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房地产公司购买土地产生的印花税如何记账,有什么相关财税规定
这个其实很简单,应该计入管理费用。
有人说,土地属于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准则中明确规定: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以及直接归属于使该项资产达到预定用途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基于这种理解,要将印花税当作相关税费计入成本。
不能不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准则中对于存货的成本计量也有这样的描述: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而《企业会计准则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已经明确规定计入管理费用。
实际工作中,从来没有人想过购销合同的印花税要计入存货采购成本,因为企业会计准则附录明确写了计入管理费用,这种存货购销合同的印花税是常见的业务,不知道为什么涉及到不太常见的业务(如你此提问)时就犯迷糊,认为要计入成本。
供参考
![请问房地产公司购买土地产生的印花税如何记账,有什么相关财税规定](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4e69b56dbfa41c03?HZy9r.jpg)
二、关于绿通,大家都有哪些误区
绿通它只是在过去两年才出现的,它经常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
有些人会将绿通吹的很神齐,其他人会对绿通心生疑虑,而其他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误区。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误区 1:购买保险必须包括绿通 有很多人问过我:我觉得A产品很好,但没有绿通,B产品一般,但提供绿通,这个如何选择?我建议您在购买保险时首先注意保障。
如果你花相同的钱,A产品可以买500,000保额,而B产品只能买40万,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A产品。
我相信额外的100,000块钱也可以让我挂上号、去找医生。
事实上,许多保险公司绿通都在外面采购回来的,而真正为我们服务的是第三方公司。
我相信随着市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会有绿通的需求,越来越多的绿通服务可以单独购买。
 ;
误区 2:有绿通就一定能约到医院 每个人生病了都想快速得到医疗,但如果你认为有绿通,你不必排队,我感觉太乐观了。
全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人均医疗资源少,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医院某部门的病房目前已满,即使保险公司想帮助我们预约,我们也只能排队占个位置。
作为免费服务,绿通一般不会写入合同条款。
我还通过电话咨询了多家公司,很多客服并不清楚预约的及时性标准和一些具体细节。
所以,有绿通非常好,但绿通不是灵丹妙药,所以大家平常心看待就好。
误区 3:有绿通就可以免费就医 虽然保险公司会帮我们预约,但医疗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仍需由我们自己支付。
绿通医疗不等于免费医疗。
当然,如果治疗费用属于在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内,那是可以报销的。
如果我们购买重病保险,理赔金也可以免费使用,无论是医疗费还是生活费都可以支付。
最后,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的朋友,大多数都没有考虑过医疗问题。
但是当你病重时,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对医疗资源的渴望是一样的。
如何快速找到合适的医院进行治疗,如何预约权威专家治疗,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就医绿通虽然不完美,但多一种方式,会有更多的希望。
无论黑猫还是白猫,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所以说,大家对绿通服务不要神化了,但是不可否定的是绿通服务确实给大家带了一定的帮助,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
![关于绿通,大家都有哪些误区](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1210b16d2a19015b?1gl6H.jpg)
三、印花税涉税问题有哪些
纳税人在印花税纳税中存在许多涉税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一下常见的涉税问题及注意事项。
1.财产租赁合同涉税问题:房产租赁合同未贴花。
