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读懂财报-利润表
发布时间:2020-01-14 23:17:22 浏览:599次 收藏:496次 评论:5条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投入的本金是否得到保障;而利润表反映的是,所投入的本金是否赚到钱。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
获得利润的第一步,这一步我们需要了解 —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三费)这四个概念。
“营业收入”就是企业卖出产品所获得的收益。
“营业成本”就是企业所卖产品的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就是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附加等等。这里我们需要将“营业税”和“增值税”做个区分,“营业税”是由企业承担的,税金包含在商品价格之内的税;“增值税”是由消费者承担,税款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的税,价税分列的税种。在利润表中,只能体现营业税税收成本,而不会出现增值税税收成本。
“期间费用”包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营业费用”就是生产和销售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比如,运费、仓储费、广告费等等;“管理费用”就是与企业的管理环节有关的一切费用,比如,行政开支、人员工资、办公楼折旧等等;“财务费用”就是借款利息减去存款利息的净额,比如,利息支出、汇兑净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等等。
还需要3步才能达到“营业利润”,分别是: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就是对外投资所取得的利润、股利、债券利息等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净收益。
“资产减值损失”:大部分资产是按历史成本来计价的,如果资产发生减值的话,就需要扣除这部分减值。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是按照公允价值来计价的,倘若某项资产当前的价值比去年同期增长,那这增长的部分就是该项资产一年来的收益,如果贬值,那就是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补贴收入+汇兑损益
另外还有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就是企业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比如,公司因违规而遭受的处罚,公益性捐赠支出,或者火灾、水灾、地震等导致的损失;营业外收入,就是除营业执照中规定的主营业务以及附属的其他业务之外的所有收入,比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出售无形资产收益、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政府补助等等。
3、企业的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企业净利润,就是企业所赚的钱。
利润表反映企业是否赚了钱,在哪里赚了钱。
如果是投资者,它会更关注利润表,因为利润表最能展现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一定注意看利润来源是可持续的经营利润,还是不可持续的营业外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