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如何完善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全面预算控制全面预算控制涵盖企业活动的全过程,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企业人、才、物等各项资源落实经营战略方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反映企业在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标志。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三十三条规定要求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各责任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职责权限,规范预算的编制、审定、下达和执行程序,强化预算约束。
1.明确责任:成立预算委员会,企业负责人为预算责任人;
全面预算方案上报董事会审批;
全面预算方案审批后,各单位(利润中心)、部门(成本中心)具体负责执行和控制,财务部门负责监控和反馈,预算管理委员会在经过授权批准情况下对预算进行调整,企业负责人负责总指挥和总协调。
2.预算统筹图:明确预算编制时间、预算上报时间、预算审核审批时间、预算调节时间和预算执行结果信息反馈时间;
全面预算采取自上而下下达指标和自下而上上报方案两种方法相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在季度终了进行预算调节。
3.明确权限:在预算额度内,各单位(利润中心)、各部门(成本中心)具有管理主动权,但应当按照企业内部相关的管理流程进行运作,而不是任由个人行使权利。
运营分析控制运营分析控制是通过企业营销、生产、仓储、运输、融投资等运营活动的信息加以分析,查找发现偏离目标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通过业务统计分析模型的设计及运用,定期编制各类分析报告,供高层决策参考,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及运营模块的日常管理,做好行业相关信息分析、汇总。
绩效考评控制绩效考评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企业或其分(子)公司一定经营期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经营者业绩等进行定量与定性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绩效考评作为一个反馈控制手段在内部控制中作用显著。
以人为本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内部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的业绩进行定期考核和客观评价,将考评结果作为确定员工薪酬以及职务晋升、评优、降级、调岗、辞退等的依据,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
总之,建立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创建现代企业的根基,是有效控制财务各类风险的防火墙,是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客观要求和可靠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维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使企业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企业如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下: 1、公司治理规范必须对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提出基本要求 内部控制系统是由代理人设计的,充分体现了管理者的管理意志和管理意图,而代理人的目标函数与委托人的目标函数是不一致的。
为保证多级委托代理链组成的公司运行能够维护所有股东的平等地位和权利,承担对股东的诚信义务,公司治理规范中必须提出对内部控制构建的基本要求,从而保证内部控制目标与公司治理目标的高度一致性。
2、加强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首先,加强公司治理,完善董事会构建机制。
完善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关键是要明确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责、权、利的划分,使之相互独立、相互制衡。
将董事会建立成真正独立行使权利和承担责任的机构。
其次,提高董事会的独立性,,提高独立董事大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
此外,董事长与总经理两权分离,杜绝董事会和总经理人员重叠。
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分离,才能为董事会成为内部控制框架的制定者、监督者和最高执行者作保证,发挥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
3、将监事会做实,从公司治理机制设计上为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保驾护航 内部控制框架的五大要素之一是“监督与纠偏”,在“控制环境”这一要素中,也要求建立与内控相应的监督机构。
在以董事会为核心的内部控制框架中,董事会下包括审计委员会在内的专业委员会的建立以及经理层下属的审计部在对内部控制制度运行过程的监督和效果评价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但是,监事会对处于内部控制核心地位的董事会的监督却长期弱化。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监事会功能的强化,基本思路是在监事会成员中引入利益相关者,并做好独立董事与监事之间的功能区分与协调。
4、加强预算控制、推进全面预算管理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企业应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融合新的管理思想与模式的预算管理: 一是全面预算管理要与企业战略结合。
在战略预算的基础上制定年度预算,然后分解预算目标到各责任主体,实施预算并监督预算的执行,最后进行预算考评并以此制定薪酬计划。
二是重构组织结构。
以层级为导向分为战略层、经营层、作业层。
三是建立预算决策机构,即在董事会下设预算管理委员会。
此外制定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编制程序、修改预算的方法、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方法等。
5、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无论是内部控制还是公司治理结构都非常重视激励与约束机制。
要使公司的内部组织、岗位乃至整体的行为及其结果始终保持与公司的目标一致,就必须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方法: 一是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
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只有对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评价以后,才能根据企业业绩的好坏进行奖惩。
二是科学的目标管理。
组织全体员工分别参加有关工作目标的制定,并将公司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员工,尤其是让其参与公司长远目标的制定,这样有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实现公司的目标。

三、浅谈如何完善上市公司财务内部控制体系
