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懂行的请进:可转债基金有什么特点,前景怎么样,什么时候买入比较好?
在股票价格接近转股价的时候,可转换债券表现出股性,其价格往往和股票同比增长,而当股票价格大幅低于转股价格的时候,可转换债券表现出债券性,其价格受债市的影响。
基于其特性,可转换债券在上升的市场中,可以获得类似股票的收益,而在震荡的环境中,又不受股市震荡的直接影响,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牛市熊市都适合。
二、纯债基金什么时间买卖合适呢?
债市其实也是有牛熊的。
不过没有股市那么明显,通常在2-3年就是一轮了,所以我们买纯债基金,在2年内获利的可能性较大。
重点来啦,纯债基金的买卖时机和“市场利率”密切相关。
所谓“市场利率”,是市场资金借贷成本的真实反映,能够及时反映短期市场利率的指标有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国债回购利率……其实我们只需要知道,纯债基金的买卖时机和市场利率有关就好,那么我们从哪里查找呢?其实,市场利率完全可以参考市场无风险收益率,也就是在当前市场上,你把钱借给别人,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的收益率。
在中国,把钱借给国家是风险最低的,借给国家其实就是买国债啦。
所以市场利率一般就参考国债利率,那么不同期限的国债品类那么多,到底该参考哪个呢?一般参考10年期国债利率。
比如某一天,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是3.5%,那么现在的市场利率就是3.5%。
下面讲到市场利率,就是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接下来我们来看市场利率和债券价格的关系:举个栗子:比如今年2月市场利率是 3%,某公司发行了债券,利息4%;
到了6月份,市场利率升高到3.5%,没有风险就可以获得3.5%的收益,公司的债券4%的收益看起来没啥吸引力了对吧。
所以有些人就会觉得安稳获得3.5%更划算。
那么,那些买了我公司债券的人就会卖出债券,直到它的收益率重新变得有吸引力为止。
从这个小例子就可以看到,随着市场利率从 3%升到 3.5%,大家都在卖出,债券的价格是下跌的。
同样的道理,市场利率下跌时,债券的价格会上涨。
那么当我们投资纯债基金的时候,肯定希望买入之后债券价格升高,也就是希望接下来市场利率下降。
想要准确预测市场利率是不可能的。
不过,我们可以进行大致的判断。
如果我告诉你,过去十几年的市场利率平均值是 3%,当前市场利率是 4%,那么接下来利率上升的概率大还是下降的概率大?市场利率并不会无限制的上升和下降,通常都是在一个区间内波动的,当市场利率超过平均值后下跌的概率就会更大,当市场利率低于平均值后上涨的概率就会更大。
所以刚才问题的答案是:下跌的概率更大些。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可以根据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来投资纯债基金啦。
根据历史统计,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平均值在“3.3%-3.5%”这就是市场利率的平均值,由于市场利率波动小,比较稳定,这个平均值也是长期稳定的。
所以我们只要拿现在的市场利率(也就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 3.5%比较就可以判断是否应该买入纯债基金:意思就是大于3.5%越往上越便宜,我们越可以买;
小于3%后越小越贵。
通过这样讲解是不是觉得投资理财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是我们缺少很多专业知识,不懂得投资工具的利用。
大家可以经常去辨险识财去看看,上面有很多基金、理财产品的风险评价报告,可以让你更全面的了解投资产品的风险。
三、如何选择债券买卖时机
在股票价格接近转股价的时候,可转换债券表现出股性,其价格往往和股票同比增长,而当股票价格大幅低于转股价格的时候,可转换债券表现出债券性,其价格受债市的影响。
基于其特性,可转换债券在上升的市场中,可以获得类似股票的收益,而在震荡的环境中,又不受股市震荡的直接影响,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品种。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牛市熊市都适合。
四、发行债券,债券买卖的时间是多长?
可转债券当然可以上市买卖,一般发行后半个月左右就会上市买卖了。
五、中了40张可转债 怎么办 怎么交易?
