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业板一开,壳就不值钱了 是吗?
创业板与壳两回事,创业板风险更大。
![创业板一开,壳就不值钱了 是吗?](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e432b262b0b0e8ae?WQZu7.jpg)
二、股民网上新股申购属于股票一级市场上的交易吗
中国股市分为三个市场 机构每每用大资金进行抽签决定怎样分钱的市场就是一级市场 散户一直在孜孜不倦追求解套的市场就叫二级市场 (又想圈钱又不能满足正股上市要求的,已创业了十几年还在创业的公司,为了解决其免费融资问题,在二级市场里再设一创业板) 公司被掏空后只剩个壳还有一堆白骨的市场就是三板市场 股民网上新股申购属于一级市场。
一元一股的一元是股票发行的面值,A股的发行面值都是一元每股,但紫金矿业是一个例外采取了0.1元每股面值发行。
券商以承销或包销的方式帮助该上市公司把股票卖给投资者,券商多少钱拿到股票要看该股的发行价。
![股民网上新股申购属于股票一级市场上的交易吗](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b060124c967fe461?eARnY.jpg)
三、哪位可以解释香港公司,在BVI设子公司,再通过子
可以。
但是子公司的银行开户会比较麻烦。
有业务开户审核,资金到款都不太方便,所以意义不大。
一般都是香港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再开bvi做控股。
况且bvi公司的维护费用较香港公司高。
![哪位可以解释香港公司,在BVI设子公司,再通过子](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262217c051b49bd3?3OMWq.jpg)
四、假如一个散户有一千亿美元,那么他在二级市场买进多少股票后,就可以把某上市公司变成自己家的了。
哈哈 你的想法实在太可爱了 任何一个股东 只要持股超过上市公司当前份额的50%基本就可以决定那家上市公司的所有重大事件了 因为召开的股东会的发言权就是根据所持股份的比率而定的 所以如果一个人持股超过50%就算另外所有股东都投反对票都不起作用了 如果想要把公司越大成分的属于自己 唯一办法就是增持该公司股票 直到全部属于你 祝愿你早日完成自己的梦想 到时候你找我去帮你当总经理我也不会介意 嘿嘿
![假如一个散户有一千亿美元,那么他在二级市场买进多少股票后,就可以把某上市公司变成自己家的了。](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d1ad137c26451d2?bGyWM.jpg)
五、股民网上新股申购属于股票一级市场上的交易吗
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 A 股市场虽有一些开放创新之举,但至今在发展理念、监管手段、法规修订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我国 A 股实行审核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要经过材料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十多道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及证券公司、律师机构、财务会计等中介机构参与。
国内上市较为复杂的上市审核程序让准备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进而造成了中企在国内上市所付出的上市成本也非常高。
且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仍较低,加上监管层对发行人的盈利性、成长性及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对 IPO 定价及 IPO 节奏的干预,导致了不少中企转道海外上市。
就趋势而言,尽管新股发行一直在朝市场化方向前进,但不少痼疾一直难以祛除:在优质公司被拒之门外的同时,一些公司将上市当作圈钱和套现的机会;
放开新股定价却带来严重“三高”问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和超募资金高),“看得见的手”如何发挥作用左右为难;
一边是苦苦等待上市的企业排着“长队”,另一边又是新股被市场“哄抢”,中签率极低,上市即被爆炒;
企业上市要过重重难关,却不时有欺诈发行案例出现,有些公司上市不久业绩即变脸,业绩再差,“壳”也能卖出好价;
新股发行几度“开闸”和“关闸”,对二级市场运行形成很大干扰。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创业板上市审核标准重持续盈利,新兴产业境内融资门槛偏高。
持续盈利能力是决定发行人能否登陆A股市场的重要标准,也是创业型公司的最大障碍。
如对于拟在创业板 IPO 的公司来说,其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等。
这些审核标准过分强调成长性,并不科学,现行证券法规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此外,国内结汇、变现渠道不畅,海外 PE“裹挟”企业出走。
海外上市企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差异造成的,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从创业融资到上市的全程中,海外 PE 等投融资中介的介入机制更成熟,本土创投资本扶持不足。
目前,我国本土私募发展进入洗牌期,之前由于疯狂发展,形成“全民 PE”,且无视投资本质,大肆哄抬价格,使一些真正有高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没有得到扶持,转而出走海外。
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有什么影响?大量企业纷纷海外上市,负面效应已有显现。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使境内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本土资本市场的根基稳固。
近几年,A 股市场表现不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结构过于偏重金融、地产、石油、石化、周期、消费等传统型行业。
这些行业正经历转型之痛,业绩表现难有亮色,也给股市带来沉重压力。
从投资者角度看,国内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来自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但国内投资者却无法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果实。
以腾讯控股为例,这家公司近 5 年市值增长 10 倍,目前总市值逾万亿港元,一家企业就相当于半个深圳创业板的市值。
如此丰厚的收益,却与广大A股投资者无缘,令人叹息。
![股民网上新股申购属于股票一级市场上的交易吗](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855c7903abeaa320?jCazN.jpg)
六、初级炒股需要必备哪些要素?