一、强化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企业文化氛围 在强化对内控和操作风险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的同时,项目小组对原有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内容融入其中,使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仅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并且成为衡量部门绩效的成本因素,直接影响部门的经营效益考核结果,进而形成管理者和员工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督和事后考核,已经将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深入贯彻到每名员工,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文化氛围。
 ;
 ;
二、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和岗责体系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而科学的岗位职责设计能够确保每名员工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上的明确分工,进而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保证分工的有力执行。
项目小组结合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最佳实践对自身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对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设计。
三、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是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锦州市商业银行通过完善各部门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来降低和防范操作风险,将系统、标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各类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建立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四、论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由于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地域等方面的不同,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此,企业首先应确定内部管理体制和目标,包括管理模式、内部核算体系、机构设置及职能划分等,以明确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方向。
内部控制管理体制一经确定,应在一段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整个体系的稳定性。
其次,应根据企业内部管理体制,明确规定企业各级机构的职责和具体岗位的职责,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起草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体系。
具体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以本公司为例: 第一层次,是在企业经营管理、施工管理、后勤管理等过程中融入相互牵制、相互制约的制度,建立以防为主的事前控制体系。
公司员工从事相关业务时必须明确业务处理权限和应承担的责任。
对一般的业务或直接接触客户的业务,均要按公司的制度、规定经过复核对重要的业务或超常规的业务要有明确的处理流程甚至双签制度,禁止一个人独立处理业务。
第二层次,是在常规的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对企业各个岗位、各项业务进行周期性的核查,建立以堵为主的事中控制。
这一控制体系的有效运行依赖于财务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称职的工作能力,并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人和相关责任人。
第三层次,是以已有的稽核、内部审核、纪律检查部门为基础对有关业务和会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建立以查为主的事后控制。
通过以上三个层次构筑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进行“访、堵、查”的监督控制,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五、如何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措施
1、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遵循会计法规的相关规定,在会计工作的机构与岗位方面进行合理设置,在职责与权限的上面进行合理划分,做到账务分开管理,使得掌管资金的人员,掌管物资人员,掌管账目的人员,三者间形成相互约束的关系。
通过这种具有“分权”特质内控制度的建立,让业务经办人员达到相互监督的效果。
2、正确把握授权的度作为管理阶层,在经营决策上面要做到独特和权威,在经济行为上需做到廉洁及带来效益。
权利的量度界定在授权当中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为此,需用心遵照现代制度之规定,将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建立起来。

六、如何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一、强化内部控制和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建立良好的风险控制企业文化氛围 在强化对内控和操作风险理念的宣传与培训工作的同时,项目小组对原有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进行了重新设计,将包括操作风险管理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内容融入其中,使得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不仅是对员工日常工作的要求,并且成为衡量部门绩效的成本因素,直接影响部门的经营效益考核结果,进而形成管理者和员工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事前培训,事中监督和事后考核,已经将银行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理念深入贯彻到每名员工,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将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企业文化氛围。
 ;
 ;
二、进一步完善风险控制的组织结构和岗责体系 完善的组织架构是保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组织保障,而科学的岗位职责设计能够确保每名员工在内控和风险管理工作中权、责、利上的明确分工,进而通过合理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设计保证分工的有力执行。
项目小组结合内控和风险管理的科学理念和最佳实践对自身的组织架构进行了改造,对岗位职责进行了重新设计。
三、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体系 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体系是确保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质量的基本保证。
锦州市商业银行通过完善各部门与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优化风险控制流程来降低和防范操作风险,将系统、标准的管理方法运用到各类业务的操作风险管理当中,全面梳理各项业务流程,建立有利于全面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chapter/33630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