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问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一、首先是树立突发事件的公关应对意识做到临危不乱。
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
公众是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公众对企业的认知、评价决定着企业能否获得更多更优越的资源。
这就要求企业一方面要把以公众为中心的意识作为企业一切工作的逻辑起点,不断检讨、纠正企业自身行为,使之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和期望相适应,以谋求社会公众的好感、认可、支持与合作。
[图]2二、其次是组建突发事件公关队伍,全面应对突发事件为了加强对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在企业内部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精干高效的突发事件公关队伍是完全必要的。
其成员应包括企业最高决策层、公关部门、生产部门市场销售部门、技术研发部门、保安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及法律顾问、公关专家等专业人士。
在正常情况下,突发事件公关小组负责对企业内外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情况做出准确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防范措施:监督指导防范措施的落实,加强对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的管理;
开展对公关人员和全体员工的培训,组织突发事件状况模拟演习等。
[图]3三、最后是修复和重塑企业形象谋求新的发展契机。
一方面要如实兑现突发事件中对公众的承诺,做好善后工作。
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形象进行重新设计,准确定位,更新企业战略。
谭小芳老师建议企业要弥补突发事件造成的形象损失,重新赢得公众的信任,关键是要更新经营战略,提升管理水平,全面改善产品与服务质量,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为社会公众带来更多的利益。
这样企业才可能“化危为机”,谋求新的发展契机![图]注意事项总之,如何进行有效的企业突发事件是现代企业管理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现代企业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技术手段日新月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竞争者无缝不入、伺机而动,消费者口味游移不定,人才持续外流内泄,危机无处不在……在这样的时代里,只有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才能带来持久的盈利能力,顾客忠诚,竞争力,员工的积极性和忠诚度以及抵御危机的能力。
二、企业风险管理该怎么开展?
1)根据企业自身状况,聘请外部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风险管理诊断。
2)根据诊断结果,给企业开药方。
3)常规的流程:风险管理诊断——建立或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完善风险管理流程与制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风险管理实践(采用一定的风险管理方法)——总结风险管理绩效——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制度、流程等4)核心还是PDCA
三、如何做好企业风险管理
按照风险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1)企业外部风险,包括:顾客风险、竞争对手风险、政治环境风险、法律环境风险、经济环境风险等;
(2)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产品风险、营销风险、财务风险、人事风险、组织与管理风险等。
具体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尽量降低风险:1、减少可避免的风险当企业发现从事某一项活动会涉及过高的风险时,可决定减少或放弃这项活动,以便减少甚至完全避免风险。
避免风险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完全拒绝承担风险,另一种是放弃原先承担的风险。
然而,这种方法的适用性很有限。
首先,避免风险会使企业丧失从风险中可以取得的收益;
其次,避免风险的方法有时并不可行;
再次,避免某一种风险可能会产生另一种风险,例如某企业以铁路运输代替航空运输就是一例。
2、分散风险分散风险是指企业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投资、筹资策略,以及吸引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达到分散企业各种风险的目的。
人们日常说说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讲的就是风险分散的原理。
分散风险是通过增加风险单位的个数,减少风险损失的波动。
这样,企业一方面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风险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预防险损失所需预备的资金。
但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在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相继采用多种经营策略,其结果并不如当初所设想的,更多的企业陷入了困境。
应当指出,多种经营策略虽有优点,但多种经营对企业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对我国一些企业而言,由于多种原因所形成的产品单一性和趋同性,尚不具备开展多种经营的条件,因而一般企业应慎用该策略,即使选用这种策略,也必须围绕自己的优势,结合企业资源条件来进行。
3、转移风险企业为了避免自己在承担风险后对其经济活动的妨害和不利,可以事先对风险采用各种不同的转移方式,如进行保险或非保险形式转移。
现代保险制度是转移风险的最理想方式,企业应增强保险意识,加大在财产、医疗等方面的保险力度,把可能存在的风险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
