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际利率,指把各期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折现等于实际投资成本(含溢价、折价、交易费用等)的利率。实际利率是与票面利率相对的,用来核算实际投资能获得的利率,会计上主要是用以摊销投资成本与面值的差额。
股识吧

股票1041什么意思_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阅读:7334次 点赞:99次 收藏:62次
  •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1、实际利率,指把各期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折现等于实际投资成本(含溢价、折价、交易费用等)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与票面利率相对的,用来核算实际投资能获得的利率,会计上主要是用以摊销投资成本与面值的差额。
      2、期末未摊销成本就是摊余成本。
    现金流入,主要就是收到利息这种情况。
      3、2022年1月1日购入时: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0   银行存款 1000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   借:应收利息 590 (12500*4.7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0 (1000-590)   贷:投资收益 1000 (10000*10%)   收到2022年利息时(2022-2022年相同):   借:银行存款 590   贷:应收利息 59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000+410=10410):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1 (1041-590)   贷:投资收益 1041(10410*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410+451=10861)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96.1   贷:投资收益 1086.1 (1086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861+496.1=11357.1)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5.71(1135.71-590)   贷:投资收益 1135.71 (11357.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1357.1+545.71=11902.81)   借: 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7.19 (12500-11902.81)   贷:投资收益 1187.19 (590+597.19)   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 1309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应收利息 590   注意:最后一期(2022年12月31日)摊销时,因有小数误差,需要先计算利息调整金额,即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面值的差额作为当期的利息调整金额,再根据票面利息与利息调整的合计确定当期投资收益;
    而不是此前各期先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确定投资收益(11902.81*10%),再将其与票面利息的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金额(1190.28-590=600.28).否则3.09的误差将成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的最终余额而不是余额为0.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二、如何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按题来理解就是每次账务处理后,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科目到此为止的余额,实际工作中,没有接触过这类,不过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有趣的贴子,非常形象的解答了何为摊余成本,你看一下:讲个故事吧。
    比如说,企业发行一种债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
    其实企业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
    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
    本来价值1250元的债券,现在卖1000元,果然有人贪便宜买了。
    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业给的利息59元,这时他的邻居跟他说,现在市场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资的话,应该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现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还差41块钱呢。
    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
    老王后悔莫及,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贪便宜呢。
    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资收益,当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来算了(1041X10%=104.1),这时企业还是给老王59块钱,差了45块钱,老王又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还是没钱,这时老王自己说,那45块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啊。
    回家后,老王恨恨的说,我可是已经借给他们1086块钱了(1041+45)。
    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
    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
    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
    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
    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
    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如果是溢价发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就不再编故事了。
    作者:Captain Jack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如何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三、您好,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

    按照每年的摊余成本计算。
    第一年:期初摊余成本 1000 实际利息收入 100(1000*10%) 票面利息 59 (1250*4.72%)第二年:期初摊余成本 1041 (1000+100-59) 实际利息收入 104 (1041*10%) 票面利息 59 (1250*4.72%) 第三年:期初摊余成本 1086 (1041+104-59)以此类推,以摊余成本进行计算

    您好,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的后续计量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指把各期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折现等于实际投资成本(含溢价.1  贷:投资收益  1086;
    而不是此前各期先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确定投资收益(11902,再将其与票面利息的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金额(1190.28-590=600,会计上主要是用以摊销投资成本与面值的差额。
      2、期末未摊销成本就是摊余成本。
    现金流入、折价、交易费用等)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与票面利率相对的,用来核算实际投资能获得的利率.28),主要就是收到利息这种情况。
      3、2022年1月1日购入时:应收利息 59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000+410=10410):投资收益 1187.19 (590+597:  借:11357  1、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7:  借,因有小数误差,需要先计算利息调整金额,即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面值的差额作为当期的利息调整金额:投资收益 1041(10410*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410+451=10861)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96: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1 (1041-590)  贷:投资收益 1000 (10000*10%)  收到2022年利息时(2022-2022年相同):  借:银行存款 590  贷.1+545: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应收利息 590  注意:最后一期(2022年12月31日)摊销时:10861+496.否则3.19 (12500-11902.81)  贷.1)  借.71=11902.81)  借.1=11357: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0  银行存款 1000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  借:应收利息 590 (12500*4.7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0 (1000-590)  贷:投资收益 1135.71 (11357.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再根据票面利息与利息调整的合计确定当期投资收益.1 (1086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9)  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 13090  贷: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5.71(1135.71-590)  贷.81*10%)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五、华泰证券的证券转银行失败是怎么回事

