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信国安连续七年财务造假被罚款多少?
中信国安连续七年财务造假被罚款60万元。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的一则公告,让股民们瞠目结舌。
经过不到十个月的调查,中信国安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一案已由证监会调查完毕。
3月3日晚间,中信国安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查明,中信国安涉嫌2009年至2022年连续七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
对此,证监会拟决定:对中信国安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对9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
扩展资料:中信国安公司简介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子公司,1997年10月便已在深交所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业务中的有线电视网、卫星通信网的投资建设。
2022年半年报显示,中信国安的主营业务为信息及服务、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9.44%、0.56%。
今年1月30日,中信国安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亏损18.5亿元至2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9.4亿元至22.9亿元。
业绩变动原因是计提对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4.80亿元,公司投资的联营合营公司利润下滑,同时,公司之子公司业务开展受限,亏损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证券之星-中信国安连续七年财务造假,同一家审计机构,竟全是标准无保留!
二、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有哪些惩罚?
犯本罪,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致使上市公司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犯本罪的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单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规定处罚。
三、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据造假有什么后果
中信国安连续七年财务造假被罚款60万元。
近日,A股上市公司中信国安的一则公告,让股民们瞠目结舌。
经过不到十个月的调查,中信国安涉嫌信披违法违规一案已由证监会调查完毕。
3月3日晚间,中信国安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查明,中信国安涉嫌2009年至2022年连续七年年度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
对此,证监会拟决定:对中信国安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60万元罚款;
对9名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5万元至30万元不等罚款。
扩展资料:中信国安公司简介中信国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子公司,1997年10月便已在深交所上市。
公司主营业务为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业务中的有线电视网、卫星通信网的投资建设。
2022年半年报显示,中信国安的主营业务为信息及服务、房地产开发及物业管理,占营收比例分别为99.44%、0.56%。
今年1月30日,中信国安披露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2年度亏损18.5亿元至2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亏损19.4亿元至22.9亿元。
业绩变动原因是计提对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14.80亿元,公司投资的联营合营公司利润下滑,同时,公司之子公司业务开展受限,亏损增加。
参考资料来源:证券之星-中信国安连续七年财务造假,同一家审计机构,竟全是标准无保留!
四、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数据造假有什么后果
美国股市上市公司如果发生财务造假,会引来投资者的巨额诉讼,以及交易所的巨额罚单。
五、上市公司接到警告处罚
其实看到这个问题有些时间了,一直没答,主要是感觉因为问题本身有缺陷,让人清晰起来不容易,今天看到还在这,咬咬牙答了。
一、先指出问题的不足之处。
首先谈到处罚就只能两种大的分类,一种是行政处罚,一种是刑事处罚,至于民事诉讼当中产生的法院主动处罚较少,所以就不多说了。
二、清晰了第一个问题之后,问题就不会这样来问了,就不会将行政处罚列为一种方式,与责令整改、市场禁入列为一谈了。
如果违反国家机关的管理规范,就要承担接受相应的行政处罚责任,比如罚款等等。
三、至于哪些行政机关有权处罚,可以这样讲,只要具有行政执法权的机关都有权处罚,所述环保只是其中之一、卫生、运输、检疫等等,实在是没有列举的必要。
至于上市公司能够被谁处罚要看其实施了什么样的行为,归属于哪个行政管理机关管理,才会涉及到由哪个机关处罚的问题。
四、另一类处罚就是刑事处罚了,上市公司也可以作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如果其实施了犯罪行为的话,可以被处以刑罚,形式只能为罚金。
但是可以对其法定代表人或直接责任人处以人身刑(坐牢)。
能够施以这样处罚的主体当然只能是法院了,同样在民事行为中,如果出现了应当被处罚的责任时,也是由法院处罚的。
提示一下,市场禁入不是对上市公司的一种处罚,是对上市公司高管或有关责任人员个人实施的一种处罚。
不知现在这样是否清晰一些了。
六、某上市公司违反《证券法》的规定,应同时承担缴纳罚款、罚金和民事赔偿责任,如公司全部财产不足以全部支
C《证券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七、上市公司操纵股价如何处罚
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 违反本法规定,操纵证券市场的,责令依法处理其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三十万元的,处以三十万元以上三百万元以下的罚款。
单位操纵证券市场的,还应当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并处以十万元以上六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股价交易注意事项在股市中,如果刚被套的时候割肉只用损失少许,可到头来实在是顶不住了再割肉,反而损失了不少。
当本应持股待涨时却仓皇卖出,获利甚微。
持这种心态投资股票,通常结果总是亏多赢少。
股票不是涨就是跌,涨与跌的机率各占一半。
赚钱时除了弥补损失之外还有盈余,这样才能立足于股票市场。
假如在做出错误操作后却苦苦支撑,最终只能赔钱。
以上内容参考 ;
人民网-北青报:对操纵股价行为要重拳惩治
八、银监会做啥的会发出局证吗
是湖南长沙市地方骗局,传销人员以融资七万元投资,以政府暗地名义的面面之词,以银监局颁发出局正为名,请注意别上当,小心天上的馅饼砸死你。
九、为何环保问题部分企业“报喜不报忧”?
随着环保核查风暴持续开展,监管部门联手敦促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越来越多公司正逐步按要求积极履行该信息披露义务。
1年之内因环保问题被处罚7次,涉及金额达420多万元,这么重要的信息,鞍钢股份却不在年报中披露。
上证报梳理2022年年报发现,在年报中选择性披露环保信息的公司为数不少。
分析人士表示,上市公司有充分信息披露的义务,特别是当下广受关注的环境保护责任,必须依法依规披露环境信息。
从近期监管部门频频出具行政处罚及今年来诸多IPO上会因环保问题被否可见,环保已成为事关企业能否获得资本市场支持的关键因素。
部分企业“报喜不报忧”。
从2022年年报披露的情况来看,除少数公司没有提及相关环保信息外,大多数被列入生态环境部重点监控名单的公司均在其年报中有环保信息披露。
但有些公司报喜不报忧,或者是选择性进行披露。
比如对于实行较好的环保工作披露内容就多一些,而存在被环保部门处罚的事实或者存在的问题则轻描淡写甚至不进行披露。
赣锋锂业2022年曾因“不正常运行大气污染防治设施方式,逃避监管”,被新余市环保局开出30万元罚单,当年已履行,但公司2022年年报并未对此披露。
更严重的是鞍钢股份。
据强韵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鞍钢股份2022年累计有7次环保违规而被行政处罚,罚金合计达420多万元。
这些重要的环境信息却在公司当年年报中找不到踪影。
这些环保违规原因主要有“涉嫌违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规定”、“资源储运中心灵山原燃料场违反料场管理制度”、“涉嫌违反扬尘管理制度”、“涉嫌违法排放污染物”以及“超标排放水污染物”等。
从近年环保查处力度看,资本市场监管层对涉及环保问题的审核越来越严格,上市公司频频被开出环保罚单。
越来越多拟上市公司因环保不过关而IPO被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ST三维因环保问题而被立案调查。
内容来源:新华网
参考文档
下载:上市公司罚单有哪些.pdf《混合性股票提现要多久到账》《农业银行股票一般持有多久分红》下载:上市公司罚单有哪些.doc更多关于《上市公司罚单有哪些》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54706690.html
许浑
发表于 2023-03-18 10:30回复 詹晴香:作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视频网站,花了六年时间向市场证明视频网站也可以上市,并达到如此大的规模。会员模式对贾跃亭来说是好事,但对他的未来也是坏事,因为整个乐视系统都是建立在谎言和欺骗的基础上。突然罚款应该会给贾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