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案例
1)不符合。
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为获得客户而支付业务介绍费,否则将对客观和公正原则以及专业胜任能力都将产生非常严重和无法防范的不利影响。
(2)不符合。
双方约定的收费方法和基础以鉴证工作结果为条件,属于或有收费。
除非法律或法规允许,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实行或有收费。
(3)不符合。
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聘请专家协助会计与审计以外的其他领域工作。
在不具备会计与审计方面专业胜任能力的情况下,厚信会计师事务所不能承接业务。
(4)不符合。
在客户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不得提供与财务会计系统等相关的内部审计服务。
(5)不符合。
会计师事务所不得向属于公众利益实体的审计客户提供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评估服务。
(6)不符合。
如果审计项目组成员接受审计客户的礼品,将产生非常严重的不利影响,导致没有防范措施能够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二、急求上市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相关案例,拜托
财务风险源于经营风险 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以获取利润最大化为目的。
但是,很多企业稍做大一点,就会违背企业经营效率这个根本,而以简单扩充,以金融化的手段来代替企业经营,大家往往为企业家的远大理想和豪言壮语而激动,却忽视了如何做到、如何保证、如何去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新疆德隆的创始人唐万新给大家画了一条概念链条:并购交易完成——销售额增加——利润增加——股价上涨——价值提升——被并购交易完成。
这个概念看似完美,但却漏了一个环节——价值创造的过程,实质上,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关注的问题。
企业身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就是确保企业在运作过程与保证目标之间找到平衡。
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体现在要保障企业先“活”着,才能“前进”这个基本道理之中。
现金——资产——现金(增值)的循环就是企业经营的过程,企业要维持运转,就必须保持这个循环良性的不断运转。
这个经营的循环,也就有了保障财务风险的六大要求: 第一,安全。
只有安全的、连续的现金流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不能突然中断资金的运作链。
如短期内现金循环不顺,就需要补充现金,这个循环才能完成。
第二,增值。
就是要有增值效应也就是利润,这也体现企业经营的目的。
第三,顺畅。
循环要顺畅,不能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滞留过多资金,造成企业下一步活动没有必要的资金,循环不畅。
第四,速度。
经营循环速度要快捷,加快企业的加工物流和变现,提高资金的周转率。
第五,现金。
一切经营活动都要围绕实现现金利润,如有的企业有账面利润,但无现金分配,都不可称之为收益获得。
这个循环维持的资金链,我们称之为营运资金。
企业做大之后,一般来讲,营运资金规模就会随着经营规模扩充而增大,但营运资金的增长速度快过销售增长的速度,就意味着企业经营效率的下降。
当企业进入多元化投资之后,就有了多项关联度不高的营运资金链,很容易导致营运资金使用效率的下降,直接表现在销售收入增加,应收账款和存货增加,如“德隆系”中的上市公司新疆屯河2001年的状况:主营收入比上年增加3.13亿元,增幅68.97%,净利润却下降了4119万元,净利润率猛然从20.20%下降至6.6%,应收账款增加1.3亿元,增幅为100.12%,存货增加2.45亿元,增幅75.7%。
可见,这种销售的增长是靠牺牲效率换来的,这就相应地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存货变现金的风险、应收账款的风险都直接导致企业现金流的短缺。
实际上,在新经济环境下,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企业的标准,并非规模化而是营运资金归零的企业,这直接要求企业能够缩短整体供应链,在速度上取胜,在变现能力上高出一筹,戴尔就是个成功案例。
戴尔电脑放弃层层经销模式,走直接消费模式并在供应链反应速度上不断创新,从而以高性价比吸引了消费者,从而使得它的产品在7天之内送达消费者手上,要求消费者提前收款,供应商滞后付款,制造组装时间缩短(如制造一台笔记本电脑,只有13个小时),使得自由营运资金占用极低。
采取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经营模式,并做到极致,将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很低,从而在IT业这个经营风险极高的行业里快速成长,短短20年时间,成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供应商。
因此,企业经营的良性循环,营运资本归零是重要的衡量指标,避免企业财务风险的根本,是这个指标的达成。

