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会产生股本溢价
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就等于行权,产生了溢价。
这部分溢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职工按行权价格支付的款项与股份面值这间的差额。
2、在等待期内确认的管理费用。
等待期内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时要转入溢价。

二、股本溢价全部贷记进普通股账户了,给个改正的分录,说下为什么?例如2500的股本溢价,全计入普通股账户
股本溢价是指企业将收到的投资者出资额超过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调整: 贷: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500 实收资本 -2500

三、股份支付为什么要计入其他资本公积或股本溢价
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就等于行权,产生了溢价。
这部分溢价一般由两部分组成:1、职工按行权价格支付的款项与股份面值这间的差额。
2、在等待期内确认的管理费用。
等待期内借:管理费用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在行权时要转入溢价。

四、达到解锁条件的限制性股票会计处理时为什么会产生股本溢价
一、等待期内没有发生现金分配等情况而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时,不需要履行回购义务,反向冲回原计提的回购义务形成的负债即可(相当于差错更正):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贷:库存股二:为什么会“如有差额”,主要是分配可撤销现金股利时候造成的,分析如下: 1.限制性股票等待期内,如果发生分配可撤销的现金股利,有个核心的逻辑是,这部分现金股利要算作提前履行现金股利对应金额的回购义务。
大白话就是原来回购义务1000万,我现在分给你的可撤销现金股利(假定是100万)是可以要回来的,现在我也不要了,但要抵消一部分回购义务,回购时候我付给你900万就行了;
2.分配可撤销的现金股利时候,做了2个预计,一个是能够达到解锁条件;
一个是不能达到解锁条件。
A、对于预计能达到解锁条件的,分配现金股利时候,提前履行回购条件: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预计能够达到解锁条件,就是股东,按利润分配原则分配股利) 100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100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金额是现金股利值)100 贷:库存库 100 注意:提前部分反向冲回购义务,冲回后,2科目余额一致。
以下为造成差额的重点分析 B、对于预计不能达到解锁条件,分配现金股利时候,提前履行回购条件: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金额是现金股利值)100 贷:应付股利-限制性股票股利 100 注意:预计不能达到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就不是股东,就不能按照利润分配原则分配股利,而是要按照抵扣回购义务原则冲抵原计提的负债。
这里其他应付款余额减少了100,但库存股还是原来计提的余额1000。
形成了“差额”。
三、解锁日的会计处理 A、对于最终不能达到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 履行回购义务时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900 贷:银行存款 900 同时,办理股本注销手续借:股本 500(假设)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500 贷:库存股 1000B、对于最终达到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包括原来等待期内预计不达标的,等待期结束后最终还是达标的激励对象) 履行回购义务时 借:其他应付款-限制性股票回购义务 900 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100 贷:库存股 1000总结:差额来自于产生可撤销的现金股利分配时候,对预计不能达到限制性股票解锁条件的激励对象,不能按照利润分配原则分配现金股利,而是要按照现金股利抵消回购义务原则,计入其他应付款,造成库存股与其他应付款的差额;
这部分激励对象最终达到了解锁条件后,这个差额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而且这个差额一定是在借方。

五、认股权证到期未行权的股份为什么转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认股权证的标的物是股票,如果未行权表明股票还属于股票,但之前没有把这部分股票计入股本。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62907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