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资扩股协议涉及哪几方要缴纳印花税,各方怎么缴纳
新增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的税率是万分之五 ,一次性贴,以后只对增加部分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第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两则”后,其“记载资金的账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改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
第二条规定,企业执行“两则”启用新账簿后,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
根据上述规定,资金账簿印花税应根据“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合计增加的部分金额,计算缴纳印花税。
资本公积的增加额是用贷方发生额来进行比较。

二、认缴制下,注册资金缴纳的印花税按实收资本还是认缴注册资本收取,会计分录的账是怎样的?
1、实收资本是以实际收到的资本金数入账,跟注册资金数暂时无关:借:银行存货 1万贷:实收资本 1万2、注册资金印花税就是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印花税,公司注册资本金不管几次到账,但注册资金印花税都是按祖册资本金一次性缴纳,比如你公司就是52万*0.0005=260元;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次税金在以后追加注册资本金时再按追加额补缴。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 260元贷:银行存款 ;
260万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作为资本投入企业的各种财产,是企业注册登记的法定资本总额的来源,它表明所有者对企业的基本产权关系。
实收资本的构成比例是企业据以向投资者进行利润或股利分配的主要依据。
中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企业的实收资本应当与注册资本一致。
企业实收资本比原注册资本数额增减超过20%时,应持资金使用证明或验资证明,向原登记主管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扩展资料: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1、本科目核算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实收资本。
股份有限公司应将本科目改为“4001股本”科目。
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
2、本科目可按投资者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中外合作经营)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应在本科目设置“已归还投资”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3、实收资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借记“银行存款”、“其他应付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按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
(二)股东大会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中分配的股票股利,应在办理增资手续后,借记“利润分配”科目,贷记本科目。
经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决议,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借记“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可转换公司债券持有人行使转换权利,将其持有的债券转换为股票,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余额,借记“应付债券——可转换公司债券(面值、利息调整)”科目,按其权益成份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股票面值和转换的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如有现金支付不可转换股票,还应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在行权日,按根据实际行权情况确定的金额,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按应计入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金额,贷记本科目。
4、企业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减少注册资本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的,按股票面值和注销股数计算的股票面值总额,借记本科目,按所注销库存股的账面余额,贷记“库存股”科目,按其差额,借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股本溢价不足冲减的,应借记“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应按股票面值总额,贷记“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科目。
5、企业(中外合作经营)根据合同规定在合作期间归还投资者的投资,借记本科目(已归还投资),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同时,借记“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科目,贷记“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科目。
中外合作经营清算,借记本科目、“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已归还投资)、“银行存款”等科目。
6、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实收资本或股本总额。
参考资料:股票百科-实收资本

三、资本增值印花税该如何计提入账?
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的行为所征收的一种税。
因采用在应税凭证上粘贴印花税票作为完税的标志而得名。
印花税的纳税人包括在中国境内书立、领受规定的经济凭证的企业、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军事单位、社会团体、其他单位、个体工商户和其他个人。

四、我企业2022年7月份实收资本增加4300万元,请问现在该怎么去地税缴纳这部分增资的印花税
记载资金的账簿,按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的合计金额万分之五贴花.你们公司在2022年7月份实收资本增加4300万元,寻应缴纳这部分新增资的印花税4300万*0。
05%=21500元。
以前的资本如果已缴纳过印花税的,就不用再缴纳了。

五、增资后如何写分录?
依据增资的银行单据、增资的验资报告为原始凭证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借银行存款,贷记实收资本。
按照增资额计交印花税,税率为0.05%。
,账务处理为:借:管理费用-税金,贷记银行存款。

六、认缴制下,注册资金缴纳的印花税按实收资本还是认缴注册资本收取,会计分录的账是怎样的?
新增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缴纳印花税的税率是万分之五 ,一次性贴,以后只对增加部分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25号)第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两则”后,其“记载资金的账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改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
第二条规定,企业执行“两则”启用新账簿后,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二十四条规定,凡多贴印花税票者,不得申请退税或者抵用。
根据上述规定,资金账簿印花税应根据“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合计增加的部分金额,计算缴纳印花税。
资本公积的增加额是用贷方发生额来进行比较。

七、股东变更交纳的印花税入什么科目
股东变更缴纳的印花税属于财产所有权转移,应当由股东负担

八、增资时的印花税?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的金额交

参考文档
下载:增资后的印花税申报什么科目.pdf《股票戴帽了多久退市》《股票摘帽多久可以恢复》《股票交易最快多久可以卖出》下载:增资后的印花税申报什么科目.doc更多关于《增资后的印花税申报什么科目》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60690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