的25亿元资金中,17.5亿元也正是用于前文所述集成电路制造用300mm硅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二期项目,其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造芯3年却连亏3亿,如今携16子登“科”能否走出困境?


二、谁来为这熔断机制推出后所造成的损失讨公道

其实所有股民都知道,熔断机制并不是下跌的原因,只是下跌证明了熔断机制的错误。
所以取消熔断机制并不能阻止下跌,因为下跌的原因根本就不是它。
应该有部分人觉得是因为大股东减持导致下跌,可是你想一想,如果大股东预期未来A股会上涨,他们会马上减持吗?再说,那些认为大股东减持是巨大利空的资金,要走早走干净了,一定要一起约好开年头几天抛售?最后熔断谁都跑不掉? 所以16年头几个交易日的行情就是告诉你,绝大部分资金,不看好16年的行情,不看好A股的改革,不看好中国经济。
对16年的投资有着十分十分悲观的预期。
熔断不熔断,都会跌,同样也会是千股跌停。
我个人认为,那部分资金,之所以不看好,就是因为A股的大扩容:注册制、科创板,发行新股,中概股回归等。
在没有明显增量资金的情况下大扩容,股市不跌才怪。
我们唯一能够寄托的增量资金,恐怕只有养老金了。
我个人觉得,股灾后重启IPO的时点,就有点太快了,市场根本还没有完全恢复信心。
后来那么快的宣布注册制、科创板,已经是步子迈得太大了,扯着蛋了。
一个没有信心的市场,如何提供融资功能?

谁来为这熔断机制推出后所造成的损失讨公道


三、借壳上市是否要求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根据证监会8月份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与配套融资相关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及配套发布的《第十三条、第四十三条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12号》,截至上市公司首次召开董事会审议借壳上市事项这一时点,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对应的经营实体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3年以上,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2000万元。
但是对于实际控制人,则应根据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规定,收购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最近2年未变更的说明

借壳上市是否要求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四、有没有PE为控股股东的案例,其实际控制人如何认定

有没有PE为控股股东的案例,其实际控制人如何认定


五、科创板控股股东减持是几年

其一,科创板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在限售解除以后减持股份的,应当保证公司有明确的控股股东和实控人。
同时上市公司核心技术人员股份的锁定期也被延长,即上市以后36个月不能减持。
其二,对于没有盈利的公司上市后拟进行减持安排的,减持办法规定,亏损企业在上市三年后仍未盈利的,公司控股股东、董监高、核心技术人员(以下简称特定股东)的股份最多继续锁定两年后才能减持,也就是说最长是五年。
其三,对特定股东,减持办法规定每人每年在二级市场减持股份数量在1%以内。
如果超过这个部分,就需要以非公开转让的方式进行转让,而所谓非公开转让,就是上市公司或保荐机构选定相应的证券公司去进行询价兑售,向符合条件的机构投资者转让股份。
前述转让不再限制比例和节奏,但是对受让者要限制12个月的锁定期。
其四,优化了股份的减持方式,为创投基金等其他股东提供更加灵活的减持方式,只有创投更加便利地减持,才能形成资本的循环。

科创板控股股东减持是几年


参考文档

下载:科创板无实际控制人怎么减持.pdf《股票涨幅过大停牌核查一般要多久》《股票的牛市和熊市周期是多久》《股票多久才能反弹》下载:科创板无实际控制人怎么减持.doc更多关于《科创板无实际控制人怎么减持》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