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巴菲特谈到合理的买入价格没说的太清楚,什么才是合理的价格?谁领悟他的意思,请指教。
巴菲特提到过,以低廉的价格买入普通企业,以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企业。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借鉴其另外两句话:“永远不要恋上你的股票。
”“没有任何股票值得以任何价格拥有。
”也就是,任何企业、股票的购买都必须建立在其内在价值之上,不论企业多么优秀,以超越内在价值的价格购买,必然无法获得满意的收益。
其实,这也是价值投资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注意安全边际。

二、巴菲特推荐投资必看的书籍有哪些?
1、《证券分析》(格雷厄姆著)。
格雷厄姆的经典名著,专业投资者必读之书,巴菲特认为每一个投资者都应该阅读此书十遍以上。
2、《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著)。
格雷厄姆专门为业余投资者所著,巴菲特称之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著作"。
3、《怎样选择成长股》(费舍尔著)。
巴菲特称自己的投资策略是"85%的格雷厄姆和15%的费舍尔"。
他说:"运用费舍尔的技巧,可以了解这一行……有助于做出一个聪明的投资决定"。
4、《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股份公司教程》。
本书搜集整理了20多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中的精华段落,巴菲特认为此书是整理其投资哲学的一流工作。
5、《杰克·韦尔奇自传》(杰克·韦尔奇著)世界第一CEO自传。
本书英文版2001年9月11日出版,立即在Amazon销售排行榜上名列第5。
这本书稿酬高达700万美元,被全球翘首以待的经理人奉为"CEO的圣经"。
韦尔奇是管理界中的"老虎"伍兹,在本书中首次透露管理秘诀:在短短20年间如何将通用电气从世界第十位提升到第二位,市场资本增长30多倍,达到4500亿美元,以及他的成长岁月、成功经历和经营理念。
这本自传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个大动作。
巴菲特是这样推荐这本书的:"杰克是管理界的老虎伍兹,所有CEO都想效仿他。
他们虽然赶不上他,但是如果仔细聆听他所说的话,就能更接近他一些。
" 6、《赢》(杰克·韦尔奇著)。
巴菲特的话"有了《赢》,再也不需要其他管理著作了",这种说法虽然显得夸张,但是也证明了本书的分量。
《赢》这类书籍,包括下面要介绍的《女总裁告诉你》,《影响力》都是以观点结合实例的方法叙述,如果你想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的技巧,那么你只需要抄写下书中所有粗体标题,因为那些都是作者对各种事例的总结,所以厚厚的一本书,也不过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
但如果你认为这便是本书精华,那么你就错了,书中那些真实的实例以及作者的人生经验才是这类图书的卖点。
技巧谁都可以掌握,但是经历却人人不同,如果你愿意花时间阅读书中的每一个例子,相信你会得到更多宝贵的东西。

三、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特点
主要是从持有该股票的公司的经营发展状况来考虑 巴菲特原则 对巴菲特来说,购买一家企业100%的股份与只购买部分股份之间并不存在根本的区别。
但巴菲特更愿意直接拥有或控股一家企业,因为这可以允许他去影响企业经营及价值形成最重要的方面:资本的分配。
如果不能直接拥有一家公司,巴菲特会转而通过买入普通股来持有该公司的部分股份。
这样做虽然没有控制权,但这一不足可以被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补偿:(1)可以在整个股票市场的范围内挑选,即选择范围更广泛;
(2)股票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机会来寻找价格合适的投资。
不管是否控股,巴菲特始终遵循同样的投资策略:寻找自己真正了解的企业,该企业需具有较长期令人满意的发展前景,并由既诚实又有能力的管理人员来管理。
最后,要在有吸引力的价位上买入该公司的股票。
巴菲特认为,“当我们投资购买股票的时候,应该把自己当作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家、证券分析家或宏观经济分析家。
”巴菲特在评估潜在可能的并购机会或购买某家公司股票时,总是首先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看待问题。
系统、整体地评估企业,从质和量二方面来检验该企业的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进而评估股票购买价格。
企业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认为,股票是个抽象的概念,他并不从市场理论、宏观经济思想或是局部趋势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相反,他的投资行为是与一家企业是如何运营有关的。
巴菲特总是集中精力尽可能多地了解企业的深层次因素。
这些因素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的业务是否简明易懂? 2.企业经营历史是否始终如一? 3.企业是否具有长期令人满意的前景? 管理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付给一名经理最高的奖赏,是让他自己成为企业的股东,即让他将这家企业视为自己的企业。
这样,经理们不会忘却公司的首要目标——增加股东权益的价值,而且会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以尽力实现这一首要目标。
巴菲特很欣赏那些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全面、如实地向股东汇报,并有勇气抵制巴菲特所说的“惯例驱使”影响的管理者。
巴菲特对有意向收购或投资的企业管理的考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的行为是否理性? 2.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 3.管理者是否受“惯例驱使”? 财务方面的准则 巴菲特评价管理和获利能力的财务方面的准则,是以某些典型的巴菲特信条作为基础的。
比如,他并不太看重每年的经营结果,而更关心四、五年的平均数字。
他总说,盈利企业的回报并不是像行星围绕太阳运行的时间那样一成不变的。
他对那些虽然没有实际价值,却靠在会计上耍花招而获得惊人的年终业绩数据的做法相当反感。
他以下面几个准则作为自己在财务评估方面的指导: 1.集中于权益资本收益,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找经营利润率高的公司股票。
4.对每1美元的留存收益,确认公司已经产生出至少1美元的市场价值。
市场方面的准则 从理论上说,公司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的差异,决定了投资人的行为。
当公司沿着它的经营生命周期不断发展时,分析家们会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与其市场价格的相对关系,并以此决定是买入、出售还是继续持有该公司股票。
总之,理性投资有两个要点: 1.这家企业真正的内在价值有多少? 2.能够以相对其价值较大的折扣买到这家公司股票吗?

