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大盘?怎么看股票涨没涨,每天去哪看当天开盘的点数?
假定市场里只有两只股票A和B,在开市的第一天,A的流通数量为10000股,价格为10元。
而B的流通数量只有1000股,价格为20元。
第二天收盘时,A股的价格10.20元,上涨了0.2元,涨幅为2%。
B股的价格为19元,下跌了1元,跌幅为5%。
那么怎样衡量整个市场的总市值与前一天相比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是涨还是跌?如下计算。
第一步:(10.2×10000+19×1000)-(10×10000+20×1000)= 1000(元),这一步计算得出了第二天与第一天相比,包含A股和B股的总体市值变动情况,变动值为+1000元。
第二步:1000÷120000 = 0.08%,这一步是拿变动值除以第一天的基准价格,得到一个涨跌幅度的相对数值为+0.08%。
上面的计算中,A股流通数量是B股的10倍,流通数量10000股,这里的10000称之为权重, 则B股的权重为1000。
流通数量多的股票或者说流通盘大,权重高,对涨跌幅度的贡献值更大,对整体价格变动的影响作用更大。
因此,虽然A股只上涨了0.2元,而B股下跌了1元,但由于A股的权重远高于乙股,因此,整个市场的总体价格受A股的影响更大,仍然是上涨的。
此例中的整体价格的上涨幅度+0.08%就相当于我们股市中的大盘指数上涨了0.08点,用以说明所有参与市场流通的股票的综合价格与前一日综合价格的涨跌幅度与变动情况。
假定第一天指数基数设为100,则次日大盘指数为100.08。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得知,指数受权重大盘股影响更大。
因此,炒股时既要重视大盘又不能惟大盘而操作,因为市场存在一些指数失真的现象,比如大盘股小幅上涨既可让指数变红,而掩盖小盘股下跌出货的真相,或者大盘股哑火,但个股行情却非常火爆。
文章来源:*://*gupiao-blog*/post/42.html

二、股票怎么看涨几点,怎么看跌几点?
你好股票看涨跌非常简单,红色的就是上涨了,而且百分数前边是+号;
绿色的就是下跌了,而且百分数下边是-号。
点数指的是百分比,比如上涨了5%,就是上涨了5个点;
下跌了6.3%,就是下跌了6.3个点。
希望你能理解,望采纳

三、股票点数怎么看?
股票指数,与大盘指数相似,是由现货股票构成的指数,随股票波动而波动。
指数的计算方法很多,一般有单纯平均与加重平均。
选择构成的股票主要考虑一下几点,一是行业的代表企业,二是兼顾行业间的平衡,三是考虑股票的流通量。
例如,在上证指数中,因为工行、中行、招行等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较好(在深圳就是万科、鞍钢等),它们的走势能较好地反映股市的现状,所以,股指就把它们纳入了指数计算。
还是建议你去买本书看看。
“关注4916和4925点,下档关注4840点”指的是当上证指数达到那个点数(4916和4925点)的时候就要小心,大盘可能变向,即向下急跌,但跌到4840点左右会有支撑,也就是停止下跌,展开反弹

四、股票所说的涨跌几点是怎么看的?
就是指沪综指。
比如现在2687.04点。
它是指和昨天的收盘点位的比。

五、怎么看出大盘涨了多少点?如2500点 , 怎么看啊?
短期可能加速反弹 在宏观经济预期转暖以及政策持续推动下,沪综指突破年线后延续了前期的强势特征。
我们认为,由于场外资金入市情绪高涨,大盘短期可能会加速上升。
但由于累计涨幅已经较高,冲高后回落整理恐难避免。
从已公布的经济数据分析,中国经济经过08年以来的持续下滑,有希望随着世界经济的企稳而迎来复苏。
偏暖的经济数据支持了近期股指的持续上涨,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交易活跃,PMI回到5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速持续回升等。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信贷的爆炸性增长为经济复苏提供了强劲支撑。
信贷投放的高增长为实体经济尽快走出谷底提供了“活水”,资金流入重大基建项目、重点工程、十大振兴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后,正在逐渐促进经济活跃与生产恢复。
本周一系列3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市场预期较为乐观,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抬升投资者对经济回暖的乐观情绪,大盘反弹短期仍将延续。
但在继续冲高后,A股市场的压力也将逐渐增加。
首先,尽管最近欧美股市有所反弹,但今年以来的累计跌幅仍然巨大。
相比之下,A股20-22倍的市盈率水平明显高出全球其他市场,继续上涨后的压力将明显增大。
其次,年线作为重要的支撑位和阻力位,跌破和突破都会有反复。
年线是市场共同认可的牛熊分界线,对该线的争夺历来都会非常激烈,或者说市场在此位置产生震荡的可能性很大。
我们预计,两市大盘仍有向年线回抽的可能。
第三,从时间周期看,此轮反弹行情已经运行了近半年时间,指数从1664点到了2532点,最高涨幅超过50%,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上涨幅度,行情都已经进行的比较充分。
随着季报披露拉开序幕,市场不确定预期将明显增加。

六、怎么看股票涨了多少个点
看盘面上的“涨幅”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4624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