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股改啊?
股改已经载入史册,我是亲眼目睹了它的全过程。
它历时数年,是我国股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股改主要是针对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中存在非流通股这种状况进行的,股改的目的是实现上市公司股票的全流通,让上市公司沉淀的巨量国有资产能够逐步减持,变现,盘活起来。
采取的方法是非流通股股东给予流通股股东对价补偿。
(因为非流通股股东的股票是上市之前以比发行价更低的股价买入的或者划拨的股票,有不少是一元钱的股价。
如果这种低价划拨、低价买入的股票与流通股股东在二级交易市场买入的股票一起同价流通就不公平了,流通股股东意见极大,对于全流通有抵触情绪)。
而实行股改,流通股股东在通过对价补偿之后,就愿意接受非流通股转变为限制流通股了,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股改之后三年的时间里,就可按照股改方案分期分批逐步解禁,变成流通股。
上述啰嗦说了不少,股改的目的、作用跃然纸上,相信你已经明白!
二、为什么要进行股改?
我国股市上一直存在著“股权分置”问题,被普遍认为是困扰股市发展的头号难题。
过去由於历史原因,我国股市上有三分之二的股权不能流通。
亦即股市同时存在著流通股与非流通股。
此二类股,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此即“股权分置”问题。
其弊端长久地严重影响股市的发展。
股权分置改革(股改政策)就是要在市场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对此两类股东的股份,予以重新确认。
并由现况的两类股权分置,变为将来股票全面流通的情况。
股改的目的,最终就是要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
非流通股一旦进入市场流通,市场流通筹码大量增加,那麼就会破坏原有高溢价发行的少数流通股的市场条件。
在原来股权分置条件下,流通股之所以能够高溢价发行,是因为数量巨大的非流通股不流通。
现在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由股权分置改为不分置,全部进入市场流通,且改革后两者权利义务相同),非流通股要进入市场流通,那麼理所当然要对两类股东的持股成本进行核算并重新确认两类股东的股权。
也就是说,股权分置改革就是对两类股东的股权,予以重新确认后,全部股票进入市场流通。
目前具体的股改措施,是由公司管理阶层自己提出股改方案,由小股东投票表决。
有些有创意的作法就不断出台,例如: (1)提出大股东违约赔偿条款。
非流通股股东增加股改违约赔偿承诺,规定如果非流通股股东未按承诺减持股份,则非流通股股东愿意将违约出售股票所得全部或部分赔偿给公司(类似台湾公司法归入权条款)。
这是一个惩罚规定制定,有助於消除流通股股东对股改承诺条款得不到执行的担心,有利於稳定市场预期和增强投资者持股信心。
(2)提出禁售期限(类似共同基金发行之初的闭锁期条款) 大股东主动延长禁售期的承诺,显示了大股东对公司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也给投资者一个良好的预期。
有些公司承诺条款将大股东的禁售期限从法定的12个月延长到24个月至36个月,江淮汽车、精工科技禁售期60个月,而承德钒钛第一大股东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更是承诺7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所持非流通股,其承诺期限之长为股改以来之最。
(3)一些股改公司也订定限售价格条款。
凯恩股份第一大承非流通股股东诺3年内通过证券交易所挂牌出售股票的价格不低於11.74元,这一价格复权后为凯恩股份上市以来的最高价。
(4)蓝筹公司对价理想 上海汽车、民生银行两大蓝筹公司,分别推出了每10股送3.4股和每10股送3股(相当)的对价。
这一对价水准超过了前期长江电力和宝钢股份的对价幅度,进一步稳定了投资者对绩优蓝筹股的流通补偿预期。
三、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和作用内容是什么
消除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流通限制差异,为了让非流通股上市交易。
四、非常感谢,非上市公司的股改的方面的请教,这方面一点都不懂这方面
1、现在A股上市公司要求必须是股份制公司才能上市,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改制为股份公司;
2、没上市也可以叫股票,或者原始股都可以;
3、这种股票的风险在于如果上市不成功的话会有时间成本,同时上市后要遵循限售,一般三年内不能卖出;
4、好处就是你现在的成本两三元,上市之后可能涨到三十四,甚至上百,一夜暴富都有可能;
5、退股的话一般以净资产估价,作假的概率很小。
建议你买,能多买就多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五、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有关专家积极评价股权分置改革 上市公司估值提升空间很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韩复龄教授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解决股权分置后,上市公司的股价和估值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韩复龄指出,如果从静态的角度看,上市公司解决股权分置后的全流通价格,将落在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价格和公司非流通股价格(一般以净资产作为基准)之间。
但是,如果从公司长期发展角度看,以全流通后的价格计算的市盈率可能会明显低于市场平均市盈率,如果市盈率回归到平均水平,将推动股价的上升。
而在补偿到位,股东关系走向和谐稳定,公司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出现重大突破,上市公司逐步成为全体股东价值创造工具的情况下,公司股价会反映出这些重大变化,因此全流通后的价格甚至会超过静态的全流通价格,同时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可能会明显超过解决股权分置前的股票估值水平。
韩复龄说,在估值方法的选择上,除市盈率方法外,现金流折现、股利贴现等估值方法也具备了合理的应用条件。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非流通股与流通股的划分,使得同一公司不同种类的股票具有截然不同的交易价格,以股价乘以总股本,得出的并不是公司的总体价值。
另一方面,估值模型的畅通运行要求市场有效和财务数据真实完整。
在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实施完成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关联交易将明显减少,各类估值模型的运用将更加有效。
韩复龄还以紫江企业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按照2005年4月29日前30个交易日紫江企业均价2.8元作为流通股的市场价格,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方案后,公司流通股本增至77561万股,流通股的理论价格调整为2.15 元。
与以往公司送股、转增不同,此次方案实施后总股本不变,对业绩没有摊薄的不利影响。
这样,按照流通股的静态理论价格计算,2005 年、2006 年其动态市盈率分别在14 倍和13 倍左右,低于国内外同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韩复龄认为,紫江企业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公司股票的合理市盈率应在18~20 倍,合理价格区间应为2.7~3.4 元
六、什么叫“股改”?
股改是“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 基本上简单来说就是,非流通股(股东持有股)与流通股(股市可购买股)的行使权利及获得利益上的分差,迫使非流通与流通股重新配置股票的拥有权及所拥有股的利益。
七、股改是什么意思
股改是指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通过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协商机制,消除A股市场股份转让制度性差异的过程。
.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
中国股票市场刚成立的时候,主要都是国有企业上市股票,一般国有企业的控股股东是国家或各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
这也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由来,国有股和法人股不能像普通股一样上市流通。
国有股、法人股、普通股这三者就形成了“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局面,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发展。
这样就慢慢的开始了“股权分置”。
股改的目的是让国有股和法人股“享受”普通股的市场待遇,能够参与市场流通,通过全流通实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42372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