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牛市到熊市分几步骤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
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
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
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3)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
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
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
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
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二、如何把握板块轮动
本周以来,市场的交投活跃程度明显提升,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强势的热点板块,也能够看到涨停的品种。
但我们也看到了行情的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热点板块的快速轮动。
周一次新股板块整体走强,周二科技板块表现亮丽,周三航天板块及纺织板块表现不错,昨日则是钢铁及医药板块都有一定的活跃。
我们该如何来理解近期快速轮动的热点行情呢? 一、机构资金开始认同行情的阶段性底部,并开始了一定的市场运作。
机构投资者由于资金规模比较庞大,进出难度较大,其市场运作首先是建立在市场研判基础之上。
市场环境相对偏暖,机构资金愿意进行积极的市场运作;
而当行情进入弱势格局的时候,机构资金将采取观望态度。
当行情经过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如果机构投资者重新转入积极的市场运作状态,那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机构投资者认为行情已经进入阶段性底部区域,进一步下跌空间趋窄。
二、超跌反弹仍是热点轮动的主线。
我们对近期快速轮动的热点板块进行了简单分析,发现这些板块主要还是属于超跌过后的反弹走势。
次新股板块、航天板块、纺织板块、钢铁及医药板块都属于这样的性质。
机构资金既然已经开始运作,在反弹思维主导下,这些资金首先会选择那些超跌严重的品种。
这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路,那就是近期操作应重点关注那些超跌品种,在低位适当吸纳后,耐心等待反弹机会,守株待兔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热点的快速轮动将制约大盘的短线攻击力度。
近期交投虽然比较活跃,但热点的切换速度稍微快了一些,几乎是一天一个热点,这就意味着市场资金并不愿意在每一个板块中做太多停留,似乎机构资金也是以短线思维来进行市场运作。
这其实也会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热点轮动速度的加快,每个板块的弹升能力会越来越弱,这样操作难度将越来越高,投资者很难把握其中的轮动机会,这将降低投资者参与热点轮动的激情;
二是热点的快速轮动也将分散市场的注意力,进而削弱大盘的攻击力度。
目前大盘正反弹到1450点附近,该点位已经由原来的支撑转化为阻力,同时下降趋势线也在继续下行,行情如向上突破必须依靠具有较强呼应能力的热点板块,而这是快速轮动热点的缺陷所在。
因此,我们判断行情的短线攻击力度将是相对有限的。
北京首证 董旭海
三、怎么观察股票的主力动向?
每当股价的涨幅变化比较大的时候,总有不少股民朋友将股价走势的依据用主力资金的净流入或净流出来判断。
其实很多人并不太了解主力资金,以至于经常出现判断失误的的情况,亏钱了都还不知道。
所以今天学姐就跟大家好好讲讲主力资金,希望能帮大家掌握。
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看完,尤其要把注意力放到第二点上去。
开始之前,不妨先领一波福利--机构精选的牛股榜单新鲜出炉,走过路过可别错过:【绝密】机构推荐的牛股名单泄露,限时速领!!!一、主力资金是什么?这类资金,会因为资金量较大而对个股的股价造成很大影响,我们将其统称为主力资金,包括私募基金、公募基金、社保、养老金、中央汇金、证金、外资(QFII、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游资、企业大股东等。
其中容易引起整个股票市场波动的主力资金之一的当然要数北向资金、券商机构资金。
一般“北”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沪深两市的股票,所以那些流入A股市场的香港资金以及国际资本都称为北向资金;
而港股的代码是“南”,所以才会把流入港股的中国内地资金叫做南向资金。
为什么要注意北向资金,一方面是由于北向资金背后拥有强大的投研团队,比许多散户掌握更多的信息所以北向资金也有另外一个称号叫做“聪明资金”,很多时候的投资机会我们都能自己从北向基金的行为中得知,券商机构资金不单单拥有渠道优势,并且能及时拿到一手资料,业绩较为优秀、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个股是我们通常的标准,与个股而言,他们的资金力量很多时候会影响他们的主升浪,才会被也喊为“轿夫”。
股市行情信息知道得越快越好,推荐给你一个秒速推送行情消息的投资神器--【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场一手资讯播报二、主力资金流入流出对股价有什么影响?正常情况下,主力资金流入量大于流出量,也就意味着股票市场里供小于求,股票价格也会变高;
