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利分配的分配政策
常用的股利分配政策剩余股利政策1.分配方案的确定股利分配与公司的资本结构相关,而资本结构又是由投资所需资金构成的,因此实际上股利政策要受到投资机会及其资本成本的双重影响。
剩余股利政策就是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最佳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采用剩余股利政策时,应遵循四个步骤:(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率,在此资本结构下,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将达到最低水平;
(2)确定目标资本结构下投资所需的股东权益数额;
(3)最大限度地使用保留盈余来满足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数额;
(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盈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奉行剩余股利政策,意味着公司只将剩余的盈余用于发放股利。
这样做的根本理由是为了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
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1.分配方案的确定这一股利政策是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某一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提高年度的股利发放额。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固定或持续增长股利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出现由于经营不善而削减股利的情况。
采用这种股利政策的理由在于:(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着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稳定股票的价格。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对那些对股利有着很高依赖性的股东更是如此。
而股利忽高忽低的股票,则不会受这些股东的欢迎,股票价格会因此而下降。
(3)稳定的 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因此为了使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者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该股利政策的缺点在于股利的支付与盈余相脱节。
当盈余较低时仍要支付固定的股利,这可能导致资金短缺,财务状况恶化;
同时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本成本。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1.分配方案的确定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是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
在这一股利政策下,每年股利额随公司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得较多盈余的年份股利额高,获得盈余少的年份股利额就低。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主张实行固定股利支付率的人认为,这样做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赢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才算真正公平地对待了每一位股东。
但是,在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于稳定股票价格不利。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1.分配方案的确定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
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化,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采用本政策的理由(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
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
(2)这种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
![股利分配的分配政策](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adf712a3c6b5e435?dg6Qu.jpg)
二、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股票百科上写的要改变股东股权的构成结构 老师说不会改变 只改变股东权益内部各项金额
股票股利。
区别与现金股利。
是公司分红的一种方式,分配的是股份。
股票百科的,我没有看。
但是股东因为成分不同涉及分配范围不同,所以是有很多区别的。
普遍的是优先股股东和普通股股东全体分配相同比例。
那么就是全体股东全体分配相同份额的股票。
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不变。
股份总流通额变大了。
股价对应下降。
如果只针对普通股股东分配,那么股份总流通额变大。
每个股东的持股比例,应该是普通股东大于优先股股东。
按比例股价下降。
反之只针对优先股股东也是一样。
不过如果只针对某一类别的股东分配,而非全体股东的话,那么股东股权的构成结构——也就是每类股东占总股份的持股比例一定会变。
所以就改变了股东股权的占总额的比例。
可能会出现排名上的位置变换。
这里注意,是可能。
但是实际生活当中,如果你是某一股份制企业(公司)的决策人,你应该不会把分配额度大到影响自己的控股比例的。
就是说,假如你占51%股份,有决策权,而分配完之后,你排第二了,没有第一决策权了,这个好像不能出现这种笑话。
所以你们老师说不会改变。
是从实际角度出发。
理论角度是可以改变的。
最后,股东权益内部各项金额这个说法不够准确。
金额这个词用在货币概念,股票或股份用市值更加准确。
理论上讲能够改变股东所持市值——因为股票变多了。
但实际意义上讲只是将股份进行了分割,使1变2,2变3之类。
跟增发货币是一个道理,长期看贬值。
股价下跌。
所以现金股利政策要比股票股利更值得人关注。
![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股票百科上写的要改变股东股权的构成结构 老师说不会改变 只改变股东权益内部各项金额](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6292ea4ae1c885a6?MNXFo.jpg)
三、分配股票股利如何做分录?
股票股利是指公司增发股票作为股利支付给股东,即公司将应分配给股东的股利以股票的形式发放给股东。
企业分配股票股利的分录是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实收资本/股本 因此在资产负债表上反映在实收资本等科目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宣告分配股票股利时,投资方企业会计上不作分录,只做备查登记
![分配股票股利如何做分录?](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b46268939e262deb?4pNAv.jpg)
四、股权如何分红
股权是指股票持有者所具有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股东根据所持股票份额的大小从而享有不同的权力以及公司利润的分配权。
股权分红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发钱,俗称为派息,一种是发股票,俗称送股。
至于要采取哪种方式,那就得看上市公司的决定。
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应按照弥补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公益金、支付优先股股利、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支付普通股股利的顺序进行分配。
![股权如何分红](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d8a484f7c104c1b2?yzh0c.jpg)
五、谁知道一般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分配现金股利什么情况下分配股票股利?
在有可供分配利润的条件下,经营正常、现金流充裕时,派发现金股利。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如现金短缺,就只能配发股票股利了。
![谁知道一般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分配现金股利什么情况下分配股票股利?](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460a168f19d03479?H6cJB.jpg)
六、分派股票股利在会计上如何操作的呢?
公司分派股票股利时,在会计上不需要作帐务处理。
因为分派股票股利,既不影响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也不影响股东权益总额,它只是股东权益账户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分配股票股利会减少留存收益,增加股本,所以公司的股东权益总额并未发生变化。
获得股票股利的股东,虽然所持有的股票数量有所增加,但在公司中所占权益的份额并未发生变化。
![分派股票股利在会计上如何操作的呢?](https://i03piccdn.sogoucdn.com/e9150cb69a6ec458?5Qb3t.jpg)
七、公司发放股票股利 股票百科上写的要改变股东股权的构成结构 老师说不会改变 只改变股东权益内部各项金额
八、股利如何分配?
按公司章程上约定的分配比例,向各股东进行分配。
公司章程没有约定的,按持股比例分配。
![股利如何分配?](https://i04piccdn.sogoucdn.com/32d80487c3ef7dd3?voA3n.jpg)
九、分配股票股利账务处理?
被投资企业:经股东大会批准后,宣告发放股票股利。
借:利润分配贷:股本(由于发放的是股票股利,必须计入“股本”)此时,投资企业:是不作账务处理的。
发放股票股利,被投资单位净资产不会发生变化,只是将公司的留存收益转化为股本,使流通在外的普通股数量增加,但是同时也降低了股票的每股价值,所以股票股利派发前后每一位股东的持股比例也不发生变化,那么他们各自持股所代表的净资产也不会变化。
基于此投资方是不用作账务处理的,仅需要在除权日注明所增加的股数,以反映股份的变化情况。
股票股利在会计上属公司收益分配,是一种股利分配的形式。
股利分配形式有现金股利、财产股利、负债股利、股票股利。
股票股利是公司以增发股票的方式所支付的股利,通常也将其称为“红股”。
股利优点: 1.节约公司现金 2.降低每股市价,促进股票的交易和流通 3.日后公司要发行新股票时,则可以降低发行价格,有利于吸引投资者 4.传递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良好信息,增强投资者的信心 5.股票股利在降低每股市价的时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成为公司的股东,从而使公司股权更为分散,这样就能防止其他公司恶意控制。
![分配股票股利账务处理?](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5ad741245e8e2dfb?YGaBk.jpg)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24492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