许多纳税人承租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房产,但在签订合同时却未按规定贴花,从而造成少缴印花税。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租赁房屋、船舶、飞机、机动车辆、机 械、器具、设备等,应按租赁金额千分之一贴花。
注意事项:(1)财产租赁合同印花税,其税额不足1元的,应按1元贴花。
(2)有些财产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期限为多个年度或月份,应就租赁期合同总金额在签订合同时一次性贴花,而不应分期贴花。
例如,某租赁合同约定租赁房产,租期为5年,每年租金30000元,应在签订时贴花30000×5×1‰=150(元)。
2.财产保险合同涉税问题:汽车保险单未贴花。
当前许多纳税人拥有汽车,而一般汽车每年办理交强险和商业险,并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单。
《国家税务局关于印花税若干具体问题的规定》(国税地字〔1988〕25号)规定,对货物运输、仓储保管、财产保险、银行借款等,办理一项业务既书立合同,又开立单据的,只就合同贴花;
凡不书立合同,只开立单据,以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应按照规定贴花。
因此,纳税人应对签订的合同性质的保险单按规定贴花。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财产、责任、保证、信用等保险合同要按保险费收入千分之一贴花。
注意事项:汽车保险单贴花,计税依据是保险费金额,千万不能将保险公司代收代缴的车船税计入保险费。
例如,某纳税人一辆汽车交强险保单总金额为1310元,其中车船税为360元,交强险为950元;
商业险金额为4250元。
则纳税人应贴花(950+4250)×1‰=5.2(元)。
3.借款合同涉税问题:向银行借款的合同或借据未贴花。
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应按照借款金额万分之零点五贴花,单据作为合同使用的,按合同贴花。
注意事项:(1)小微企业暂不贴花。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22〕105号)规定,自2022年11月1日起至2022年10月31日止,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2)纳税人向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借款,其相应的合同或单据不贴花。
(3)对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特殊形式借款合同的贴花,应按《国家税务局关于对借款合同贴花问题的具体规定》(国税地字〔1988〕30号)执行。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涉税问题:总分包合同按差额贴花。
建筑业企业在承包工程后,经常将部分工程对外分包,这就需要再与分包方签订合同。
这时,总包方既要与发包方签订合同,又与分包方签订合同,在计算总包合同印花税时,是按减除分包合同后的金额作为依据,还是按合同总额计算,往往容易犯错误。
注意事项: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包括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
不管是总包、分包还是转包,每次计算印花税时,都应该按照签订合同的总额作为计税依据,按合同总金额的万分之三计算,并且每次参与签订合同的双方,都应缴纳相应的印花税。
此外,有些小型装修企业及个体户,在接到分包工程时,往往都容易疏忽缴纳印花税,认为总包方已缴纳过印花税。
其实,不管分包多少次,只要签订合同,双方每次都应按合同总额申报缴纳印花税。
![印花税涉税问题有哪些](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aa4b260f3fdd0ed6?37qHx.jpg)
四、儿童感冒用药误区都有哪些?
目前,我国感冒药尚未大规模进入超市开架销售,而是由医院和药店管理。
建议家长正确看待使用感冒药引起不良反应这个问题,避开误区: 2岁以下婴幼儿 大部分感冒药没有2岁以下儿童服用的推荐剂量,在药物上市前的研究中也缺乏这部分人群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所以原则上不用。
家长决不能擅自购买,随意给儿童服用。
2~6岁儿童 2~6岁儿童使用感冒药也需谨慎,只有在有明确的确认剂量前提下,才可以作为非处方药使用。
不提倡使用成人感冒药代替。
建议家长在使用感冒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严格遵照推荐剂量服用。
如果对感冒药服用方法存在疑问,最好及时咨询医生或药师。
使用感冒药 须“3防” 1.防误服,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自行取到的地方、药物的包装应该是儿童无法自行开启的。
2.防剂量过大使用,服用药物的量杯刻度必须准确。
3.防不同品牌、相同成分的感冒药重复使用。
![儿童感冒用药误区都有哪些?](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eeaad265a32d26cb?sKXLk.jpg)
五、儿童感冒用药误区都有哪些6?