以债券融资,用股票代替还钱
六、如何选择债券买卖时机
分三种情况: (1) 若债券卖出净价未发生变化,投资人任何时候买入债券都没有差别。
全价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只表明债券内含的利息在增加,投资人按全价支付的资金增加了,但增加的部分通过债券内含利息返还给投资人。
因此,净价不变,投资人成本没有增加。
(2) 买卖有价差,当日买当日卖必然会亏本,因为银行的买入价低于卖出价,即相对于投资人而言,买价高于卖价,持有时间太短,投资人会亏本。
因此,应计算一个不亏本的最短持有天数,即持有期间的内含利息减去买卖价差后的收益应高于存活期的税后利息收入。
以工商银行今日报价为例,100元面值债券买入净价99.95元,卖出净价100.01元,价差为0.06元,应计利息0.22元,100*2%/365*天数-0.06≥100*0.72%/365*天数*(1-20%),计算结果,天数≥15天,这意味着投资人只要持有15天以上,肯定比存活期划算。
时间越长,收益越多。
(3) 柜台债券价格与债券市场变化密切联系,若准确判断,可获得额外的升值收益。
债券价格与市场利率成反比,利率降低,债券价格上升,利率上升,则债券价格下跌。
若投资人预计利率将降低,可大量买入债券,待利率真正降低导致债券价格上涨时,卖出债券即可获得高于利息的可观收益。
若预计利率将上升,投资人可卖出手中债券,先获利,待利率真正上升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时,再买入债券,这时的债券实际收益率高于票面利率。
对这块不是很熟悉,只能帮你找到这些。
或者建议去智库帮帮找专业人士咨询
七、可转债中签后什么时候可以交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投资理财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市场上的投资方式也越来越多,其中可转债就是近期比较火热的投资方式,由于可转债具有股票的性质,又有债券利息兜底,其风险比股票风险低很多,所以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喜爱,很多投资者不仅关心可转债的收益问题,还想知道可转债中签后多久才能卖出?可转债全称叫做可转换公司债券,之所以叫做“可转债”是因为持有者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手中的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这样投资者手中的债券就有了股票的性质,股票价格上涨,那么我们赚取的收益就要比债券收益高很多,当然投资者如果不想将手中债券转换为公司股票,那么我们也可以选择将可转债持有到期,这样投资者手中的可转债就是普通的债券,到期后可以获得债券利息收益。
由于可转债即有股票性质,又有债券性质,其风险要比股票低很多,因此无论是对于对发行公司,还是投资人而言,可转债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很多投资者都会参与可转债打新,申购可转债的条件比申购新股条件低,用户只需开立证券账户就可以申购,申购完成后需要摇号抽签,中签后在缴款认购,然后才可以进行可转债交易。
一般情况下,可转债打新中签是比较难的,投资者如果中签了,那么需要在交易日的16点之前将认购款项存入到账户中,之后系统会自动扣除认购款,如果账户资金不足,那么会视为投资者放弃新债申购。
可转债的发行面额固定为100元一张,最小交易单位为1手,1手为10张可转债,也就是在不算手续费的情况下,交易一手可转债最低要1000元。
可转债从发行申购到上市,通常需用2周-4周左右的时间,当可转债上市后,投资人就可以自由卖出了。
一般情况下,新债价格在上市首日会有所上涨,所以不少投资者会选择在可转债上市当天就将自己手中的可转债卖出,从而赚取收益。
虽然可转债在上市后也存在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存在价格下跌的可能,如果对于可转债未来走势没有一定判断,选择在上市首日卖出是比较保险的方式。
此回答由康波财经提供,康波财经专注于财经热点事件解读、财经知识科普,奉守专业、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财经内容,用生动多样的方式传递财经价值。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
可转债中签后怎么卖出?
八、可转债有价值吗?怎么判断期价值求大神帮助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
在目前国内市场,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转换成公司股票的债券。
可转债具有债权和期权的双重属性,其持有人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获取公司还本付息;
也可以选择在约定的时间内转换成股票,享受股利分配或资本增值。
所以投资界一般戏称,可转债对投资者而言是保证本金的股票。
基本收益: 当可转债失去转换意义,就作为一种低息债券,它依然有固定的利息收入。
如果实现转换,投资者则会获得出售普通股的收入或获得股息收入。
最大优点: 可转债具备了股票和债券两者的属性,结合了股票的长期增长潜力和债券所具有的安全和收益固定的优势。
此外,可转债比股票还有优先偿还的要求权。
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投资可转债时,要充分注意以下风险: 一、可转债的投资者要承担股价波动的风险。
二、利息损失风险。
当股价下跌到转换价格以下时,可转债投资者被迫转为债券投资者。
因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同等级的普通债券利率,所以会给投资者带来利息损失。
第三、提前赎回的风险。
许多可转债都规定了发行者可以在发行一段时间之后,以某一价格赎回债券。
提前赎回限定了投资者的最高收益率。
最后,强制转换了风险。
投资防略: 当股市形势看好,可转债随二级市场的价格上升到超出其原有的成本价时,投资者可以卖出可转债,直接获取收益;
当股市低迷,可转债和其发行公司的股票价格双双下跌,卖出可转债或将转债变换为股票都不划算时,投资者可选择作为债券获取到期的固定利息。
当股市由弱转强,或发行可转债的公司业绩看好时,预计公司股票价格有较大升高时,投资者可选择将债券按照发行公司规定的转换价格转换为股票。
九、公司可转债上市上涨了卖吗
你好,上市后只要没停牌,交易日都可以卖出的。
不过现在转债大面积破发,还是谨慎申购为好,并且忘了缴款可能会影响你的新股申购。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74176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