四、巴菲特说不看价格看价值,可到底怎么判断价值的值是多少???
价值投资是一种放长线掉大鱼的投资方式,如果你的钱不是可以放在股市里面3年以上的,建议不要轻言价值投资。
发现价值最好的就是分析公司的最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并提炼出各种有效指标来分析公司的前景。
巴菲特也正是整天埋头在报表中的。
如果可以的话,就是到你想的公司里面去实际探察,分析公司的前景。

五、巴菲特所持有的股票特点
巴菲特投资基本原则 1.企业原则 巴菲特说:“我们在投资的时候,要将我们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家,而不是市场分析师或经济分析师,更不是有价证券分析师,所以他将注意力集中在尽可能地收集他有意收购之企业的相关资料”主要分为: (1)该企业是否简单以于了解 (2)该企业过去的经营状况是否稳定 (3)该企业长期发展的远景是否被看好 2.经营原则 在考虑收购企业的时候,巴菲特非常重视管理层的品质。
条件当然是诚实而且干炼明确的说,他考虑的主要因素有 (1)管理阶层是否理性 (2)整个管理阶层对股东是否坦白 (3)管理阶层是否能够对抗“法人机构盲从的行为” 3.财务原则 (1)注重权益回报而不是每股收益 (2)计算“股东收益” (3)寻求高利率的公司 (公司每保留1每元都要确保创汇1美元市值 4.市场原则 股市决定股价,分析师依各阶段的特性,以市场价格为比较基准,重新评估公司股票的价值,并以此决定是否买卖及持有股票。
,总而言之,理性的投资具有两个要素: (1)企业的实质价值如何 (2)是否可以在企业的股价远低于其实质价值时,买进该企业的股票? 巴菲特先发现要买什么,再决定价格是否正确,并在一个能是你获力的适当价格时才买进,这也体现出内在价值之所在。
诚然,巴菲特的成功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联想前期的大盘的破位和庄股的跳水,无不有内在的原因,结合中国股市的特点及新的影响因素,革新投资理念,是每一位投资者应该重新考虑的问题,是决胜股市的前提。

六、巴菲特刚开始炒股是在什么时候,当时美国股市的环境是怎样的,巴菲特的条件如何
1941年,刚刚跨入11岁,他便跃身股海,购买了平生第一张股票。
*://baike.baidu*/view/24880.htm#1到这看他的生平简介吧。

七、股票初学者看什么书 股市高手推荐的3本书
第一本 日本蜡烛图技术 作者:斯提夫,尼森 丁圣元翻译投机第一课,技术分析基础的基础,几乎是最好的k线理论书籍第二本 期货技术分析 作者约翰.莫非 还是基础的基础读书读到这里,这时你就可以多实践多看盘。
建议去游侠股市模拟炒股,深临其境体味股市风险,这样可以更快入门。
第三本 还是基础 《证券分析〉作者:格雷厄姆 这本不用多说,作者是现代证券技术分析奠基人,也是股神巴菲特的老师。
曾预言自己的得意学生巴菲特会让世界瞩目。
第四本 股市晴雨表 作者:汉密尔顿 主要说证券总体走势反映国民经济,合理编制的指数相互应证,证券走势不可精确预测,但是中长期可以准确判断。
第五本 道氏理论 作者:汉密尔顿和查尔斯·道和其他几个人合著最初的趋势定义,也是最基础的趋势理论。
波浪理论基本建立在其基础上,后来的趋势理论也建立其上。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book/1468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