出现主力资金流入量小于流出量的情况,那就意味着供大于求,股价自然会下跌,那么主力的资金流向对于股票的价格走向来说确实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不过要清楚的是,单单按照流进流出的数据得到的结论并不一定正确,多数主力资金流出,股票却提高的情况也有一定概率会出现,其背后原因是主力利用少量的资金拉升股价诱多,接着再以小单的形式慢慢出货,而且不断的会有散户接盘,这也就导致股价上涨的原因。
所以必须进行综合分析,选出一支比较合适的股票,提前设置好止损位和止盈位并持续关注,到位及时作出相应的措施这样的做法才是中小投资者在股市中盈利的关键。
如果实在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研究某只个股,不妨点击下面这个链接,输入自己想要了解的股票代码,进行深度分析:【免费】测一测你的股票当前估值位置?应答时间:2022-08-26,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四、大盘走势图怎么看
分时图是指大盘和个股的动态实时(即时)分时走势图,其在实战研判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即时把握多空力量转化即市场变化直接根本,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概念性的基础常识。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1)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
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
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
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红色、绿色的柱线反映当前大盘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的数量对比情况。
红柱增长,表示买盘大于卖盘,指数将逐渐上涨;
红柱缩短,表示卖盘大于买盘,指数将逐渐下跌。
绿柱增长,指数下跌量增加;
绿柱缩短,指数下跌量减小。
黄色柱线表示每分钟的成交量,单位为手(100股/手)。
个股即时分时走势图:1)白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实时成交的价格。
2)黄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成交的平均价格,即当天成交总金额除以成交总股数。
3)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
4)成交明细:在盘面的右下方为成交明细显示,显示动态每笔成交的价格和手数。
五、我想了解一下股市大盘走势图是怎么去看的 ?
大盘指数即时分时走势图: 1)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即证交所每日公布媒体常说的大盘实际指数。
2)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标,即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而将所有股票对指数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参考白黄二曲线的相互位置可知:A)当大盘指数上涨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涨幅较大;
反之,黄线在白线之下,说明盘小的股票涨幅落后大盘股。
B)当大盘指数下跌时,黄线在白线之上,表示流通盘较小的股票跌幅小于盘大的股票;
反之,盘小的股票跌幅大于盘大的股票。
3) 红绿柱线:在红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是反映大盘即时所有股票的买盘与卖盘在数量上的比率。
红柱线的增长减短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
绿柱线的增长缩短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4) 黄色柱线:在红白曲线图下方,用来表示每一分钟的成交量,单位是手(每手等于100股)。
5)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下三档和卖出上三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6)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
当委比数值为正值大的时候,表示买方力量较强股指上涨的机率大;
当委比数值为负值的时候,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股指下跌的机率大。
六、从牛市到熊市分几步骤
1、市场泡沫四起,牛市进入最后的疯狂,垃圾股疯涨,IPO高市盈率,人人都赚钱2、市场资金开始紧缺,市场陷入滞涨,放量不涨3、有些资金开始撤退,股市开始高位徘徊,趋势投资者、长线投资者离场4、急速下跌,套牢一批人5、反复震荡冲高,长线投资者继续离场,中先获利盘开始退场5、继续大幅下跌,投资者开始止赢离场,成交量越来越萎缩6、进入熊市,经济开始出现各种问题,伴随股市继续震荡回落,投资者信心全无。
参考文档
下载:牛市行情走势怎么追.pdf《股票买进需要多久》下载:牛市行情走势怎么追.doc更多关于《牛市行情走势怎么追》的文档...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21494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