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菲特买股票会择时吗
当前诸多公司选择拆股,巴菲特却认为拆股促进短线交易,而非让股东长期持有。
巴菲特建议个人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更具体讲是对股指买入并持有。
事实上,巴菲特很懂得择时投资,他会买入后卖出,比如前些天伯克希尔年报显示,当前其持现金比例为公司成立以来最高。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把握买卖时点的呢?1992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人们应该投资贴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最大的资产。
尽管多数时候估值模型显示,股票比债券便宜,但并不总是如此。
若经过计算后债券比股票便宜,那么应买入债券。
道理很简单,债券VS股票,谁便宜买谁。
然而问题是,巴菲特是如何计算“价值”的呢?他提到的贴现现金流基于多种假定(未来年度的现金流收入、贴现利率等),参数不同结果大不相同。
JESSE FELDER在其博客中写道,有一种便捷的方法来近似“贴现现金流”。
巴菲特曾表示,美股整体市值与GDP比率(Market Cap / GDP),是判断估值处于什么位置的最好指标。
有人对巴菲特最爱的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它能很好地预测股市。
FELDER用1950~2022年数据进行测试,发现若该比率低,那么未来10年收益率就高,反之亦然,这在80%的时间里是成立的。
数据来自FRED和Roert Shiller教授网站。
1999年,巴菲特称很难认为未来17年股市会如过去17年那样出色。
巴菲特认为1982年时股市非常诱人(美股整体市值与GDP之比为0.333),而1999年时他认为美股不太具吸引力了(比率为1.536)。
下图为1950年以来,美股整体市值与GDP比率VS10年期美债收益率。
如果每年年底做一次美债与美股的调仓,那么会是:1950~1980年持美股,1981年持美债,1982~1995年持美股,1996~2002年持美债,2003~2004年持美股,2005~2008年持美债,2009~2022年持美股,2022年起持美债。
![巴菲特买股票会择时吗](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c2601db8a56969df?Vny4I.jpg)
二、次代危机能否危挟工薪群体?
有威胁
![次代危机能否危挟工薪群体?](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c3a2d98fcc148bf5?xYIO1.jpg)
三、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美股上涨,中股下跌?
应该是上市的项目不同,投资股票是投资未来的盈利预期,目前国际原油价格一路下滑,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60%左右,因此中石油、中石化都不得不依赖进口油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均受到冲击,应该在国内上市的项目出现亏损或不再盈利,在美国上市的项目仍有盈利的空间。
![为什么中石油中石化美股上涨,中股下跌?](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6b44cfe555a07719?Xerb5.jpg)
四、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最近看了一本书,名为《投资者的未来》,感觉还是有些启发,书中的观点有一些新意,能够获得一些启发,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主要思想:选择股票的最大误区可能算是增长率陷阱,在我们以往的投资理念中,选择具有远大前景,每年可以快速增长的股票,买进并持有到价值兑现,可能是最常规的一种对价值投资的理解,然而,通过该作者对长期(美国股市以及其他各国股市为样本,一百年的跨越时间)上市公司的股票回报进行跟踪和比对分析,作者得出一个特别的结论,那就是,持有高成长公司,其长期收益仅比标准普尔指数略高,而回报最高的组合,是一些增长率并不高,有些甚至被看作夕阳产业的公司。
作者经过分析认为,要获得最佳回报,应该综合考虑两个因素,即预期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如果一个公司实际增长率虽然很高,但是投资者的预期增长率更高,那么可能表现出公司的股价被严重炒高,从而拉低了整体收益,如果另外一个公司能够稳定增长,但是投资者都不看好该公司,那么投资的机会就来了。
前者典型的例子是80年代的IBM公司,而后者,如万宝路和一些石油公司。
除了预期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造成了一个公司股票的价格高低,另外一个影响长期投资回报的重要指标是公司分红,一个保持高分红的公司,回报率要远远高于长期不分红的公司,前提是红利被用于再买入该公司股票。
这样的原因,一个是坚持分红的公司,相对来说对股东需要有一个交代,而不分红的公司,谁也不知道公司利润去了哪里(尤其是缺乏信息披露和监管的公司),读后感《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
有一个特殊的例子,巴菲特的哈撒维公司,保持不分红,但是巴菲特有长期的投资收益做保证,因此股东们都很信任他。
这种信任是无法推广到所有的上市公司的,因此,对管理层报以警惕的眼光是非常有必要的。
该书还对当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和未来全球经济做了一定的分析。
在该作者看来,未来50年,西方发达国家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也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退休的人越来越多,工作的人相对来说负担将迅速增加。
为了保证生活水平不下降,退休的人可能会不得不卖出自己工作时积累的有价证券甚至不动产,当平衡打破时,就会带来资本价格的极速下降和贬值。
作者给出的解决老龄化危机的方法就是全球化,发达国家退休人员把资本出售给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以保证自己的生活。
看到这里,我有一个疑问,中国也在逐渐向老龄化国家过度,自己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是否还有能力支撑起发达国家,还需要打个问号。
总的来说,该书的新思路是值得认真思索的,尤其是在投资股票,选择行业和公司的时候,应该用什么标准来筛选公司,是一个非常重要都问题。
毕竟,长线投资的时间周期太长,很多年之后,你的投资策略是正确是错误,可以得到检验,但是已经失去意义了。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
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
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投资者的未来─读后感](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4774a3d0adf1178c?lwqtN.jpg)
五、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怎样的利与弊?
