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上市公司的创始人,持股不用自己的名字,非要创建自己的某某很子公司。比如张三创立太阳公司,太阳
比如张三占百分之20,那么以公司名义持股,这百分之20可以进行调整,比如分百分之十给张小三,其公司持股不变,只是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样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就小点
二、现在很多建筑公司开子公司的目的是什么?
共用资质 自负盈亏
三、你好!看了你对网友“为什么那么多的公司要上市?上市有什么好处?”作出的回答,绝对精妙,学习不少,但我有个新问题向问问,不知能否请你作答、 虽然某些公司上市将股权售卖一部份出去,可以分担公司经营风险。而为什么还有些大公司将股权与股票全部持有。100%掌控公司财产主权有又有什么好处
你说的是收购公司。
当股市上有“ ;
有些大公司将股权与股票全部持有。
100%掌控公司财产主权”的情况出现时,这种公司就被收购了。
被收购的公司就不是一家公众公司了。
它必须要撤市。
出现这种情况时大致有几种情况:1、股价“破净”后被严重低估,收购一家公司股票的成本远低于建立同样一家公司的成本。
就是通常所说的股价太低引起了“产业资本”的兴趣。
2、有些大股东看好某行业,借助收购股票进入行业,而且他们认为行业盈利稳定,公司财力雄厚,不需要融资或者分散要经营风险。
3、公司作为公众公司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
四、为什么上市公司的报表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
上市公司的报表通常分为合并报表和母公司报表;
分为母公司和子公司报表,这种情况很罕见。
五、中信证券旗下为什么要那么多证券公司?
扩展业务范围,提升公司实力。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核准的第一批综合类证券公司之一,前身是中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于1995年10月25日在北京成立,注册资本6,630,467,600元。
2002年12月13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中信证券向社会公开发行4亿股普通A股股票,2003年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股票简称“中信证券”,股票代码“600030”。
六、借壳上市中,既然子公司已经上市,为什么母公司还要借子公司壳来上市?母公司(集团公司)以前还没上市吗
《公司法》、《证券法》修订后,有利于更多的企业成为上市公司和公司债券上市交易的公司。
《证券法》第五十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时,必须符合的条件之一是,“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三千万元.首先:上市公司也是公司,是公司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讲,公司有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之分了。
其次,上市公司是把公司的资产分成了若干分,在股票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大家都可以买这种公司的股票从而成为该公司的股东,上市是公司融资的一种重要渠道;
非上市公司的股份则不能在股票交易市场交易(注意:所有公司都有股份比例:国家投资,个人投资,银行贷款,风险投资)。
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向公众披露公司的资产、交易、年报等相关信息,而非上市公司则不必。
最后,在获利能力方面,并不能绝对的说谁好谁差,上市并不代表获利能力多强,不上市也不代表没有获利能力。
当然,获利能力强的公司上市的话,会更容易受到追捧。
借壳上市是指上市公司的母公司(集团公司)通过将主要资产注入到上市的子公司中,来实现母公司的上市,借壳上市的典型案例之一是强生集团的“母”借“子”壳。
强生集团由上海出租汽车公司改制而成,拥有较大的优质资产和投资项目,近年来,强生集团充分利用控股的上市子公司—浦东强生的“壳”资源,通过三次配股集资,先后将集团下属的第二和第五分公司注入到浦东强生之中,从而完成了集团借壳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是指一些非上市公司通过收购一些业绩较差,筹资能力弱化的上市公司,剥离被购公司资产,注入自己的资产,从而实现间接上市的目的 买壳上市和借壳上市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一种对上市公司“壳”资源进行重新配置的活动,都是为了实现间接上市,它们的不同点在于,买壳上市的企业首先需要获得对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而借壳上市的企业已经拥有了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从具体操作的角度看,当非上市公司准备进行买壳或借壳上市时,首先碰到的问题便是如何挑选理想的“壳”公司,一般来说,“壳”公司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即所处行业大多为夕阳行业,其主营业务增长缓慢,盈利水平微薄甚至亏损;
此外,公司的股权结构较为单一,以利于对其进行收购控股。
在实施手段上,借壳上市的一般做法是:第一步,集团公司先剥离一块优质资产上市;
第二步,通过上市公司大比例的配股筹集资金,将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注入到上市公司中去;
第三步,再通过配股将集团公司的非重点项目注入进上市公司,实现借壳上市。
与借壳上市略有不同,买壳上市可分为“买壳——借壳”两步走,即先收购控股一家上市公司,然后利用这家上市公司,将买壳者的其他资产通过配股、收购等机会注入进去。
七、为什么有些上市公司的总公司多是空壳公司呢?不把股份转入自然人名下,
集团公司有了一定规模产值就可以成立,至于是不是空壳的又有何妨,只是留个名头就行,便于以后拓展。
股份转入自然人名下,跟集团公司这些有什么关系?股份、集团公司,两码事啊。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read/1914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