三、哪些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问题 案例
中小企业年报审计问题案例分析目录: 一、企业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 二、企业会计报表不完善 三、企业净资产出现巨额赤字 四、企业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坏账损失确认 五、应收、预收、应付款项是否可以相抵后列示 六、债转股的处理 七、企业之间相互拆借资金 八、资产评估调账的所得税问题 九、高速公路收费权的处理 十、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划分 十一、对外捐赠资产所得税的处理 十二、企业高估费用 十三、企业藏匿收入 十四、企业不规范的会计处理 十五、企业不知道如何处理的经济活动 十六、资产损失的会计处理与纳税调整 中小企业年报审计问题案例分析内容提要: [案例1] 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3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华兴公司的购进和销售业务的会计处理后附的原始凭证大部分是白条和自制的收付凭证。
注册会计师向华兴公司提出完善会计凭证的建议,华兴公司的会计人员告诉注册会计师,他们也知道会计处理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但由于他们交易的对方多为个体户,大多数交易都是现金交易且没有相关凭证。
他们没有办法索要到合法有效的凭证,只能用白条和自制的收付凭证来支持账务处理。
但他们保证这些经济活动都已经真实发生。
注册会计师对此追查下去,通过检查相关的出入库单、销售(购进)合同、货运凭证以及向交易对方函证,对这些交易的会计处理予以确认。
当项目经理编制审计报告时,他害怕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会有风险,于是,把华兴公司会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的事项放在了意见段后面的强调事项段中。
[讨论与分析] 1.对于被审计单位会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首先,被审计单位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属于被审计单位缺乏会计规范,该风险应当由被审计单位承担。
注册会计师应当明确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纠正,并把被审计单位缺乏会计规范及其纠正建议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其次,针对被审计单位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这一高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应当设计追加审计程序进行测试,以获取更多的佐证政局才能确认。
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获取的证据能够证明交易是真实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把其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的事实、原因以及修正的措施批露的会计报表附注中,同时提请被审计单位注意纳税调整问题,在被审计单位接受注册会计师的披露建议后,注册会计师可以发表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追加审计程序获取的证据证明交易不真实,注册会计师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作相应调整,在把审计单位拒绝调整时,注册会计师考虑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追加审计程序无法实施下去,无法获取相关证据证实或排除该风险,注册会计师只能视同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该案例中注册会计师的处理是否适当? 该案例中,针对被审计单位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这一高风险领域,注册会计师没有听信被审计单位的保证,而是实施追加审计程序以获取证据支持审计结论,这种处理比较谨慎。
但当注册会计师获取相关证据证实交易是真实时,却把被审计单位应当披露的会计责任(会计帐簿记录缺乏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披露在审计报告中,这不仅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风险责任,也混淆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使得报告使用者不知道如何利用审计报告。

四、IPO中的会计问题有哪些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里专门有一节规定了上市的财务与会计条件,见如下条款:第二十八条 发行人资产质量良好,资产负债结构合理,盈利能力较强,现金流量正常。
第二十九条 发行人的内部控制在所有重大方面是有效的,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结论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第三十条 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务报表的编制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了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由注册会计师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第三十一条 发行人编制财务报表应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
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
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应选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十二条 发行人应完整披露关联方关系并按重要性原则恰当披露关联交易。
关联交易价格公允,不存在通过关联交易操纵利润的情形。
第三十三条 发行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人民币3000万元,净利润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为计算依据;
(二)最近3个会计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超过人民币5000万元;
或者最近3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累计超过人民币3亿元;
(三)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3000万元;
(四)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扣除土地使用权、水面养殖权和采矿权等后)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20%;
(五)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弥补亏损。
第三十四条 发行人依法纳税,各项税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发行人的经营成果对税收不存在严重依赖。
第三十五条 发行人不存在重大偿债风险,不存在影响持续经营的担保、诉讼以及仲裁等重大或有事项。
第三十六条 发行人申报文件中不得有下列情形:(一)故意遗漏或虚构交易、事项或者其他重要信息;
(二)滥用会计政策或者会计估计;
(三)操纵、伪造或篡改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者相关凭证。
第三十七条 发行人不得有下列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一)发行人的经营模式、产品或服务的品种结构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二)发行人的行业地位或发行人所处行业的经营环境已经或者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发行人的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三)发行人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或净利润对关联方或者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客户存在重大依赖;
(四)发行人最近1个会计年度的净利润主要来自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收益;
(五)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
(六)其他可能对发行人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形。
注意:其中对业绩要求最核心的是第三十三条第(一)项,但实际上三十三条只是规定了个上市的最低标准,实践中对中小板上市的业绩要求一般都是在上市前一年净利润达到5000元左右。

