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什么好处?
对于控股股东有较大好处,往往是好公司才私有化。
1、私有化是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把小股东手里的股份全部(或绝大部分)买回来,扩大已有份额,最终使该公司股东很少,分散度不够,不再满足上市流通性的要求,从而使得该公司退市。
2、私有化的前提,往往是公司前景良好,而控股股东认为当前公司股价明显被低估,所以此时股价很便宜,大量买回股票,有利可图。
私有化后,控股股东极大地减少了让其他股东分享公司受益的损失,增强了对公司掌控力,受投资机构、监管机构的制约也少,并且不再有上市时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也节省了很多信息维护成本...有不少好处。
主动私有化的公司往往是有前景的好公司(只有好东西,才不愿与人分享),跟被迫退市的烂公司不一样。
![上市公司私有化有什么好处?](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8445f041e0fd0850?B4a6F.jpg)
二、为什么要进行股改?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
亦即股市同时存在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
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
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
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
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麼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
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
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麼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
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具体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阶层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东投票表决。
有些有创意的作法就不断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东违约赔偿条款。
非流通股股东增加股改违约赔偿承诺,规定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未按承诺减持股份,则非流通股股东愿意将违约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赔偿给公司(类似台湾公司法归入权条款)。
这是一个惩罚规定制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承诺条款得不到执行的担心,有利於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类似共同基金发行之初的闭锁期条款) 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的承诺,显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
有些公司承诺条款将大股东的禁售期限从法定的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6个月,江淮汽车、精工科技禁售期60个月,而承德钒钛第一大股东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承诺7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诺期限之长为股改以来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订定限售价格条款。
凯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东诺3年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於11.74元,这一价格复权后为凯恩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价。
(4)蓝筹公司对价理想 上海汽车、民生银行两大蓝筹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当)的对价。
这一对价水准超过了前期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的对价幅度,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的流通补偿预期。
![为什么要进行股改?](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041f6dcac868db8?nGdvZ.jpg)
三、请问:什么叫股改,股改后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坏处?多谢!
现在的股改大多是指“股权分置”改革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
亦即股市同时存在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
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
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
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
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麼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
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
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麼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
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简单说来,股改就是原非流通股(国有股、法人股)获得流通权,因为非流通股的股东持股成本比流通股东低,所以股改时要对流通股东补偿。
股改对股民来讲利大于弊.很多股票在股改之后都有了不小的涨幅。
![请问:什么叫股改,股改后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坏处?多谢!](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cd33d9ee7e00be17?NV6aL.jpg)
四、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有什么好处
1、上市可以融资,然后就可以扩大经营;
2、得到资金,增加股东的资产流动性;
3、上市后,对于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有免费的咨询和广告效应,企业上市后,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对于提升公司品牌有一定的作用,扩大了公司的知名度;
5、降低人力资本,提高薪酬,上市公司可以使用股票或者期权吸引并留住有才干者,提高其忠诚度,并避免成为他日的竞争者;
6、便于合并及收购,上市公司融资后,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并购潜在的竞争者。
![上市公司上市股票有什么好处](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c8da5e08dccf2448?obsF3.jpg)
五、上市公司重整有利好吗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是利好!资产重组把不宜进入上市公司的资产分离出来 (主要是剥离不良资产),同时引入新的优良资产,提高资本利润率;
某些资产重组削弱、或改变了原大股东的股权,减少关联交易;
还可以进入新的业务领域,避免同业竞争。
资产重组后,投资者更多的看好是它的发展前景,也就是成长性,觉得有投资价值,所以资产重组是利好。
祝投资顺利!
![上市公司重整有利好吗](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8d5c373a67ad190e?f65bq.jpg)
六、股改有什么好处
你好,股改具体指的就是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了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的协商机制,消除了A股股票市场的股份转让制度差异的过程,我们中国股票的股权设置可以分为四种形式,分别为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股改的意义: 1、流通股东地位的提升:股权分置改革,提升了流通股东在进行对价谈判中的地位,公司也有了流通股东也是公司股东的意识了,而不是在只有在融资的时候才想起流通股东。
2、流通股权利优与非流通股:在股改的过程中确立了流通权的概念,在流通的层面上,流通股的权利优与非流通股东,非流通股东为了会的流通权,必须经过流通股东的同意,必须支付对价。
3、流通股获得丰厚物质回报:非流通股东为了获得流通权,就要向流通股东支付对价,这也意味着,流通股东所持有的股权会因上市公司的股改而增长,同时大流通股东的利益又与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好坏绑在一起,这样,中小流通股东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物质回报也是相应的提升。
4、公司也提升了物质回报:尤其是ST股、绩差股等上市公司,凭借股改过程注入优质资产的对价模式,使得公司的基本面出现脱胎换骨式的提升,从一家徘徊于亏损边缘上市公司摇身一变成为绩优上市公司,对于ST农化的流通股是一次空前的物质大丰收。
风险揭示:本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作出决策,不构成任何买卖操作,不保证任何收益。
如自行操作,请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控制。
![股改有什么好处](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f0ac24c3dad13001?Q2Lc8.jpg)
七、请问:什么叫股改,股改后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坏处?多谢!