人民币升值更多的是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影响来影响股市.而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主要又是通过进出口这个链条传递,进出口依存度越大的企业,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越敏感。
具体的影响从不同的版块来看,如下: 1、交通运输板块中外债比较多的航空股,以人民币计算的债务减少能更大幅提高效益。
2、石化行业:中国作为石油进口大国,进口石油在石化产品中占了很大一块成本。
如果人民币升值,对石化行业总体上是利多影响。
现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扬子石化等每年进口原油数十亿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将降低其进口原油成本。
3、纺织与服装行业:中国是纺织品出口大国,人民币升值将减少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受出口额和价格的双重影响,效益有可能降低。
相比较而言,以国内市场为主的影响比较小,以出口为主导的影响比较大,现在人民币升值会使欧洲和美国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关税上调的预期减小. 4、家电行业:与纺织行业类似,中国是低端家电的出口大国,四川长虹、康佳、格力等外销比重占总收入的比重很大,人民币升值将令其本来就不高的利润率进一步下降。
5、汽车行业:人民币升值会增加汽车进口,对现有厂商形成比较大的压力。
但是对以组装为主、零部件国外采购的公司会降低成本。
总体看,行业偏空。
6、房地产: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行业也会产生间接的利好。
7、旅游业: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使境内居民出境旅游变得更加便宜,而外国游客入境旅游变得相对昂贵,这对国内的旅游景点类公司显然是不利的,但对旅行社类上市公司有利。
8、煤炭、有色等资源类公司:比如铁矿石、铜矿石等相当部分是依赖进口的,人民币升值会带来进口成本的下降。
但是这个行业是很复杂的,所以人民币只能看做是一个中性的消息. 9、化学原料药行业:我国是化学原料药的生产大国,生产的原料药因质优价廉在国际市场上颇具竞争力,人民币升值以后价格优势将会降低。
与此相关的有天药、昆明制药、鲁抗医药、华北制药、新华制药等。
10、造纸业:由于我国优质纸浆大量依靠进口,人民币升值能降低造纸成本,对造纸和纸包装类上市公司是利好。
11、中小企业板块:中小企业中很多公司产品出口比例相当高,人民币升值对以出口为主的中小企业的业绩会有负面影响。
简单的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上升,有利于进口,而不利于出口
![人民币的升值会带来怎样的利与弊?](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db3cd73fd53bb91f?T0Fef.jpg)
六、巴菲特买股票会择时吗
当前诸多公司选择拆股,巴菲特却认为拆股促进短线交易,而非让股东长期持有。
巴菲特建议个人投资者买入并持有,更具体讲是对股指买入并持有。
事实上,巴菲特很懂得择时投资,他会买入后卖出,比如前些天伯克希尔年报显示,当前其持现金比例为公司成立以来最高。
那么巴菲特是如何把握买卖时点的呢?1992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称:人们应该投资贴现现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最大的资产。
尽管多数时候估值模型显示,股票比债券便宜,但并不总是如此。
若经过计算后债券比股票便宜,那么应买入债券。
道理很简单,债券VS股票,谁便宜买谁。
然而问题是,巴菲特是如何计算“价值”的呢?他提到的贴现现金流基于多种假定(未来年度的现金流收入、贴现利率等),参数不同结果大不相同。
JESSE FELDER在其博客中写道,有一种便捷的方法来近似“贴现现金流”。
巴菲特曾表示,美股整体市值与GDP比率(Market Cap / GDP),是判断估值处于什么位置的最好指标。
有人对巴菲特最爱的指标进行研究,发现它能很好地预测股市。
FELDER用1950~2022年数据进行测试,发现若该比率低,那么未来10年收益率就高,反之亦然,这在80%的时间里是成立的。
数据来自FRED和Roert Shiller教授网站。
1999年,巴菲特称很难认为未来17年股市会如过去17年那样出色。
巴菲特认为1982年时股市非常诱人(美股整体市值与GDP之比为0.333),而1999年时他认为美股不太具吸引力了(比率为1.536)。
下图为1950年以来,美股整体市值与GDP比率VS10年期美债收益率。
如果每年年底做一次美债与美股的调仓,那么会是:1950~1980年持美股,1981年持美债,1982~1995年持美股,1996~2002年持美债,2003~2004年持美股,2005~2008年持美债,2009~2022年持美股,2022年起持美债。
![巴菲特买股票会择时吗](https://i01piccdn.sogoucdn.com/c2601db8a56969df?mytKe.jpg)
参考文档
下载:美股为什么这么依赖石油.pdf《股票行情收盘后多久更新》《创业板股票转账要多久》《一般开盘多久可以买股票》下载:美股为什么这么依赖石油.doc更多关于《美股为什么这么依赖石油》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5005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