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叫股价跌破5日均线
就是连续3天开收盘价在五日均线之下运行,在技术分析中,市场成本原理非常重要,它是趋势产生的基础,市场中的趋势之所以能够维持,是因为市场成本的推动力。
在上升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上升的,下降趋势里,市场的成本是逐渐下移的。
成本的变化导致了趋势的延续。
均线代表了一定时期内的市场平均成本变化。
均线是重要的技术分析基础。
扩展资料在股价突破季线系统后的成交量累积,对于判定个股的上升潜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如果股价突破属于超跌后的自然反弹,由于缺乏外在的上升动力,反 弹幅度越高,上升能量越低,往往以较小的成交量轻松突破季均线压制。
而如果有资金在暗中吸纳,则突破均线后成交量会有突然的放大,可以制造主力出货、 头部显现的假象,表明主力的吸筹工作进行的较为顺利,市场上的筹码大量换手,而这一区域附近的筹码对于主力来说是重要的底部筹码来源,成交量越大,主力底部吸筹越充分,拉升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均线理论
![什么叫股价跌破5日均线](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77af3d05878c54d4?4t8Ya.jpg)
二、炒股票做短线一般要几天才能卖出?
无论短中线,做股票都是T+1 今天买明天卖,最低也是今天交易时间买了,明天早上9.30开盘就能卖。
股票短线卖出原则与短线技巧:(仅供参考):(l)一定不要受自己买人成本的盈亏影响,应该根据大盘政策消息、涨跌的节拍规律以及涨跌的幅度等信息综合判断。
如果是该下跌了.则无论是赔是赚一定要无条件地出局。
(2)主动卖出点:你买的股票已经有了一定的涨幅(3%-30%).并且感觉该股已经出现_上涨乏力现象,且量能不能持续放大,缺乏上攻动能.这时应考虑逢高卖出了。
(3)连续3-5天的中阳线.一且上涨无力,则应果断出局。
(4)拒绝中阴线和大阴线的出现,一旦出现,马上卖出。
(5)觉得大盘明天又要向下调整了,应卖出暂时回避。
(6)阴线吃掉原来阳线的1/3.则考虑随时要卖出.吃掉一半则卖出。
(7)破5日线卖.破10日线更得卖.破5周均线必须卖。
(8)利空的突然出现,要在第一时间卖出。
(9)买进后感觉受骗上当,则立即逢高出局。
(10)破强支撑线,立即卖出。
(11) 30日均线拐头向F,全部清仓出局。
(12)股票卖出之后应当休息2-3天,然后等待大涨的个股。
![炒股票做短线一般要几天才能卖出?](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e637ec1c35e9cc10?koQbD.jpg)
三、什么叫有效跌破5日均线?
远离越多越不能卖!意味着价格越涨越快。
拐头卖合适点,不然很容易放跑连续拉升的波段了。
当然你在熊市里偷吃,就另当别论了。
![什么叫有效跌破5日均线?](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d2ad736141a7531b?vRCBd.jpg)
四、跌破五日均线抛多少
跌破5日均线,是不是应该抛,抛多少,要看股票的态势。
1. 如果之前是沿着5日线上升的,那么跌破5日全抛,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一定涨幅的个股。
2. 如果沿10线上升,跌破5日均线不抛,跌破10日均线全抛,尤其是那些已经有一定涨幅的个股。
3. 如果沿20.30日线上升在乘离高位离场(这点对综合水平要求较高)或者跌破5日均线减仓1/3,跌破10均线再减仓1/3,如果企稳开始反弹,到20.30日均线附近在盘中低点加仓1/3,反弹到10日线再加仓1/3,反弹到5日线是否减仓整体视前期涨幅和历史高点而定,如果前期涨幅较多或有历史对称高点,则向上突破5日均线后减仓1/2,剩余1/2考虑在适当位置止盈或没有上涨考虑止损离场。
对于沿20.30日上升又回挡但没有企稳反弹的,按每次1/3的比例逐步退出,如果形势走坏,斩仓。
4. 至于60.120.250均线是否再重新介入,视个股跌幅,概念题材的市场环境,整个股票市场当时环境,以及个股历史走势分析等决定是否参与。
5. 区分牛市熊市,牛市可以激进点,熊市宁可错过,也不要伸手。
6. 跌破抛出要果断,尤其在熊市,哪怕你卖在了最低点,你也养成一个好习惯好心态,最重要是稳固了自己的操作模式。
7. 因为下跌容易上涨难。
所以,介入的位置很重要,但在上升的过程中,止盈比止损更要贯彻,当然如果买入就是个错误,确定预期的下跌自己不能承受,离场,即使这次离场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
8. 兼顾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坚持做大概率走势。
9. 再好的方法,也没有好的模式重要,而且要适合自己,不要期望每次交易都是成功,只要你不是大失败,坚持自己的模式交易终究会成功。
比如10次交易你有4次较小的失败,用剩下的5次对这4次失败进行修补,取得1次大的成功,复利魅力,终究会取得比较好的结局。
![跌破五日均线抛多少](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701a50caf3de0fcb?l4pCK.jpg)