需要五要素:一是开户,持有证劵、资金账户。
二是准备一定数量的资金。
三是初步掌握一些股票基本知识。
四是了解一些当前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五是准备好炒股工具,掌握其软件使用方法。
![初级炒股需要必备哪些要素?](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d0171eb77e865447?j87QE.jpg)
七、如果退市率提升,我们仍需注意哪些退市风险?
谈及退市问题,在A股市场中似乎仍未找到更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从这些年来,A股退市率始终保持较为低迷的水平,但在此期间,借壳上市、并购重组的现象也经常上演,或多或少优化了市场的资源,但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部分亏损上市公司长期占据市场资源的现象。
提升股市退市率,投资者第一感觉就想到了强制退市率的提升。
实际上,这些年来,因欺诈发行、信披违法而遭到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略有增多,但相比于每一年的股市上市率,实际上多年来的股市退市数量也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事实上,除了强制退市以及因财务指标触及退市风险的情况之外,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退市风险,而这仍需要值得投资者去多加注意的。
其中,在A股市场中,投资者往往热衷于追逐低价股,尤其是价格越低的股票越容易受到市场的青睐。
纵观这些年来,低于3元乃至低于2元的股票,往往可以获得较为活跃的投资交易量,究其原因,还是或多或少离不开散户抄底的热情。
然而,从实际情况下,按照规则,如果上市公司收盘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每股面值,那么就可能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A股市场绝大多数的上市公司,每股面值基本上处于1元的水平,而当股价有效跌破1元,且没有及时重返1元价格之上,那么1元下方逗留时间越长,越具有终止上市交易的风险。
再者,股票成交量过低,仍然会是股票退市的风险之一。
按照相关规则,对于不同交易市场,会对上市公司的成交量要求有所不同。
其中,对于主板市场,如果连续120个交易日累计成交量低于500万股,那么会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至于中小板市场,则在相同交易时间内,剔除全天停牌等因素,累计成交量低于300万股,则会触及终止上市的风险。
此外,创业板市场的要求则是累计成交量低于100万股的水平。
由此可见,股票成交量过低,仍然会是股票退市的风险之一。
除此以外,对于上市公司股东数量变化情况,仍需要值得投资者关注。
或许,在实际情况下,投资者更注重近年来上市公司股东户数的增减,并由此感受到上市公司筹码的集中与分散程度。
然而,从实际操作中,根据不同的交易市场,如果上市公司股东数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规定的最低户数,那么也会存在终止上市的风险。
其中,以主板市场为例,股东数量连续20个交易日内,且每日均低于2000人,就会触及终止上市交易的风险。
由此可见,对于投资者来说,不仅需要警惕因欺诈发行、信披违法而触及强制退市的风险,而且也需要警惕因财务指标持续不达标而触及暂停上市乃至终止上市的风险。
与此同时,更需要回避一些我们平常容易忽略的退市问题,如股票价格连续跌破面值的问题、股票成交量连续低于规定数量的问题以及股东户数持续低于规定下限的问题等。
不过,从实际情况下,虽然A股市场设置的退市条件不少,但可操作的空间仍然较大,而对于触及上述退市条件的上市公司而言,往往可以通过回购股份、释放利好刺激股价等目的完成摆脱退市的任务。
至于触及财务指标而濒临退市的现象,则仍然可以通过灵活的会计手段乃至地方的财政补贴等方式来完成扭亏保壳的需求等。
但,由此一来,却大大降低了A股市场潜在的退市数量,而要想从本质上提升股市退市率,仍需要有更多针对性的配套措施出炉,并制定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方案,不能够让股市退市率的提升而损害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
