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看股票的成本区
没有人知道,以前TopView(赢富)数据比较准确,但是基金非常反对,所以后来取了;
现在都是数据统计模拟计算,关键时刻就不准确了,庄家会为散户量身定做,等散户上当;
即便以前的TopView(赢富)数据,也用处有限,庄家主力会用上百帐户头化整为零,隐藏起来;
长期来说,移动平均线是非常近似的市场成本线,但并非庄家成本;
研究成本也意义不大,庄家不断做波段高抛低吸,成本摊的非常低;
做股票一般投资者应做长线,做长线的关键是买到便宜货,然后才是长期持有;

二、在股市中如何判断庄家持股的成本(简单易懂)
最简单的就是看成交堆积。
在一堆加量交易后,站于其上方价格行为视为买入已进入的表现,成本基本就是下方的量堆积区域的平均价格。

三、股票怎么看成本价?
用户在个人持仓或者股票一览上可以查询一下股票成本价。

四、怎么通过K线看出主力的成本价
1、主力的成本价看不到,软件右下角有一个筹码分布,可以看近期持仓的成本价。
2、K线图(Candlestick Charts)又称蜡烛图、日本线、阴阳线、棒线、红黑线等,常用说法是“K线”。
它是以每个分析周期的开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绘制而成。
3、主力成本线,即机构集中买入股票时的成本价位。
它是从(OBV)能量潮变来。
在同花顺或天同证券软件中,如果打入ZLJC,就会出现这个指标窗口,一般有三条线(短期(JCS,绿色)、中期(JCM,黄色)、长期(JCL,白色))分别反映短期、中期、长期资金的变化。
4、通过成交价和成交量的变化,及重要的成交密集区,我们可大致判断其主力成本。
主力成本作为一个有效的判断阻力、支撑位的主图指标,具体研判方法则如下:(1)线条最长最密集的区间是成交堆积最多的价位区往往就是主力成本区;
(2)如果股价由下往上运行,临近或靠近密集区处有阻力;
(3)如果股价由上往下运行,临近或到达密集区处有支撑;
(4)支撑位和阻力位一旦越过,支撑和压力功能互换。
(5)该指标对判断大盘及头部无效。

五、股票怎么看成本价?
用户在个人持仓或者股票一览上可以查询一下股票成本价。

六、怎么样才能看出来主力的成本?
计算主力成本要结合股票上市的时间长短、大盘的走势、所处行业和公司的基本面,来确定这个票是不是有主力看好。
一个新股上市,没有一个月的时间,原则上不要去做。
原则就是不知道主力动向,因我们申购新股很少能申购到。
主力建仓的时间:一般来讲,小盘股主力建仓的时间大约是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中盘股在约是半年至一年或更长,大盘股时间在一年至两年以上。
这是公司基本面和消息面没有特别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公司有突发利好,可能出现主力建仓时间很短、不记成本的情况.如:002011的K线图。
大家注意散户线,从05年11月的16208户减到06年11月的11500户左右。
就是说散户跑了近三分之一,但股价没有涨的幅度。
这一年来,就是主力建仓的时间,中间主力做短的时间他们也不亏,但没有大利润。
主力建仓完成后,如果没有其他利好,一盘情况下按100%的上涨空间确定目标位。
因为主力拉升到50%才有30%的利润,拉升到100%才有50%的利润。
又如:0728的06年9月前的走势(见K线图),06年7、8、9三个月,大盘做了调整,但这个没有调,通过计算主力成本,大约4.8到5.5之间,所以我们也介入了,到了9.3出局的,0728它在06年5、6月份的成交量和换手很大,这就是主力的成本。
如:002051是两个多的时间第一个上市的股,上市当天,连小庄都被套了,但公司的基本面不错,所以主力洗盘建仓了近一年的时间,见其K线图,2051,主力的平均成本大约在16元--19元,结合主力的控盘和板块,最低目标是35--40元。
有些公司的股价,加上概念、题材,就不至一倍的利润了。
做中长线要计算主力成本,做中短线也要计算。
因为如果到了主力想出货的空间内,就是有题材,也不建议做。
下面把计算主力成本的因素和方法综合一下:一、因素:上市时间、流通盘的大小、公司所处的板块、和公司的基本面。
二、方法:1、大智慧散户的减少,股价长期处于一个相对低部的位置, 2、短期内上涨幅度30%以下,换手率超过100%以上, 3、一周内的换手很大,超过50以上;
4、量能出现异动。
再举一例:如:600483(见K线图),06年12月26日、27日两天的换手超过50%,就是主力知道了内部消息,不计成本的吸货,所以可以把这两天的成交计算成主力的成本。
计算主力成本,在震荡行情或熊市行情更管用。
计算了主力成本,大家再结合主力做股票的几个阶段,就没有什么可怕了。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3999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