五、股票里面的跌破五日线,跌破十日线。是怎么理解的?最好有图解。
意思是股票的价格降低到5日线,10日线以下了 移动平均线,Moving Average,简称MA,原本的意思是移动平均,由于我们将其制作成线形,所以一般称之为移动平均线,简称均线。
它是将某一段时间的收盘价之和除以该周期。
比如日线MA5指5天内的收盘价除以5 。
移动平均线是由著名的美国投资专家Joseph E.Granville(葛兰碧,又译为格兰威尔)于20世纪中期提出来的。
均线理论是当今应用最普遍的技术指标之一,它帮助交易者确认现有趋势、判断将出现的趋势、发现过度延生即将反转的趋势。
移动平均线常用线有5天、10天、30天、60天、120天和240天的指标。
其中,5天和10天的短期移动平均线。
是短线操作的参照指标,称做日均线指标;
30天和60天的是中期均线指标,称做季均线指标;
120天、240天的是长期均线指标,称做年均线指标。
对移动平均线的考查一般从几个方面进行。
股民朋友在选股的时候可以把移动平均线做为一个参考指标,移动平均线能够反应出价格趋势走向,所谓移动平均线就是把某段时间的股价加以平均,再依据这个平均值作出平均线图像.股民朋友可以将日K线图和平均线放在同一张图里分析,这样非常直观明了。
![股票里面的跌破五日线,跌破十日线。是怎么理解的?最好有图解。](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d2ad736141a7531b?FP6Sg.jpg)
六、股票跌破三十日线
现在股价已到60日线了,明天开盘如果站稳60日线并向上反弹,就暂时不卖,如果继续跌就卖掉。
![股票跌破三十日线](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308a3ba816fc278f?OjLbR.jpg)
七、股票大盘在几均线以下坚决卖出呢?20?30?还是60呢?凭你们的经验。
均线指标实际上是移动平均线指标的简称。
移动平均线运用法则: 1、上升行情初期,短期移动平均线从下向上突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黄金交叉。
预示股价将上涨:5日均线上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
10日均线上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黄金交叉。
2、当短期移动平均线向下跌破中长期移动平均线形成的交叉叫做死亡交叉。
预示股价将下跌。
5日均线下穿1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
10日均线下穿30日均线形成的交叉均为死亡交叉。
3、在上升行情进入稳定期,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从上而下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上方移动,称为多头排列。
预示股价将大幅上涨。
4、在下跌行情中,5日、10日、30日移动平均线自下而上依次顺序排列,向右下方移动,称为空头排列,预示股价将大幅下跌。
5、在上升行情中股价位于移动平均线之上,走多头排列的均线可视为多方的防线;
当股价回档至移动平均线附近,各条移动平均线依次产生支撑力量,买盘入场推动股价再度上升,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涨作用。
6、在下跌行情中,股价在移动平均线的下方,呈空头排列的移动平均线可以视为空方的防线,当股价反弹到移动平均线附近时,便会遇到阻力,卖盘涌出,促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就是移动平均线的助跌作用。
7、移动平均线由上升转为下降出现最高点,和由下降转为上升出现最低点时,是移动平均线的转折点。
预示股价走势将发生反转。
详细的你可以看下《日本蜡烛图》系统的去学习,同时再用个模拟软件去实践,这样可以快速有效的掌握知识,目前的牛股宝模拟还不错,里面的各项指标都有详细说明如何运用,在什么样的形态下表示什么意思,操作起来要方便很多,可以试试,祝投资愉快!
![股票大盘在几均线以下坚决卖出呢?20?30?还是60呢?凭你们的经验。](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51e5a98f74518640?7egtl.jpg)
八、股票站上什么趋势线买进,跌破什么趋势线卖出
这个得看你的持股周期。
如果你是短线操作的话,那你就看那些短一些的均线,比如5日线、10日线,更极端一点的看60分钟线、30分钟线都行,只要你觉得习惯就好。
如果长线操作的话,那最好看周线、月线、半年线、年线这些。
![股票站上什么趋势线买进,跌破什么趋势线卖出](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0511cf31d42df2be?jesfy.jpg)
参考文档
下载:一般股票跌破多少日线卖.pdf《股票上市一般多久解禁》《股票改名st会停牌多久》《股票账户重置密码多久生效》《股票除权除息日多久》《股票除权除息日多久》下载:一般股票跌破多少日线卖.doc更多关于《一般股票跌破多少日线卖》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45034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