有关专家积极评价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空间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教授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韩复龄指出,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后的全流通价格,将落在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价格和公司非流通股价格(一般以净资产作为基准)之间。
但是,如果从公司长期发展角度看,以全流通后的价格计算的市盈率可能会明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如果市盈率回归到平均水平,将推动股价的上升。
而在补偿到位,股东关系走向和谐稳定,公司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出现重大突破,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工具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会反映出这些重大变化,因此全流通后的价格甚至会超过静态的全流通价格,同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可能会明显超过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
韩复龄说,在估值方法的选择上,除市盈率方法外,现金流折现、股利贴现等估值方法也具备了合理的应用条件。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划分,使得同一公司不同种类的股票具有截然不同的交易价格,以股价乘以总股本,得出的并不是公司的总体价值。
另一方面,估值模型的畅通运行要求市场有效和财务数据真实完整。
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将明显减少,各类估值模型的运用将更加有效。
韩复龄还以紫江企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按照2005年4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紫江企业均价2.8元作为流通股的市场价格,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公司流通股本增至77561万股,流通股的理论价格调整为2.15 元。
与以往公司送股、转增不同,此次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不变,对业绩没有摊薄的不利影响。
这样,按照流通股的静态理论价格计算,2005 年、2006 年其动态市盈率分别在14 倍和13 倍左右,低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韩复龄认为,紫江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应在18~20 倍,合理价格区间应为2.7~3.4 元
![请问:什么叫股改,股改后对投资者有什么好坏处?多谢!](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c457b0adcc6c3143?CGdiw.jpg)
八、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有关专家积极评价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空间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教授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韩复龄指出,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后的全流通价格,将落在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价格和公司非流通股价格(一般以净资产作为基准)之间。
但是,如果从公司长期发展角度看,以全流通后的价格计算的市盈率可能会明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如果市盈率回归到平均水平,将推动股价的上升。
而在补偿到位,股东关系走向和谐稳定,公司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出现重大突破,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工具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会反映出这些重大变化,因此全流通后的价格甚至会超过静态的全流通价格,同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可能会明显超过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
韩复龄说,在估值方法的选择上,除市盈率方法外,现金流折现、股利贴现等估值方法也具备了合理的应用条件。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划分,使得同一公司不同种类的股票具有截然不同的交易价格,以股价乘以总股本,得出的并不是公司的总体价值。
另一方面,估值模型的畅通运行要求市场有效和财务数据真实完整。
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将明显减少,各类估值模型的运用将更加有效。
韩复龄还以紫江企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按照2005年4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紫江企业均价2.8元作为流通股的市场价格,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公司流通股本增至77561万股,流通股的理论价格调整为2.15 元。
与以往公司送股、转增不同,此次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不变,对业绩没有摊薄的不利影响。
这样,按照流通股的静态理论价格计算,2005 年、2006 年其动态市盈率分别在14 倍和13 倍左右,低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韩复龄认为,紫江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应在18~20 倍,合理价格区间应为2.7~3.4 元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4c47023ebdd36c27?EtZDX.jpg)
九、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
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
通过股份制改造,国有企业不仅注入大量资金,还可以加快企业制度的创新和经营机制的转换,增强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
一、股份制改造的意义1.股份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目前,我国以国有企业为主改建的股份制企业达9200家左右,股票上市企业达700家,股份制企业的效益要好于一般的国有企业。
如在沪深上市股份制企业,1997年上半年700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达38家,占上市公司的5.4%,远低于国有企业亏损的平均水平。
就企业规模而言,1996年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3449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为22141亿元,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为2092亿元,分别占全国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净值平均余额的5.86%和9.16%。
由此可见,股份制经济的生产实力在国民经济中已占相当大的比例。
就企业效益而言,1996年国有工业企业生产品平均销售利润为456万元/户,而可统计的2200家股份制企业平均销售利润为1836万元/户。
2.推行股份制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 股份制可以向原有股东配售股,也可争取额度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还可以发行B股或到境外上市。
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筹集大量资金,加速企业的发展。
截止到1997年8月底我国上市公司通过境内外证券市场筹集到资金共计人民币2560亿元,这些资本的注入,为国有企业的发展,参与市场竞争打下了基础。
3.实行股份制改造,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股份制改革以后,国家所有者转化为公司股东,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变为股东关系,对企业只有间接管理权,弱化了行政干预。
同时企业具有了独立产权并负起盈亏责任,由行政主体向市场主体转变。
股份制改革后,建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初步开成了一套比较科学规范的法人治理体系,为企业实行科学管理和监督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分散化,为企业形成了来自内外两方面的约束,促使企业对内加强科学管理,对外主动开拓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投资的盲目性,克服了短期的行为。
4.推行股份制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行股份制改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价值形态,避免了国有资产流失。
国有企业净资产作价入股,投入或出售给股份制企业取得分红和股利,从而实现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
同时,股份制企业的“同股同权,利益共享,风险均沾”的分配原则,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供保障。
推行股份制改革,理顺了企业和国家的利润分配关系,有利于企业提高积累能力。
股份制企业实行的利润按分配程序先缴所得税,再提公积金、公益金,最后分红。
企业实现的利润多了,国家收缴的所得税就多,企业的积累也增多,这样就为企业下一步更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股份制是与高度社会化生产力和发达的商品经济相联系的经济组织形式,完善的法律法规是股份制产生和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严格地说,国企股份制改造试点和证券市场和建立,是在法规很不健全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在涉及到产权界定、股权收益和千百万投资者利益的问题上出现了无章可循、各行其是的状况,因此应当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以利于股份制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
![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33c396eeef6b37e7?zMyNq.jpg)
参考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股改有什么好处.pdf《增发股票通过后多久上市》《周五股票卖出后钱多久到账》《川恒转债多久变成股票》《股票改手续费要多久》《股票一般多久一次卖出》下载:上市公司股改有什么好处.doc更多关于《上市公司股改有什么好处》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2138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