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蓝筹股时代真的到来了吗?
没有来,因为这波行情金融股和其他蓝筹股机构并没有大规模建仓,如果机构看好一个板块还有不建仓的?先让散户建仓然后机构来拉,高位散户出局机构被套,这符合机构操作的规律吗?大盘股现在只是工具,关键点位要护盘或者要突破时需要用一下,用完了就休息了,所以,股评天天在喊散户去买蓝筹,要小心点,因为股评的话最好反着理解,这种反向思维有时候可能让你减少损失,以上纯属个人观点请谨慎采纳朋友.
二、大盘蓝筹股量指的是什么
也看了下那个所谓“立柱量”的相关资料,对广大小散来说,确实算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且能涵盖大部分情况,成功率较高,非常值得借鉴。
如盐湖钾肥属于此类典型案例,这类机会应该把握。
最近还有几个股票也属于此类型,这边我就不提了。
不过此方法也具有其局限性,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08年12月8日的苏州高新、08年5月5日祁连山等属于此类反例。
成功案例倒过来都是很成功的,关键是顺着去把握。
对广大散户来说,在高手和前人的智慧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才是关键。
个人建议采用K线量价为基础进行初选,进而对该股实施全方位的深入分析,这样才是资金安全稳步提高的关键。
切不可本着一招鲜,吃遍天的想法,简单地依靠单种K线组合或技术指标以期获得高额收益的。
勤于思索,精于计算,成功不远了:) 至于对上面那句超越大盘蓝筹股量的个股一句,不必深究,个股相对差距较大,你永远不可能期待中小板的个股达到这个标准,但并不说明你就得放弃该板块的机会,您说呢? —————————————————————————— 附: 立桩量法则 立桩量击破“见天量逃离”陈规 简凡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立桩量”概念,击破了市场中“见天量就逃”的陈规。
——立桩量的产生条件 立桩量是指当一只股票在上升途中,在相对低位放出一根阶段性的大量(超越和覆盖掉前期的量),的大小呈现阶段性放大趋势,同时,股票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以上两点缺一不可。
尤其强调的是立桩量只出现在股票的上涨途中,而在下跌中是不可能有立桩量出现的。
——三天观察期法则 立桩量要成立,必须建立在“三天法则”之上。
即在三天之内不跌破立桩量当日股价的最低点,且股价后期要突破立桩量出现时股票价格的最高点,如图1所示。
另外,只要在出现立桩量后三天左右不跌破低点,且股价超过点,就可以买入,如立桩量出现后股价第二天就创新高突破点就可买入。
——目标位涨幅的计算 要立桩量被确认,未来股价将会到达的位置是:a点价格×2,是一种翻番的效应。
——操作要点有三条 1、量无阴阳,只有大小。
2、在立桩量法则成立之后,应该半仓介入,震荡后的拉升才是全仓的时机。
3、立桩量出现后,上涨中会出现回落调整阶段。
这一调整过程一般为6至13天。
——寻找立桩量的窍门 最简便的方法是开盘后观察“81”“83”中的“今日总金额排名”一栏,寻找金额异动的个股。
尤其是超越大盘蓝筹股量的个股。
———————————————————————————— 又及:作者的相对低位概念比较模糊,散户投资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自行体会。
祝投资顺利~! ——暗渡陈仓显性记忆,点到为止。
三、为啥最近一段时间涨的都是蓝筹股
一般蓝筹股盘子大 散户进得多 拉升困难
四、当前状态下去买蓝筹基金合适吗?什么时候才是时机?
说实话这次IPO开闸之后,新股洪水太猛了,导致大盘一路下行,蓝筹跌的不多但一直在跌。
所以一定要观望,多看少动,待大盘企稳之后再说。
五、什么时候买蓝筹基金好?
很难简单地说新基金好还是老基金好,投资者选择基金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应该还是基金管理人的信誉和投资管理水平以及个人承受风险能力。
从中长期看,新、老基金并不是影响投资者收益的关键因素,持续的业绩优良才是一个基金管理人综合实力的体现。
不过,购买新、老基金也是有一定的基本原则:一般而言熊市买新基金,牛市买老基金。
新基金有1-3个月的建仓期,建仓成本低,上涨空间较大;
而股市上涨时来不及建仓的新基金就显得略为逊色,这时买老基金就不会错过机会。
从历史上看,建仓成本低的股票型基金其未来业绩表现也普遍较好,所以,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认购新股票型基金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而在股市持续火爆、涨幅较大的时候,不应盲目投资新股票型基金而最好是购买老股票型基金。
其原因在于新股票型基金需要一个募集期和建仓期,这将需要耗时半个月到一个月。
在这期间,那些老基金能够最大程度分享股市上涨的成果。
也可以采用新老结合的方式购买开放式基金。
股市上涨到一定程度时,为了减少风险可以适当买一些新基金,而股市下跌时候,可以多买一些业绩好的老基金;
基金净值较高时可以少买一些,低的时候可以买多一点,这种新老搭配、多少结合的方式会更加有利于分散风险,增加收益。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51066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