五、公司上市审计风险有哪些
展开全部常见风险信号从哲学的角度,任何本质都将通过现象表露出来。
同样,在上市公司审计中,任何“非常”行为都会有其外露的迹象,即风险信号。
若CPA能及早察觉,就能缩小审计范围,重点审计疑点、难点,披露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
综合考察近几年上市公司舞弊案例,专家发现常出现如下风险信号,以供审计人员和市场参与者参考。
(一)筹资、投资盲目,并购无规划新上市的公司常利用募集到的资金进行资本运作,用于投资或并购其他企业,以扩大自身经营规模,扩展经营领域。
同行业的横向并购或相关行业的纵向并购,一般能降低成本(生产成本、税负、交易成本等),形成规模效益。
但不相关行业的混合并购往往面临较大风险,若公司对新涉足行业的前景估计不足,其经营行为必然难以顺应市场需求,反而会对自身正常的经营、管理、组织程序产生负面影响,资源被浪费。
涉及的经营领域过大,反而会拖垮原有企业。
有的上市公司不按招股说明书的要求将募集的资金投入使用,而将其托给券商在二级市场买卖股票,以提高投资收益。
这是一种对投资人不负责的行为,若在二级市场深度套牢,投资人将遭受巨大损失。
因此,CPA要关注所筹资金的使用方向、使用效率,考察使用的合理性。
对当年筹资、并购次数较多的上市公司,CPA应关注这些交易的真实性,是否存在利用多次并购交易调节利润的情况,也应意识到自身实力不强的上市公司,若投资范围过广,将面临较大经营风险,CPA则承担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对委托理财事项,则要查阅相关协议资料,了解抵押情况,确定其合法性及可收回性。
(二)股价波动异常企业的经营举措公布后,股市将有提前量的反映,这是对未来的预期,而实施方案后的影响将在后期得以体现。
投资者决策的依据是财务指标和经营成果,这也是上市公司违规造假的直接对象。
“银广厦”通过伪造购销合同、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入、虚构利润达7.45亿元,其中1999年1.78亿元,2000年5.67亿元,使其业绩出现惊人的增长,股价竟上涨了440%.股价变动受外部交易环境和内部经营业绩共同影响,CPA应结合本年度整个证券市场的行情来考察上市公司的股价,防止某些上市公司利用“牛市”来掩饰自身利润的虚增,利用“熊市”来为自身亏损找借口。
同时,应关注股价变动幅度较大时期前后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上市公司极可能利用这些业务粉饰财务数据,操纵股价。
(三)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当新的委托客户对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无合理解释,从某种意义上已对现任CPA予以提醒:该公司很可能存在违规行为。
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可能:1、前任CPA已对该公司管理人员的正直性有很大怀疑,估计有较大风险,退出审计;
2、在重大问题上,CPA与管理当局存在较大分歧;
3、该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问题,CPA考虑不能完成委托要求,拒绝接受委托;
4、在上年度审计报告中,CPA披露了公司的重大财务问题,而本年度经营业绩每况愈下,公司担心前任CPA利用上年度审计信息优势,披露更大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CPA应掌握近三年该公司的审计意见情况,向前任CPA了解相关信息,但这些信息仅作为参考,CPA主要利用自己的专业判断估计风险水平。
(四)利润质量不高孤立地审查利润表或现金流量表,都可能忽视问题所在,利润表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编制,并不能准确反映公司的实际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表按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也不能准确反映当期盈利能力。
因此,要结合两张报表分析,审查盈利质量。
若该公司当年利润较多,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为负,CPA应加倍关注其收入的 来源、构成,考察其真实性。