![如果退市率提升,我们仍需注意哪些退市风险?](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efa23b4dffcc640f?8EqBA.jpg)
八、留住战略性上市资源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与美国资本市场相比,中国 A 股市场虽有一些开放创新之举,但至今在发展理念、监管手段、法规修订等方面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
我国 A 股实行审核制,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要经过材料受理、反馈会、见面会、问核、预先披露、初审会、发审会、封卷、会后事项审核、核准发行等十多道主要环节,分别由不同处室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以及证券公司、律师机构、财务会计等中介机构参与。
国内上市较为复杂的上市审核程序让准备在国内上市的企业排队等待时间过长,进而造成了中企在国内上市所付出的上市成本也非常高。
且中国股市的市场化、法制化程度仍较低,加上监管层对发行人的盈利性、成长性及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判断,对 IPO 定价及 IPO 节奏的干预,导致了不少中企转道海外上市。
就趋势而言,尽管新股发行一直在朝市场化方向前进,但不少痼疾一直难以祛除:在优质公司被拒之门外的同时,一些公司将上市当作圈钱和套现的机会;
放开新股定价却带来严重“三高”问题(发行市盈率高、发行价高和超募资金高),“看得见的手”如何发挥作用左右为难;
一边是苦苦等待上市的企业排着“长队”,另一边又是新股被市场“哄抢”,中签率极低,上市即被爆炒;
企业上市要过重重难关,却不时有欺诈发行案例出现,有些公司上市不久业绩即变脸,业绩再差,“壳”也能卖出好价;
新股发行几度“开闸”和“关闸”,对二级市场运行形成很大干扰。
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创业板上市审核标准重持续盈利,新兴产业境内融资门槛偏高。
持续盈利能力是决定发行人能否登陆A股市场的重要标准,也是创业型公司的最大障碍。
如对于拟在创业板 IPO 的公司来说,其在报告期内财务指标必须符合成长性要求,“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最近两年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且持续增长”等。
这些审核标准过分强调成长性,并不科学,现行证券法规没有与时俱进地进行修订和完善。
此外,国内结汇、变现渠道不畅,海外 PE“裹挟”企业出走。
海外上市企业集中在高科技行业,这不仅是资本市场差异造成的,其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从创业融资到上市的全程中,海外 PE 等投融资中介的介入机制更成熟,本土创投资本扶持不足。
目前,我国本土私募发展进入洗牌期,之前由于疯狂发展,形成“全民 PE”,且无视投资本质,大肆哄抬价格,使一些真正有高成长性的创业型企业没有得到扶持,转而出走海外。
优质上市资源流失有什么影响?大量企业纷纷海外上市,负面效应已有显现。
从市场发展角度看,我国潜在上市公司资源不断流失,使境内市场的吸引力下降,不利于本土资本市场的根基稳固。
近几年,A 股市场表现不如人意,一个重要原因是上市公司结构过于偏重金融、地产、石油、石化、周期、消费等传统型行业。
这些行业正经历转型之痛,业绩表现难有亮色,也给股市带来沉重压力。
从投资者角度看,国内高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的成长,来自国内广大消费者的支持,但国内投资者却无法分享这些企业成长的果实。
以腾讯控股为例,这家公司近 5 年市值增长 10 倍,目前总市值逾万亿港元,一家企业就相当于半个深圳创业板的市值。
如此丰厚的收益,却与广大A股投资者无缘,令人叹息。
![留住战略性上市资源的具体措施是什么?](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51950bca4678d572?pnyKa.jpg)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3847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