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买股票超过发行总股本会怎样? 比如某只股票只发行了10亿股流通股本 但是买的人太多了 此时持有
1、超发的问题:您所说的情况不可能发生,公司发行股票的数量是在发行之前就确定下来的,不可能超发。
2、买不买得进的问题:股票在一级市场完成发行后,就要到二级市场上市交易,在一般情况下,可以随时买卖,不存在买不进或卖不出的问题。
只有在股票涨跌停板的特殊情况下,才存在你所说的问题。
二、如果一个公司发行100股股票,我买了一股我就有了这个公司的百分之一的股份吗
如果一个公司发行100股股票,买了一股就有了这个公司的百分之一的股份。
一般公司的流通股较多,一般在几千万股,甚至几亿,几十亿股。
股份代表对公司的部分拥有权,分为普通股、优先股、未完全兑付的股权。
股份一般有以下三层含义:1、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构成成分;
2、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东的权利与义务;
3、股份可以通过股票价格的形式表现其价值。
三、3千万(人民币)股本可以发行5千万(人民币)股票吗
您好,您是想说“溢价”对吧?溢价是指所支付的实际金额超过证券或股票的名目价值或面值。
一般来说发行股票的成本较为复杂,它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纯粹的发行费用,即股票发行人在发行过程中支出的相关费用,如股票印刷费用、承销费用、宣传费用、其他中介服务机构的费用等;
二是发行公司每年对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因此,发行股票的成本与实际筹资额的比率等于股息除以扣除纯粹发费用后的发行价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发行股票成本比率=股息/(发行价格-发行费用)×100%”。
由于发行费用相差不大,因此股票筹资的成本主要取决于发行价格和企业每年对投资者支付的股息。
在实践中,新股发行都以超过面值的价格溢价发行,在股利一定的情况下,这就大大降低了股票筹资的成本。
从实际情况来看,股票筹资成本与银行贷款成本相比谁高谁低,取决于各个国家的金融环境、利率政策、证券市场发育程度以及公司股权结构等很多因素。
另一方面,从企业筹资的财务负担看,发行股票的成本也要低于银行贷款。
因为接受银行贷款对企业而言是负债,体现的是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按期还本付息,所以成为公司较重的财务负担;
而通过发行股票筹集的资金是企业的资本金,它反映的是财产所有权关系,没有到期之日,一经购买便不得退股,企业不用偿还,因而财务负担较轻。
发行股票本来就是融资的方式,公司有3千万股本,为了投资某个项目,但是没有资金,所以需要发行股票来融资。
因此发行5千万股票来融资是完全可以的。
四、购买股票超过发行总股本会怎样? 比如某只股票只发行了10亿股流通股本 但是买的人太多了 此时持有
一个账户一天可以申购两支新股 1.投资者T日,准备好足额资金,通过证券账户进行新股申购,买入委托(和买股票的菜单一样),数量沪市股票需要是1000股的整数倍,深市股票需要是500股的整数倍,超过可申购额度都是废单。
如果多次委托仅第一笔委托是有效的。
沪市申购时间为T日9:30-11:30;
13:00-15:00;
深市申购时间为T日9:15-11:30;
13:00-15:00。
2.T+1日:资金冻结、验资及配号。
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
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个号的规则,由交易主机自动对有效申购进行统一连续配号。
3.T+2日:摇号抽签。
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量和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于次日公布中签结果。
4.T+3日(一般T+2日清算后就可以)可查询到是否中签,如未中签会返款到账户。
中签客户在新股上市日可以将中签股票进行交易。
五、IPO新股一个账户可以申购几次?
一个账户一天可以申购两支新股 1.投资者T日,准备好足额资金,通过证券账户进行新股申购,买入委托(和买股票的菜单一样),数量沪市股票需要是1000股的整数倍,深市股票需要是500股的整数倍,超过可申购额度都是废单。
如果多次委托仅第一笔委托是有效的。
沪市申购时间为T日9:30-11:30;
13:00-15:00;
深市申购时间为T日9:15-11:30;
13:00-15:00。
2.T+1日:资金冻结、验资及配号。
中国结算公司将申购资金冻结。
交易所将根据最终的有效申购总量,按每1000(深圳500股)股配一个号的规则,由交易主机自动对有效申购进行统一连续配号。
3.T+2日:摇号抽签。
公布中签率,并根据总配号量和中签率组织摇号抽签,于次日公布中签结果。
4.T+3日(一般T+2日清算后就可以)可查询到是否中签,如未中签会返款到账户。
中签客户在新股上市日可以将中签股票进行交易。
六、股票上市发行前的股票数量如何计算?
当然用注册资本/票面价格,并且在目前,国内公司的票面金额都是1元,所以,注册资本就是股票数量。
七、新股最多能中签多少股
现在情况下,万分之几的中签率,一般能够中一签,1000股就不错了。
参考文档
声明: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股识吧】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upiaozhishiba.com/author/38336607.html