六、关于审计的案例分析
案例思考:注册会计师究竟是干什么的?审计又是什么?1、注册会计师是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
2、审计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从词义上解释,"审"为审查,"计"为会计账目,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
"审计"一词英文单词为"Audit",被注释为"查账",兼有"旁听"的涵义。
由此可见,早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与会计账目密切相关。

七、哪些上市公司存在会计舞弊行为
云南绿大地,关于存货损失确认的,近年最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

八、谁能给我一个关于审计风险的案例?急!急!!!!
案例:安然审计失败案 一。
案情介绍 安然通过会计创新的手法,设立特殊目的公司进行表外融资和交易安排 虚增业绩并隐瞒负债,最终导致公司破产。
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由销毁帐目而接受司法审查。
二。
本案的失败原因与风险点 (一)事务所经营战略风险 1.激进的创新业务 2.过快的业务扩张 3.新审计模式的迷信 4.商业文化过浓 5.多元业务利益冲突 6.独立性的缺失 7.有限责任经营模式 8.合伙人的道德风险 安然审计失败案的风险在哪里? 三、学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经营理念和方针的批评 1.CPA以盈利为主导,已经堕落为非独立行业 2.为了共同利益而进行联合和垄断,又为了自身利益而恶性竞争;
3.专业服务商品化,过度进行商业化的营销,毫无专业文化品质;
4.管理咨询服务按企业负担能力收费,体现不了价值取向和增值;
5.推销税务筹划,游走于法律边缘,公然向税法挑战;
6.缺乏外部监督机制,行业协会自身的同业评价机制形同虚设,但业界又为了自身利益,以种种理由拒绝政府的监管;
7.薪资结构,头重脚轻,合伙人厚颜无耻地剥夺专业人员创造的财富,导致专业人才流失,专业服务水平下降。
8.规模大不仅无助于独立性的提高,反而成为独立性的障碍。
四。
注册会计师业需要直面的职业风险和挑战 1.商业文化面临专业风险考验 2.合伙文化面临道德风险考验 3.独立性面临冲突业务考验 4.会计准则面临技术创新考验

九、ipo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有哪些
我国的资本市场从无到有,正在迅速壮大。
企业上市后可以获得巨大的好处,如提升公司形象,筹得大量资金,股东个人财产暴增等,使得很多IPO企业不择手段想要上市,实现其“圈钱”的目的。
所以近年来,IPO企业欺诈上市的例子越来越多,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遭遇诉讼的例子也越来越多。
很多IPO企业欺诈上市后,迅速“变脸”,业绩下滑,甚至在上市首日便出现了“破发”现象。
据统计,2022年有349家企业上市,其中有26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7.4%;
2022年有282家企业上市,其中有77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27.3%;
2022年有78家企业上市,其中有16家在上市首日跌破发行价,占比20.5%,以上数据颇为惊人。
自2022年之后,中国的IPO便迎来了一年多的暂停,直至2022年才再度启动。
不难想象,这些首日破发的新股中不乏欺诈上市的企业。
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IPO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结合IPO自身特点分别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其他审计环境三个角度对IPO审计风险进行分析;
第二部分是对IPO审计风险的防范建议,分别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和其他审计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剖析;
第三部分是通过一个综合案例验证前文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第四部分是对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进行总结概括。
总之,我国IPO审计风险是由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降低IPO审计风险也不能仅仅依赖于审计主体,还需要政府、中注协、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和IPO企业本身通力合作,才能打造一个低风险的IPO审计市场。

参考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审计出现问题的案例有哪些.pdf《拍卖股票多久能卖》《买股票要多久才能买到》《股票放多久才能过期》《股票除权除息日多久》下载:上市公司审计出现问题的案例有哪些.doc更多关于《上市公司审计出现问题的案例有哪些》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54373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