此外,还可以在对自身风险进行充分识别与评估的基础上,把那些较大的风险通过合同条款转移给对方承担。
实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
四、如何加强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1、事前管理--客户资信管理制度 客户既是企业最大的财富来源,也是风险的最大来源。
强化信用管理,企业必须首先做好客户的资信管理工作,尤其是在交易之前对客户信用信息的收集调查和风险评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下进行。
目前我国企业需要在五个方面强化客户资信管理: ⑴ 客户信息的搜集和资信调查;
⑵ 客户资信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⑶ 客户信用分析管理;
⑷ 客户资信评级管理;
⑸ 客户群的经常性监督与检查。
2、事中管理--内部授信管理制度 企业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的信用风险主要是由于销售部门或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在销售业务管理上缺少规范和控制造成的。
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对客户的赊销额度和期限的控制。
一些企业在给予客户的赊销额度上随意性很大,销售人员或者个别管理人员说了算,结果往往是被客户牵着鼻子走。
实践证明,企业必须建立与客户间直接的信用关系,实施直接管理,改变单纯依赖于销售人?quot;
间接管理"的状况。
因此,必须实行严格的内部授信制度,这方面的制度化管理应包括4个方面: ⑴ 赊销业务预算与报告制度;
⑵ 客户信用申请制度;
⑶ 信用限额审核制度;
⑷ 交易决策的信用审批制度。
3、事后管理--应收帐款监控制度 关于应收帐款管理,许多企业已制订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但是我们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这些制度还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环境和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管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改进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应在如下几个方面制度化: ⑴ 应收帐款总量控制制度;
⑵ 销售分类帐管理与帐龄监控制度;
⑶ 货款回收管理制度;
⑷ 债权管理制度。
五、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
第一,筹资风险。
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筹资风险。
影响企业筹资风险既有宏观方面的因素,又有微观方面的因素,既有主观的因素,又有客观的因素。
从宏观角度讲,国家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都对企业筹资行为产生着间接的影响。
如国家的产业政策不同,各类企业受到国家保护、扶植的程度不同,企业的筹资成本也就不同,筹资风险也就各异了。
从微观角度讲,企业筹资的资本结构即负债规模,筹资期限结构即长短期负债的比例直接决定着筹资风险的大小,同时,这也是企业的主观行为。
第二,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是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
投资的市场收益率偏离期望市场收益率的程度越小,则该企业投资的风险越小;
反之风险则越大。
投资风险一般又可分为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一般是指扣除多样化投资分散的那一部分风险后剩下的风险,是企业多样化投资所不能分散的那一部分风险,而非系统风险则是企业多样化投资所分散的那一部分风险。
投资风险和投资收益成正比,投资风险越大,收益越高,风险越小,收益越低。
若风险程度不同而得到同一投资利润率的机会,如果相同则大家都会去选择风险小的投资,在这一领域就会出现经济上所谓的“羊群效应”,各企业一哄而起重复建设,这种产品的市场很快就会供过于求,导致价格和投资收益率下降,风险因此而逐渐加大。
第三,现金流量风险。
现金流量风险指企业在收益不错的情况下,因销售实现原则的不同而产生的财务困难。
在权责发生制原则下,不错的收益并不能表示销货款已经收到、利润已经可用于支付。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债务规模过大、或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就很可能造成偿债能力急剧下降、支付压力陡升,进而陷入财务困境,使企业的形象和信誉遭受严重损害。
国内外因此而经营失败的企业并不少见。
5 第四,连带财务风险。
连带财务风险是指一个企业以自己的财产为另一个企业的经济合同进行担保,因另一个企业有可能届时无法履行合同,而本企业必须依法承担连带的偿付义务,从而给本企业将来的财务成果造成的不确定性。
无论是企业之间还是个人之间,此类风险发生的实例屡见不鲜。
六、浅谈企业如何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对风险管理给出如下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这一定义体现了企业风险管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战略性。
尽管风险管理渗透到现代企业各项活动中,存在于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但它主要运用于企业战略管理层面,站在战略层面整合和管理企业层面风险是全面风险管理的价值所在。
2.全员化。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治理层、管理层和所有员工参与,旨在把风险控制在风险容量以内,增进企业价值的过程。
3.专业性。
要求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实施专业化管理。
4.二重性。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商业使命在于:①损失最小化管理;
②不确定性管理;
③绩效最优化管理。
全面风险管理既要管理纯粹的风险,也要管理机会风险。
5.系统性。
全面风险管理必须拥有一套系统的、规范的方法,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34492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