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亏损后形成 可供分配利润。五年尚未补足的年度亏损,可供分配利润= 净利润=年初 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它转入。
股识吧

股票利润分配看哪些-股票利润分配

  阅读:9556次 点赞:58次 收藏:9次

一、上市公司的利润如何分配

弥补亏损后形成 可供分配利润。
五年尚未补足的年度亏损,可供分配利润= 净利润=年初 未分配利润或亏损+其它转入。

上市公司的利润如何分配


二、股票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每年基本会有几次股东大会
决定分红和项目
分红对散户来说最有效果

股票利益是如何分配的


三、股票的利润分配?/

送 转 派 都是每10股的送、转、派送:送股 用利润来送转:也是送股 只是从公积金里转 不是从利润里派:分现金红利  送股是指上市公司将利润(或资本金转增)以红股的方式分配给投资者使投资者所持股份增加而获得投资收益。
分红是指上市公司以现金方式发放股利(就是派现),这种分配方式需交纳所得税,在进行分配时,目前送股和红利所得已可自动进入股东帐户。
转增股本则是指公司将资本公积转化为股本,转增股本并没有改变股东的权益,但却增加了股本规模,因而客观结果与送红股相似。
转增股本和送红股的本质区别在于,红股来自于公司的年度税后利润、只有在公司有盈余的情况下,才能向股东送红股;
而转增股本却来自于资本公积,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润的多少及时间的限制,只要将公司账面上的资本公积减少一些、增加相应的注册资本金就可以了,因此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转增股本并不是对股东的分红回报。
看完上面的介绍,不用我再解释“10送2转6派3”什么意思了吧?

股票的利润分配?/


四、股票合买的利润怎样分配?

二十万以下5/5分,五十万4/6分

股票合买的利润怎样分配?


五、利润分配的内容

利润分配的一般程序是指企业实现企业经营所得后,应先用于哪些方面,后用于哪些方面的先后顺序问题。
我国改革后的利润分配程序为:企业的利润总额按照国家规定作相应调整后,首先要缴纳所得税;
税后剩余部分的利润为可供分配的利润。
可供分配利润再按如下顺序进行分配: (1)支付被没收的财物损失,违反税收规定支付的滞纳金和罚款。
(2)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弥补亏损可以划分为两种情况: 《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年度的利润弥补;
下一年度不足弥补的,可以在五年内用所得税前利润延续弥补,延续五年未弥补完的亏损,用交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弥补。
”税前弥补和税后弥补以五年为界限。
亏损延续未超过五年的,用税前利润弥补,弥补亏损后有剩余的,才缴纳所得税;
延续期限超过五年的,只能用税后利润弥补。
(3)提取盈余公积金。
根据《公司法》规定,盈余公积金分为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法定盈余公积金是国家统一规定必须提取的公积金,它的提取顺序在弥补亏损之后,按当年税后利润的10%提取。
盈余公积金已达到注册资本50%时不再提取。
任意盈余公积金由企业自行决定是否提取以及提取比例。
任意盈余公积金的提取顺序在支付优先股股利之后。
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可以统筹使用。
其主要用途有两个方面:弥补亏损和按国家规定转增资本金。
转增资本金就是将盈余公积金转为实收资本,它实际上是向股东发放股票股利的过程。
(4)提取公益金。
公益金主要用于企业职工的集体福利设施支出。
《公司法》规定,法定公益金的提取比例为5%-10%。
(5)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向投资者分配,本年度的利润也可以留一部分用于次年分配。
股份制企业提取公益金后,按照下列顺序分配: ①支付优先股股利。
②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按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提取和使用。
③支付普通股股利。
企业当年无利润时,不得分配股利,当在用盈余公积金弥补亏损后,经股东会特别决议,可以按照股票面值6%的比率用盈余公积金分配股利。
在分配股利后,企业法定盈余公积金不得低于注册资金的25%。

利润分配的内容


六、



七、股份公司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

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一般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顺序分配:(1)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3)提取法定公益金;
(4)支付优先股股利;
(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
(6)支付普通股股利;
(7)转作资本(股本)的普通股股利。
利润分配简介:利润分配,是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按照国家财务制度规定的分配形式和分配顺序,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进行的分配。
利润分配的过程与结果,是关系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护,企业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利润分配的管理和核算。
企业利润分配的主体是投资者和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实现的净利润;
利润分配的时间即确认利润分配的时间是利润分配义务发生的时间和企业作出决定向内向外分配利润的时间。
基本原则:1、依法分配原则企业利润分配的对象是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这些利润是企业的权益,企业有权自主分配。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利润分配的基本原则、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作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利润分配的有序进行,维护企业和所有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的合法权益,促使企业增加积累,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国家有关利润分配的法律和法规主要有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企业在利润分配中必须切实执行上述法律、法规。
利润分配在企业内部属于重大事项,企业的章程必须在不违背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对本企业利润分配的原则、方法、决策程序等内容作出具体而又明确的规定,企业在利润分配中也必须按规定办事。
2、资本保全原则资本保全是责任有限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性原则之一,企业在分配中不能侵蚀资本。
利润的分配是对经营中资本增值额的分配,不是对资本金的返还。
按照这一原则,一般情况下,企业如果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首先弥补亏损,再进行其他分配。
3、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原则债权人的利益按照风险承担的顺序及其合同契约的规定,企业必须在利润分配之前偿清所有债权人到期的债务,否则不能进行利润分配。
同时,在利润分配之后,企业还应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以免产生财务危机,危及企业生存。
此外,企业在与债权人签订某些长期债务契约的情况下,其利润分配政策还应征得债权人的同意或审核方能执行。
4、多方及长短期利益兼顾原则利益机制是制约机制的核心,而利润分配的合理与否是利益机制最终能否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
利润分配涉及投资者、经营者、职工等多方面的利益,企业必须兼顾,并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
在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利润后,应增加利润分配的数额或百分比。
同时,由于发展及优化资本结构的需要,除依法必须留用的利润外,企业仍可以处于长远发展的考虑,合理留用利润。
在积累与消费关系的处理上,企业应贯彻积累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和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的比例,使利润分配真正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股份公司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


八、股票利润分配

除权啊,这也没什么奇怪的。
比如一股10块,分红1块,那么本来10块里面含有1块。
现在分红,1块就变成个人资产了,那么公司的资产就变成了9块。
股市反应的是上市公司的资产,又不是个人的资产。
这还不好理解嘛。
但是这个利息税确实不公平,本来1块钱是投资者应得的,国家为什么要收取呢,为什么持股时间短就要收高额税收呢。
真正损失的是被国家收去了。

股票利润分配


参考文档

下载:股票利润分配看哪些.pdf《买股票买多久盈利大》《股票买过后多久能卖出》《拿一只股票拿多久》《定增股票一般需多久》下载:股票利润分配看哪些.doc更多关于《股票利润分配看哪些》的文档...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