儿童感冒,这是每个孩子成长中必须经历而且可能反复经历的。
然而, 孩子的感冒不能像大人般不吃药光喝水就能痊愈。
专家称:孩子感冒发热是“任 何一个合格的临床医生都绝对不敢怠慢的问题”,因为稍不小心就可能酿成严重 并发症。
小南是个8岁的小男孩,几天前夜里不慎受凉发烧,高烧到39℃而且不停 咳嗽,原来红润的小脸一下变得萎黄,病容明显。
小南妈妈是老广州,多年来笃 信中药对孩子副作用小,一直喂他吃中药,谁知随着时间推移,烧迟迟退不下来 ,最后家人才送他到医院看急诊。
医生听出其肺部有杂音且咳嗽剧烈,估计可能 患小儿肺炎,将他收入院观察,最后确诊为感冒引起的肺炎。
像小南这种由于家长错误用药而耽误治疗,导致严重并发症的现象,在 临床屡见不鲜。
“在感冒初期或症状较轻时,确实可以在家里为孩子用中药治疗 ,如小儿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抗病毒口服液、小快克等都是常见家庭感冒用 药。
但孩子一旦出现发热不退,如果仍坚持不去医院、不吃西药,很可能就会延 误病情,严重的还会诱发肺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
西药的确有一定的副作用, 但是西药药理明确,只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而中 药由于药理尚未明确,很多人误认为它没有毒副作用,其实这是错误认识。
” 还有的家长将成人药给孩子用,这也是常见误区。
他指出,由于小儿的 耐受性与成人不同,不但存在剂量上的差别,而且有的药还是小儿禁用的。
“比 如说速效伤风胶囊,主要含有扑尔敏、扑热息痛、咖啡因等。
扑热息痛肝毒性强 ,3岁以下儿童禁用。
还有感冒通,会导致小儿血尿和肾功能损害。
此外,像银翘 片、康必得等也尽量不要给3岁以下孩子使用。
小儿有专门的感冒药,例如像小快 克就是专属儿童的,抗病毒见效快,不添加任何扑尔敏、咖啡因等精神药物,是 可以让家长们放心的药。
当然药量和周期要科学使用。
” 另外,专家特别提醒,当孩子发烧不退的时候,一些性急的父母往往催 促医生换药,甚至直接要求用抗生素。
专家解释,感冒常由病毒引起,使用抗生 素非但不对症,还会诱发细菌的耐药性。
疾病有自然病程,上呼吸道感染往往为 5~7天,发热往往要2~3天才能痊愈。
而且发热高低与疾病的轻重没有必然联系。
所以家长不必过分紧张,应遵从医生判断。
![儿童感冒用药误区都有哪些6?](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3429a1551cc17e9e?itfTy.jpg)
六、补品进补有哪些常见误区
进补的理论是我国中医学积数千年经验所流传下来的丰富的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的健身、保健方法之一,有它的科学理论基础。
但是,你一定要避开一些进补误区才行。
你可能认为吃些保健品、补品一定对健身有好处,殊不知,弄不好,你的身子会越补越虚弱!下面介绍一些药膳误区。
误区一 盲目相信广告 广告中,关于各种补品的神奇、灵验包治百病功效的宣传,往往夸大其词。
保健品不同于食品,也不同于药品。
在国外,对这类保健品称为功能食品,它既不能针对某一种疾病有效,也不能使你在原有健康的基础上更加强壮。
它仅能使你的亚健康状态恢复到正常的健康状态。
误区二 进补等同于养生保健 只有身体出现问题的人才需要进补,营养充足、无病无痛的人,就不必吃补药了。
这好比衣服残破要修补,不残、不短、不破、不洞穿的衣服,无需缝补。
过去许多长寿者,居于深山老林,粗茶淡饭,照样身强体健。
反过来看,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到清代,酷爱进补的短命天子倒不少。
误区三 不辩证进补 即使你身体虚,也不能盲目进补。
身体虚有许多种,每一种虚证,都有针对性的补方补药,不对证,不但无效无益,有时反有副作用。
误区四 用补品代替一日三餐 人体对营养的摄取,主要是靠一日三餐,而绝不能仅仅依靠营养补剂。
《皇帝内经》就明确指出 补品只能用于调养虚弱的体质,机体的营养供给,还得让位于五谷、五果、五畜、五菜等日常生活所必需的饮食。
现代营养学证明,只有一日三餐饮食均衡,才能使你的营养均衡。
误区五 用进补代替锻炼 医学家对人们提出忠告 生命需要运动,只有配以必要的体育锻炼,营养补剂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因为无论是正常营养的摄取,还是营养补品的吸收和利用,都必须依赖于人体健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的功能。
有些人缺乏运动,体质虚弱,胃肠消化功能差,代谢利用率低,吃下了营养补品,也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甚至会因体质虚弱或进补不当而产生副作用或反作用。
误区六 认为补品越贵越有功效 高价补品大多是加了一些价格昂贵的中药材,如龟板、鳖甲、藏红花、虫草等。
然而,没有针对性的用药,一般不会显出特殊效果。
况且,补药中能有几两鳖甲?所以说,药价高低并不完全代表疗效的优劣。
![补品进补有哪些常见误区](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bb5eaa63fd24cba3?Vd4nY.jpg)
参考文档
下载:常见的印花税误区都有哪些.pdf《当股票出现仙人指路后多久会拉升》《买了股票持仓多久可以用》《股票合并后停牌多久》《买股票要多久才能买到》下载:常见的印花税误区都有哪些.doc更多关于《常见的印花税误区都有哪些》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5969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