    并非未开通,既然可以转进,那么肯定是开通了,只不过因为是周末的原因,不在交易时间,不能转账。

    华泰证券的证券转银行失败是怎么回事


    六、哪些发明家发明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已经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了,我的回答有幸成为最佳答案。
    您不妨参考一下。
    托马斯·米基利·梅勒,发明了加铅汽油和氯氟烃。
    奥托·李林塔尔,德国工程师和滑翔飞行家,世界航空先驱者之一。
    他最早设计和制造出实用的滑翔机,人称“滑翔机之父”。
    尼古拉·特斯拉,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 。
    虽然尼古拉·特斯拉生前没有因此得到认可,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最终还是肯定了他的专利申请,确认是他而不是马可尼发明了无线电。
    亚历山德罗·伏特,最著名的发明:电池。
    “伏特电池”是现代电池的先驱。
    伏特一生职业都在搞电的东西。
    早期他发明了起电盘(即一次充电单板电容),一年之后致力于封闭室燃气点火发电实验,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了沼气(甲烷),即今天家庭普遍使用的一种气体。
    然而真正使其出名的却是“伏特电池”,其实就是一堆锌片和铜片交互排列,再加上两种金属片之间为增强导电性而浸了盐水的布料而已。
    但就是这种粗陋的电池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金属-化学组合生电的奥秘。
    1881年,以其名字作为电压的单位“伏特”。
    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
    艾萨克·牛顿,发明了微积分。
    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了双焦距眼镜。
    大近视眼也能看清东西了。
    詹姆斯·瓦特,发明了改进型蒸汽机。
    功率的单位“瓦特”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最伟大工程师。
    瓦特还发明了旋转机和一种可自动调整机器转速的被称作“飞球”的装置。
    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现代印刷术(古腾堡印刷机)。
    托马斯·爱迪生,最著名的发明:电灯。

    哪些发明家发明了什么 ?有什么作用?


    七、如何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按题来理解就是每次账务处理后,持有至到期投资这个科目到此为止的余额,实际工作中,没有接触过这类,不过我在网上找到了一个有趣的贴子,非常形象的解答了何为摊余成本,你看一下:讲个故事吧。
    比如说,企业发行一种债券,面值是1250元,票面利率是4.72%,期限是5年。
    其实企业是想募集1250元的,但是他发现按照他这个票面利率发行的话,没人买。
    后来企业折价卖,卖1000元。
    本来价值1250元的债券,现在卖1000元,果然有人贪便宜买了。
    比如老王买了一份,很开心,到处跟人家说花了1000元买了1250元的东西,赚了250元。
    到了第一年年末,老王收到企业给的利息59元,这时他的邻居跟他说,现在市场利率是10%,你的1000元拿去做投资的话,应该有100元的收益啊,可你现在只收到了59元(1250X4.72%),还差41块钱呢。
    老王一听急了,就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说现在我没钱给你,那41块钱就当是我再管你借的吧。
    老王后悔莫及,但是也没办法,谁让自己贪便宜呢。
    这样第一年年末,老王自己记账的时候,提醒自己,我现在已经借给他们1041块钱了。
    第二年年末,老王算投资收益,当然就要用1041的本金来算了(1041X10%=104.1),这时企业还是给老王59块钱,差了45块钱,老王又去找企业理论,企业还是没钱,这时老王自己说,那45块钱就当是我借给你的啊。
    回家后,老王恨恨的说,我可是已经借给他们1086块钱了(1041+45)。
    暑去秋来,春来夏往,时间如梭。
    转眼到了第五年末,企业借的钱到期了,老王算了算,尼玛,老子刚开始花了1000块钱买了个1250块钱的债券,以为捡到大便宜,谁知道最后总共借给他们1250块钱。
    这时企业给老王送来了1250的本金和最后一期的利息59元,还送给老王一面锦旗“助人为乐、品德高尚”。
    现在老王再也不买债券了,改去学会计去了。
    案例中,每一期的本金就是摊余成本,就是把这250块钱分摊到每一期。
    因为一开始卖1250没人买,企业就卖1000,剩余的250分摊到每一期收,最后总共也能收到1250,。
    可以用这种方式理解。
    如果是溢价发行的,道理也是一样的,我就不再编故事了。
    作者:Captain Jack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如何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摊余成本


    八、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指把各期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折现等于实际投资成本(含溢价.1  贷:投资收益  1086;
    而不是此前各期先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实际利率确定投资收益(11902,再将其与票面利息的差额作为利息调整金额(1190.28-590=600,会计上主要是用以摊销投资成本与面值的差额。
      2、期末未摊销成本就是摊余成本。
    现金流入、折价、交易费用等)的利率。
    实际利率是与票面利率相对的,用来核算实际投资能获得的利率.28),主要就是收到利息这种情况。
      3、2022年1月1日购入时:应收利息 59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000+410=10410):投资收益 1187.19 (590+597:  借:11357  1、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97:  借,因有小数误差,需要先计算利息调整金额,即根据期初摊余成本与面值的差额作为当期的利息调整金额:投资收益 1041(10410*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0410+451=10861)  借: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96: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51 (1041-590)  贷:投资收益 1000 (10000*10%)  收到2022年利息时(2022-2022年相同):  借:银行存款 590  贷.1+545: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应收利息 590  注意:最后一期(2022年12月31日)摊销时:10861+496.否则3.19 (12500-11902.81)  贷.1)  借.71=11902.81)  借.1=11357: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25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500  银行存款 1000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  借:应收利息 590 (12500*4.72%)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10 (1000-590)  贷:投资收益 1135.71 (11357.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再根据票面利息与利息调整的合计确定当期投资收益.1 (10861*10%)  2022年12月31日计息并摊销(期初摊余成本.19)  收到本金及最后一期利息:  借:银行存款 13090  贷:应收利息 59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545.71(1135.71-590)  贷.81*10%)

    持有至到期投资有关问题?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1041什么意思.pdf《买股票买多久可以赎回》《股票通常会跌多久》《股票正式发布业绩跟预告差多久》《股票开户最快多久能到账》下载:股票1041什么意思.doc更多关于《股票1041什么意思》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